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开学初,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和同学就发现校园里的紫荆和白玉兰已经开花了,但是它们的叶却没有长出来。对此,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紫荆和白玉兰会先开花呢?

  • 标签: 综合实践活动 白玉兰 开花 老师 开学 课时
  • 简介:摘要大部分垂体腺瘤(PA)是良性的腺瘤,通过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就能治愈。只有0.1%~0.4%的垂体腺瘤,存在着神经系统或全身转移,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被称为垂体腺癌(PC)。在临床中,还有部分为难治PA,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速度较快,对手术、放疗、药物等常规治疗均不敏感,预后极差。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近年来关于免疫治疗在难治性PA和PC中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垂体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以及免疫治疗在难治性PA和PC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垂体肿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垂体肿瘤 垂体腺瘤 垂体腺癌 治疗
  • 简介:本文在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技术研究鳜(Sinipercachnatsi)成体阶段脑垂体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鳜鱼脑垂体的组织结构其7种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并与其他硬骨鱼作了比较.用电子显微镜区别出的内分泌细胞类型及分布与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化学结果完全一致.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前一腺垂体;中腺垂体由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组胞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组成;后一腺垂体包括促黑色素生成激素细胞和一种PAS阳性细胞.最后探讨了目前垂体细胞超微结构描述中值得注意的某些问

  • 标签: 脑垂体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且具有内分泌症状,部分呈侵袭性生长,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分类系统对垂体腺瘤临床行为预测能力有限,肿瘤亚类有待发现。表观遗传学是对不改变DNA序列的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为垂体腺瘤的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并可能对预测和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就垂体腺瘤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表观遗传学 垂体腺瘤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解剖、内分泌改变及影像学表现对垂体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教学作用。方法介绍垂体解剖、内分泌调节轴及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强调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垂体及相关疾病的梳理,影像科医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对垂体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结论本文结合垂体相关疾病影像教学难点进行探讨,全面阐述垂体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加深影像科医生对垂体瘤的理解,对临床教学有一定启发和帮助。

  • 标签: 垂体瘤 内分泌改变 医学影像教学
  • 简介:摘要28岁女性,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肌瘤剔除史,在辅助生育治疗中,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冻胚移植准备期间发生腹腔妊娠破裂出血。患者以突发下腹痛入院,无停经及阴道出血,术前β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确认妊娠,彩超提示宫旁不均回声团,急诊腹腔镜探查,最终确认腹腔妊娠同时清除妊娠物,快速止血,术后恢复可。

  • 标签: 妊娠,腹腔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相关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妊娠相关Ly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年龄20~40岁。发病时间为产前2个月至产后12个月,产前6例,产后10例,就诊时间均为产后。其中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6例,淋巴细胞性漏斗-神经垂体炎(LINH)4例,淋巴细胞性全垂体炎4例,淋巴细胞性下丘脑炎2例。16例患者中,8例有肿块占位效应,14例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9例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2例产后高催乳素血症。垂体磁共振成像可表现垂体弥漫增大、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下丘脑漏斗区占位病变。免疫抑制剂治疗9例,3例行手术缓解占位效应,自发缓解4例。共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8个月,其中4例复发,完全缓解2例,12例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妊娠相关LyH临床表现呈异质性,孕期及产后的鞍区占位性病变需考虑到LyH的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妊娠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疾病特征 诊断 预后
  • 简介:     摘要:通过对收集的6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分别做CT和MRI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对病情判断的影响,评定两组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和MRI对脑垂体腺瘤进行诊断结果的对比发现MRI的检出率都要高于CT(P<0.05)。结论:在脑垂体腺瘤的病变检出率方面上,MRI比CT更好。可以在临床治疗前的诊断方面优先考虑。

  • 标签: 核磁共振 CT 脑垂体腺瘤 诊断                      
  • 简介:摘要多巴胺与受体结合进而激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其靶向治疗垂体腺瘤的分子基础。垂体泌乳素(PRL)腺瘤细胞高表达多巴胺受体2亚型(D2R),其他类型垂体腺瘤在不同程度上均表达D2R。基于共表达受体策略,相应配体药物(如长效D2R激动剂卡麦角林)是垂体PRL腺瘤治疗的一线用药,同时对部分肢端肥大症、库欣病、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及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也具有一定疗效。本文总结了卡麦角林治疗垂体腺瘤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上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治疗垂体腺瘤提供指导。

  • 标签: 多巴胺受体 卡麦角林 垂体腺瘤 内分泌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患者男,50岁,因突发头晕3.5 h,呕吐3次急诊入院。颅脑CT示鞍区实性占位伴瘤卒中。后行颅脑MRI检查,鞍区见类圆形T1WI等、T2WI稍低信号灶,病灶内可见斑片状各序列低信号灶,考虑垂体大腺瘤伴卒中。经右侧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伴出血。

  • 标签: 垂体疾病 腺瘤,嗜酸性 垂体卒中
  • 简介: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主要参与细胞分裂增殖、个体生长发育以及物质合成代谢。近年来临床实践数据表明,IGFs影响男性睾丸发育、青春期启动以及精子生成。本文将综述IGFs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总体来说,IGFs可作为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因子,在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不同水平发挥特异性调节作用。在下丘脑层面,IGFs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发育、迁移和激活。在垂体层面,IGFs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激活。在外周生殖器官层面,IGFs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睾丸发育和性别分化,以及睾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精子生成。未来对于IGFs治疗能否改善少精弱精症患者男性生殖功能是此领域的探索方向。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男性生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1例垂体大腺瘤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中垂体瘤质地分为质软组(n=58)与质硬组(n=43),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72)和验证组(n=29)。所有患者均行垂体常规MRI扫描。使用ITK-SNAP软件逐层手动勾画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和T1WI增强图像上肿瘤感兴趣区(ROI)并进行三维融合,然后导入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利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进行特征选择和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用100次留组交叉验证(LGOCV)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1WI、T2WI、T1WI增强和联合序列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91(0.84~0.98)和0.90(0.78~1.00)、0.86(0.78~0.95)和0.83(0.64~1.00)、0.90(0.83~0.97)和0.89(0.77~1.00)以及0.92(0.85~0.98)和0.91(0.79~1.00)。DCA表明T1WI、T2WI、T1WI增强和联合序列模型均具有较好净获益。结论常规MRI的T1WI、T2WI、T1WI增强和联合序列模型均具有很高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的效能,为探索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 标签: 垂体 腺瘤 质地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 简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一系列内分泌器官,具有激素反馈和负反馈功能调节作用,在人体生长发育,水-电解质平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该类疾病以西医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研究的深入,众多研究发现多种补肾、疏肝中药以及针灸技术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激素代谢、神经递质以及基因表达产生影响,进一步辅助治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疾病,为以后中医药在内分泌疾病中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 标签: 中医药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口腔清洁舒适度,提升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方法 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颅底神经外科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 80 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日四次,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即责任护士先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根据口腔评分及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制定个性化口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后评分,口腔异味评分,患者对口腔护理满意度。以 P

  • 标签: [] 口腔护理 垂体瘤 经鼻蝶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导致的垂体炎病例的诊治及23个月的随访情况,提示进行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钠血症等情况,需警惕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价和长期随访。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垂体炎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