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岩性油藏由于其储层分布广、变化大、隐蔽性强、埋藏深,开发难度大,因此,油藏的前期描述工作成为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通过运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技术、地震识别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现河地区共发现沙三中亚段大小岩性砂体59个,并对其中Ⅰ类砂体进行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隐蔽岩性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 标签: 岩性油藏 油藏描述 相分析 测井约束反演
  • 简介:本文阐述了孢粉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孢粉的分析过程,并对孢粉分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孢粉 油气勘探 热变指数
  • 简介:化学灌浆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并且加固效果很多的一种加固措施,但是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化学灌浆方法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就这个疸做些简单阐述。

  • 标签: 地质条件 化学灌浆 孔隙结构 地基加固
  • 简介:2004年2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投票表决通过,云南石林等中国八大景观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正式确定推行“地质公园计划”,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推动该项计划的国家之一。

  • 标签: 中国地理 “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 高中 地理
  • 简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的信息载体,建立资料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地质资料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建立大容量数据库等手段。

  • 标签: 地质档案 地质资料 信息化管理
  • 简介:创办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政治素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是一个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

  • 标签: 地质 科技编辑 政治素质 知识结构 心理素质
  • 简介:1考虑常用性,编研成果要求资料齐全准确.科学技术是在继承中得到发展的,原油田石油地质技术领域的前人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以档案资料形式保存下来的有用技术和经验,对从事该专业技术现在的和未来的人们具有常用性.

  • 标签: 档案工作 档案编研 中原油田 石油地质工作 选题
  • 简介:陕西省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滑坡、泥石流、崩塌易发区20多个,面积约12.5×10^4km^2,占全省面积的60.8%,对陕西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分析,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一定客观依据,并针对这些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减少地质灾害对经济的影响.

  • 标签: 陕西 地质灾害 分布 形成条件 对策
  • 简介:从1912到1922年,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初创时期、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最早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地质调查、研究人才的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成功创办;在这一时期,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机构、也是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建立;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地质学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学术团体——中国地质学会创立。此外,在这一时期,以丁文江(1887-1936)为首的地质学界先驱们的很多活动,包括调查事业的规划、国际问的交流与协作以及学术风气的培育等,都是有开拓性的,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间,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三位先驱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丁文江的作用尤为突出;可以说,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最主要的创始人。这一认知,在民国时期是得到公认的。章鸿钊在回顾中国地质事业的艰难缔造过程时,说:“……回想到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时候,便不得不推丁先生为第一人了”。

  • 标签: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事业 初创时期 丁文江 地质调查 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