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矿渣胶凝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型胶凝材料。本文主要介绍碱性激发原理,碱矿渣胶凝材料的组成及性能特点。开发利用该胶凝材料的资源环境效益以及国内外应用现状;提出了促进碱矿渣胶凝材料应用发展的基本方向。

  • 标签: 碱矿渣胶凝材料 碱激发 矿渣 碱矿渣混凝土
  • 简介:我国冶金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高炉矿渣,这些矿渣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污染环境;通过将高炉矿渣粉磨成比表面积为430m2/kg及以上的矿渣微粉,其活性在碱性介质中得到充分发挥,可在混凝土中等量取代水泥20%~40%,既减小了环境污染,又大大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 标签: 冶金企业 高炉矿渣微粉 混凝土 建筑材料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金资公司高端产品V系列矿渣微粉的研究现状,介绍了V系列矿渣微粉的基本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V系列矿渣微粉在透水混凝土、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C85灌浆料不同领域上的应用。

  • 标签: V系列矿渣微粉 性能 应用
  • 简介:摘要:矿渣微粉由工业废渣及天然矿物加工而形成的残余物,作为混凝土优质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及性能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将其与水泥混凝土混合,可调整混凝土微观结构,节省成本。因此本文主要从矿渣微粉混凝土技术、性能、工作机理、未来展望等方面着手,展开综合概论。

  • 标签: 矿渣 矿渣微粉 混凝土 水泥制品
  • 简介:提出了利用高炉矿渣配制生料,在窑外分解窑上煅烧水泥熟料的新工艺.此工艺能够产生综合利用废渣、节能增产的效果.

  • 标签: 窑外分解窑 矿渣配料 煅烧
  • 简介:通过试验,利用不同细度、不同掺量的矿渣微粉等量置换混凝土中的水泥,研究混凝土性能变化趋势,以期达到优化矿渣微粉应用参数和使用效果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C40混凝土时,矿渣细度控制在500m^2/kg左右,掺量20%∽6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均得到较好的发挥。

  • 标签: 矿渣 矿渣微粉 混凝土 细度 掺量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人们逐渐认识到过早破坏的原因不是由于强度不足,而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良。从建筑物的“百年大计”来讲,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比强度更为重要。研究表明,磨细矿渣粉的使用既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又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更大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耐久性和物理力学性能。取得更大的环保与技术经济效益,值得大量推广。

  • 标签: 矿渣粉 颗粒群参数 混合水泥性能
  • 简介:本文利用矿渣粉取代部分偏高岭土来配制地聚合物基体,以强度为指标寻求最佳地聚合物配比;同时为优化养护制度,采用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三种养护制度,从中选出最有利于发挥胶凝材料活性的养护制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矿渣粉掺量为50%,80℃蒸养8h时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优,分别为75.2MPa、10.1MPa。之后,将粗集料加入到这种最优的矿渣-地聚合物基体中制成混凝土。

  • 标签: 地聚合物 矿渣粉 制备
  • 简介:摘 要:钢渣是在炼钢过程中的工业副产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对钢渣的处理利用,但钢渣的有效利用率仍较低。本文采用钢渣粉替代部分矿渣微粉,配制钢矿渣微粉复合掺合料混凝土,并对其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比例掺量条件下的钢矿渣微粉与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除凝结时间外,掺钢矿渣微粉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基本无影响,凝结时间影响较大;在力学性能方面,除掺40%钢矿渣微粉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外,掺钢矿渣微粉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但中后期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基本接近;此外,钢矿渣微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基本无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拓展新型混凝土矿物填充料相关研究提供实质性的试验数据参考,以促进钢渣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充分循环利用。

