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我在今年第10期《集邮》上,发表一篇题为《评所谓的“纽约版2元中心倒印实寄封”》的文章,主要是对这件“邮品”的身份持否定观点。而消息来源则是出自一份民间邮刊,作者在文中介绍来源提到,此件“纽约倒印”实寄封的主人系一位年迈六旬的老收藏家。还收藏有“限省新贴用”旧票、“北京新版2元宫门倒印”、上海梅花版孙中山像150元“对倒”横双连等等。这些近乎神话的邮票,堪称“未见经传”,但是有的是否可能产生,起码我个人是带有问号的。

  • 标签: 实寄封 消息来源 集邮 邮票 邮品 问号
  • 简介:上个月,在一份外地邮品通信拍卖目录上,看到1件拍品,为民国时期“节约建国”小全张,木戳加盖黑字“限新省贴用”新上品,并标明“(较少见)”,底价为9000元。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认为有绝大的可能性系赝品。因为“节约建国”小全张黑字“限新省贴用”的发行量极少。

  • 标签: 底价 节约 拍卖 辨伪 可能性 发行量
  • 简介: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一旦背离了“真实”,而要去求“美”趋“善”,那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对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应当是一道再明白不过的常识。然而“知道”与“做到”之间看来还是有着一段漫长的距离,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出现在我们的教育界、学校中了。

  • 标签: 求真务实 学校教育 教育工作者 “真实” 高等教育 “知道”
  • 简介:张国焘,中共“一大”代表,长期担任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职务。1938年叛党,投入国民党军统的怀抱。大陆解放后经台湾转赴香港定居,最后客死加拿大多伦多,本文介绍他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的一些情况,旨在分析他从党的领导者发展到反党反军的思想蜕变轨迹,以吸取有益的历史教训,警示世人。一、居心叵测,成立“西北联邦政府”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中央红军没能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江西中央苏区,开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艰难跋涉──长征,此时的张国焘在哪儿?他在干什么呢?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毛泽东 党中央 中央红军 党的领导
  • 简介:1930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10年了,这10年是他含辛茹苦、艰难奋进,绘画艺术大放异彩的10年。但是,接二连三的画无端地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

  • 标签: 齐白石 辨伪 晚年 绘画艺术
  • 简介:2002年秋天曾陪南方一位学者去看一个拍卖会的预展,展品里有一副梁启超对联,打有朱砂界格,字体是北魏体,显得整饬工谨。联语“酒酣鼻息如雷,叠鼓清笳,迤逦度沙漠。万里夕阳垂地,落花飞絮,随意选天涯”。上款为“寅恪仁兄属集宋贤词句即希两正”。上下联分别注明来源出处,上联边款:“刘后村沁园春,周草窗高阳台,姜白石凄凉犯”;下联边款:“朱希真相见欢,秦淮海如梦令,张玉田满庭芳”(图2)。款作“壬午七月既望梁启超书于北海松馆”。从对联的格式和习惯来看都是梁启超的,似乎挑不出毛病,书风也和常见的梁启超书迹相貌相像。记得那位有几十年研究明清艺术史经历的南方学者一见该联,连声称好,说这是梁启超写给史学家陈寅恪的,对联

  • 标签: 对联辨伪 梁启超楷书 楷书对联
  • 简介:本刊总第64期对《张猛龙墓志》在日本露面,日本金石学家去年携该志拓片来中国寻访认证一事作过报道。消息披露后,引起部分爱好金石碑志读者的关注。由于该志非科学发掘品,对它的真伪认定存在着分歧。本期刊出的二文,代表二种看法:历博的周铮先生从碑别字、文献的角度考订该志为,长期在古玩界的马宝山先生以他的经验断该志为真物。

  • 标签: 先生 期刊 消息 读者 别字 非科学
  • 简介:“炎帝神农说”流行二千年。然司马迁《史记》无此说,且查检先秦汉初的二十多部文献.言神农或炎帝50多处,神农与炎帝皆不相混,二者的时代特征、重大的行为和事件皆判然有别,是神农与炎帝为先后不同时代之人。“炎帝神农说”源子汉代刘歆,其《世经》以上古帝王世次附会五行说,捏造了“炎帝神农氏”。传统的“炎黄子孙”的说法也是沿袭了“炎帝神农”在前、黄帝在后的错头。若依史实,只当是“黄炎子孙”。

  • 标签: 上古史 炎帝 神衣 考证
  • 简介:人造卫星知识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题型的变化也比较多。在高三地理的复习中,这部分知识应注意重点复习。结合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和高中地理教材的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注意抓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人造卫星的发射方向、同步人造卫星的特点、人造卫星的目视观测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人造卫星 2005年 高考 地理 参考答案 知识点
  • 简介: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欧波亭长、水精宫道人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顿等二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朝廷的重视。先任兵部郎中,后为翰林学士承旨,死后封魏国公,谥文敏。他

  • 标签: 赵孟 书法 翰林学士承旨 十三年 故宫博物院 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