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1948年的长春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成功的国民党整军起义,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但起义的联络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笔者几年前有幸采访了长春起义的“信使”李峥先先生,他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长春起义始末。

  • 标签: 起义 长春 国民党军 1948年 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
  • 简介:太原辛亥起义在整个辛亥革命中,不仅时间较早,而且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使晋、陕两省的革命势力连成一片,影响了整个华北地区,还截断了反扑湖北武昌起义的清军的退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对太原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太原 辛亥起义 同盟会
  • 简介:俞渤,曾名俞兆海,1926年6月出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原为国民党陆军中将,是白崇禧属下的一名军官,曾任桂林行营参谋长、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处处长等职。俞渤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并受到完善的文化教育。不幸的是,在他14岁时,父亲遭侵华日军轰炸身亡,年仅47岁;不久母亲也饮恨病逝。

  • 标签: 记事 起义 金陵 军官学校 生活条件 文化教育
  • 简介:关于南昌起义决策的提出和确定.目前史学界没有具体提及当时虽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却是中央实际负责人的瞿秋白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只是笼统地归于“中央”或“武汉中央”等。从笔者接触到的材料看,瞿秋白不仅积极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统筹部署了起义军南下的行动方案,而且在起义失败后,以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的身份对起义的得失进行了全面总结。

  • 标签: 南昌起义 瞿秋白 中央政治局常委 行动方案 负责人 史学界
  • 简介:刘伯承,这位中国军事史上被誉为战神的元帅,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一位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卓越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他戎马倥偬、富于传奇的一生,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他“胸怀关公刮骨疗伤之气魄,不施麻醉摘除受伤右眼”,“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肝胆相照,歃血为盟”,“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相比之下,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中的一些故事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在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刘伯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南昌起义 刘伯承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军事史 指挥艺术 部落首领
  • 简介:1926年底,刘伯承受党组织的委托,以国民革命军川军总指挥的名义,和朱德、陈毅等同志一起,拉起了12000多名起义军,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四川沪州顺庆武装起义.沪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获独立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易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南昌起义的一次光辉“预演”,也是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赤心为吾党受命危难际在波诡云谲、兔起鹘落般混沌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内战连绵不断,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中.刘伯承从小立志作一名“拯民于水火”的军人,却在军阀的混战中感到迷茫和痛苦.目睹悲惨的社会现状,“川中名将”刘伯承没有感到成功的荣耀,却在痛苦地反复思索着:自己多年来东征西战,究竟是为了什么?拯国救民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他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苦苦探索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在吴玉章等人的启

  • 标签: 刘伯承 南昌起义 起义军 武装起义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简介:南昌起义不但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和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而名垂中国革命史册,它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建国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开国元帅中有6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此外,大将粟裕、百陈赓、许光达,上将周士第、赵尔陆、萧克、杨志诚等,以及恽代英、彭湃、王尔琢、毛泽覃、朱云卿、朱完靖、刘畴西、李井泉、李一氓、李硕勋、吴玉章,范长江、林伯渠、罗石冰、周逸群、徐先兆、黄道、陶铸、彭干臣、廖乾吾、谭平山等许许多多人们熟知的人物,都曾在英雄城南昌留下闪光的人生足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选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开国元勋 人物 中国革命史 纪念
  • 简介:81年前。在陕甘大地爆发了一次著名的兵暴运动。驻守在陇南山区甘肃两当县城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的3个连200多名官兵,在习仲勋、刘林圃等组织指挥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翌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故称“两当兵变”。

  • 标签: 武装起义 习仲勋 中国工农红军 陇南山区 组织指挥 国民党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习仲勋与两当起义的关系。习仲勋是两当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在这次起义成功举行的过程中作用突出。由于起义军后来的失败而对起义本身提出的种种质疑,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历时两年多的兵运活动和两当起义,在考验和磨砺习仲勋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他,使其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革命干才;这个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深刻地影响了习仲勋的思想及其后来的革命实践。

  • 标签: 习仲勋 两当起义 兵暴
  • 简介: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标签: 起义 中国共产党 参谋长 军官学校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 简介:三大战役后,中共中央发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人民解放军军旗所指,国民党反动政权纷纷土崩瓦解。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

  • 标签: 起义纪略 闽西起义
  • 简介:南昌起义的失败,除过去人们谈得较多的客观原因外,在主观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不成熟的党中央制定的南下政策;没有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少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没有对旧军队进行彻底改造,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及战术指挥上的失误等,均导致了起义的失败。

  • 标签: 南昌起义 失败 主观原因探讨
  • 简介:在时隔75年之后,张隐韬其人、津南起义其事已日渐鲜为人知,但这并未改变一个事实,即:张隐韬及其领导的津南起义,早已超越"青史垂名"的境界,凭借其无可争议的先驱性探索,被永久地熔铸进了我党早期武装斗争的客观历史进程之中.

  • 标签: 起义 先驱 武装斗争 历史进程 事实 探索
  • 简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927年初夏的一天,一阵慷慨激昂的朗诵声,回荡在河南朱仙镇岳飞庙里。朱仙镇岳飞庙位于开封城南40里处。庙内碑亭林立,最为有名的《满江红》碑字体苍劲奔放。朗诵的青年一曲念罢,凝视碑文,良久不语,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 标签: 萧克 岳飞庙 朱仙镇 起义部队 开封城 仰天长啸
  • 简介:湘南起义是我党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的光辉典范之一。从军事角度分析湘南起义成功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必须正确地实现客观的物质基础(军队)和主观的努力(战争指导)的辩证统一;必须具备战略眼光,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 标签: 湘南起义 成功因素 革命经验
  • 简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庄严、古朴,坐落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这里原为江西大旅社,起义前夕被起义军包租下来,开展起义前的准备活动,成为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

  • 标签: 起义军 南昌市 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反动派 准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