  • 标签: 钢矿渣微粉 混凝土 复合掺合料 拌合物性能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依托瓮福集团磷矿穿岩洞矿,对黄磷矿渣超微制粉系统及其运行开展优化研究,提高超微粉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 标签: 黄磷矿渣 超微粉 制粉系统
  • 简介:摘要本实验利用冶炼钢铁时所产生的废弃物—钢渣和矿渣与水泥复合,以此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通过测试抗折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钢渣与矿渣的复合比例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钢渣 矿渣 水泥 强度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主要研究高炉水渣短流程矿渣微粉生产工艺,将水渣制成超细微粉,对整体生产工艺进行了设计。在现实生产作业中发现,短流程生产能降低水渣二次倒运成本,减少水渣堆放场地面积,变废为宝,改善环境。作者对不同矿渣立磨进行了主要技术比较,在生产实践中检验了中心下料方式的矿渣立磨。

  • 标签: 高炉水渣短流程 矿渣微粉 工艺设计
  • 简介:文章介绍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其用意用途,以及我省先张法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通过试验掺入矿渣粉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强度和抗弯性能的影响,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矿渣粉替代部分水泥来配制C60混凝土,并用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中是可行的。

  • 标签: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混凝土强度 抗弯性能
  • 作者: 陈成钦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中华建设科技》 2008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试验研究了矿渣取代率的不同以及不同砂胶比下水泥砂浆的抗酸雨侵蚀的能力。试验采用的是“三湿四干”干湿循环方式加速试验的进程且较好地模拟了现实环境,按长沙市的酸雨特征配制了PH值为4并含有SO42-,Ca2+,Mg2+,NH4+,H+的模拟酸液[1]。试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合适的矿渣掺量下,试件抗折强度逐渐上升,合适掺量的矿渣等量取代水泥,经模拟酸雨循环腐蚀后的试件强度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纯水泥砂浆试件的强度,即矿渣微粉提高了砂浆的抗酸雨侵蚀能力,不同取代率及砂胶比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试验中以20%的矿渣掺量、1.5的砂胶比配合提高效应最显著。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水泥行业进行了结构性的整合,高炉矿渣的需求量在下降,然而我国钢铁行业却呈现繁荣的景象,大量的高炉矿渣需要处理,所以深入研究如何处理高炉矿渣并对其再加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矿渣微粉和粉磨的生产正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其可以有效解决钢铁企业处理工业废渣难的问题,并可以保护环境。

  • 标签: 高炉矿渣 矿渣微粉 混凝土
  • 简介:摘要:将赤泥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一种无机聚合物由赤泥和矿渣系统组成。在系统中用赤泥替代了25%、50%和75%的矿渣。使用模量范围为1.6到2.2的硅酸钠溶液,样品在25℃、40℃和60℃下固化。矿渣为无定形相,而赤泥则含有一些结晶相,主要是赤铁矿、长晶石和卡托石。较高的矿渣含量具有更好的反应性、更快的凝固和更低的收缩率等特性,硅酸钠溶液的模量为2.0。由50%赤泥和50%矿渣制成的组合物在25℃下固化7d达到54MPa的抗压强度。标准沙子和过氧化氢的使用形成机械性能降低的砂浆和轻质材料,但仍然有利于解决资源和二氧化碳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 标签: 地聚物 赤泥 矿渣 可持续性 建筑应用
  • 简介:摘要:将赤泥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一种无机聚合物由赤泥和矿渣系统组成。在系统中用赤泥替代了25%、50%和75%的矿渣。使用模量范围为1.6到2.2的硅酸钠溶液,样品在25℃、40℃和60℃下固化。矿渣为无定形相,而赤泥则含有一些结晶相,主要是赤铁矿、长晶石和卡托石。较高的矿渣含量具有更好的反应性、更快的凝固和更低的收缩率等特性,硅酸钠溶液的模量为2.0。由50%赤泥和50%矿渣制成的组合物在25℃下固化7d达到54MPa的抗压强度。标准沙子和过氧化氢的使用形成机械性能降低的砂浆和轻质材料,但仍然有利于解决资源和二氧化碳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 标签: 地聚物 赤泥 矿渣 可持续性 建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