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6月17-20日,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研究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带领由民政部、公安部、地震局、气象局等4部门有关同志组成的调研组,赴湖北、甘肃两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专题座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湖北、甘肃两省民政、公安消防、

  • 标签: 防灾减灾规划 减灾宣传 专题调研 教育基地 长期规划 公安消防
  • 简介: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民意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春天的盛会里,亲历和见证了这个重要的时刻。论国事话民生,“两会”期间防灾减灾问题是关注领域之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标签: 防灾减灾能力 海洋综合管理 海洋生态环境 空间开发 国务院总理 人大代表
  • 简介:爆炸时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还会产生数百摄氏度的高温。虽然这样的热浪只会持续几秒钟,但是也足够把人的面部烧伤。传统的面彩主要成分是油和蜡,这相当于火上浇油,会使烧伤更加严重。

  • 标签: 面部 迷彩 防火 冲击力 摄氏度 烧伤
  • 简介:任何法都有自己的基本原则,我国防灾减灾法也不例外。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防灾减灾法的制定与实施全过程,对防灾减灾法的制定与实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我国防灾减灾法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协调"、"政府主体、公众参与与灾民自救相结合"。

  • 标签: 防灾减灾法 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立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农村火灾事故多发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改观,火灾隐患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群众消防意识淡薄,基础消防设施和消防力量薄弱,道路交通不畅等。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农村消防规划,重新确定农村防火目标;切实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防火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消防队伍,充分发挥村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及时控制和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 标签: 农村 火灾 消防 对策
  • 简介:<正>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为了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着眼发展长远,不但在不同时期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制定了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经济路线、文化路线、外交路线,而且在防灾减灾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毛泽东防灾减灾的光辉思想体系,为我国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造福全国各族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就开始重视防灾减灾工作。1931年3月,毛主席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指出,《时事简报》要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多编发一些禾死、米荒、盐缺等方面的消息,帮助群众预防和战胜自然灾害。1933年8月,毛主席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大会上指出,要"发展合作社运动,普遍建设谷仓,建设

  • 标签: 防灾减灾工作 时事简报 军事路线 合作社运动 土地革命时期 外交路线
  • 简介: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国家,而近年来我国为了有效预防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订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规范的订立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的预防及控制灾害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法律手段。作为防灾减灾的法规范需要依托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来相互支撑,形成基准法和特别法之间的配合,法体系构建中需要注重法的有效规制功能,以及法体系之间的配合与衔接。

  • 标签: 防灾减灾 法体系 法规制 法衔接
  • 简介:藏政办发[2013]48号(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对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指挥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建立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0]17号)精神,依据《西藏自治区实施

  • 标签: 制度通知 办公厅成立 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