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生态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进步与发展的标尺。发展城市的立体绿化在改善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承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美丽工程,是造福城市人民的幸福工程。城市立体绿化潜力巨大,与城市地面绿化面积相当。立体绿化有消除“热岛”,节能,节约土地,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等诸多好处。立体绿化技术要求不高,是投入少,效益高的美丽事业。

  • 标签: 城市生态 立体绿化 节能 技术措施
  • 简介:哈尔滨的夏天与别处一模一样地绿。但到了冬天,冬天的哈尔滨就只剩下白了,大雪覆盖了一切。路两旁有树,但树是凄凉的,光秃秃,黑乎乎,如同褪毛的老猪,惟余嶙峋瘦骨——当然,这种伤感只有南方人才有,哈尔滨人可是见多了,他们心里有数,知道一年又一年,这些树已经在冰天雪地里锤打成钢筋铁骨,待到一开春,一切都变了,树上新芽噌噌往外冒,眨眼间又是一片繁茂。

  • 标签: 冬天 眨眼 夏天 雪地 哈尔滨 南方
  • 简介:一、概况张公山公园,位于蚌埠市城西,占地56.5公顷,由山、湖、湖中小岛组成。张公山居公园中心,山顶海拔高程71.2米,山顶建有七层的望淮塔,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淮河风光。解放前,满山光秃、岩石裸露,遍山坟茔、悲惨荒凉。建国后,国家号召植树育林、消灭荒山、绿化祖国,于1955年开始在山上植树造林,建立苗圃。1973年市政府决定将此山辟为公园。于1975年正式开始建园。二、绿化改造的指导思想张公山公园的绿化是在荒山造林绿化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树种单一:主要以松柏类荒山绿化先锋树种为主;色相单调:满眼望去主要是翠绿绵延,缺少色彩变化;季相变化不明显:一年四季均以常绿为主,缺少落叶花木;配置形式单调

  • 标签: 和谐共存 公园绿化 人与自然 绿化布局 绿化改造 自然式
  • 简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警示语的流向性进行了思考:从情感上;从人们的审美追求上;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还有在表达形式的变化上都有一些微探。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警示语也将会流出人们的视野。

  • 标签: 警示语 人性 共享 文明
  • 简介:绿化是人们为改善环境,减少灾害,调整农、林、牧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条件而设计利用花、草、树木等组成具有观赏、美化、香化的绿色环境。现在绿化的含义已超出仅指种草、植树的狭义观点。绿化工作的好坏不仅可作为评价环境好坏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一个向传统经济学挑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现在它已广泛深入到许多国家的经济、

  • 标签: 绿化工作 绿色环境 牧业生产 香化 随风飘荡 生态环境
  • 简介:村路坑洼不平,村边垃圾遍布,村民手里缺钱……但在吕伍生看来,这些能用钱改变的都不是事儿,向荣村最大的问题是“人心散了”.村“两委”会上,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吕伍生踢出的第一脚是栽树.有人不解:为啥不首先想着让大伙儿富起来,而是先栽树啊?

  • 标签: 人心 绿化 “两委”
  • 简介:前些天经过二环路,视野里总觉得不对劲。看来看去,想来想去,蓦然发现原来是道路两边早先种下去的绿化树——两行自由生长的榕树整齐划一地全被修理了脑袋——原本天然的圆形树冠硬是被人工地用锋利的大剪刀一棵棵全剪成了方形树冠。俨然一颗颗原本浑然天成的圆溜溜的大脑袋硬是被修剪成四方方的呆头呆脑、傻里傻气、千篇一律的"木偶树"。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地干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为什么要主观武断地将人类的主观意志和审美需求强加给无辜的绿色生命?类似的事

  • 标签: 自由生长 绿化 自然规律 榕树 树冠 虎皮鹦鹉
  • 简介:春风又绿江南岸。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刚刚闭幕的十六大.中国民主与法治的春风一阵阵拂面吹来.荡起人们心中对法治文明美好畅想与实践的层层涟漪。然而,正如费孝通教授所言.中国目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应仍是乡土社会。为什么?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其表现多种多样。如那些与现代法治相悖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传统语汇,铺天盖地般笼罩着我们的视野,而国人大多又习焉不察或听之任之。这种封建的油彩侵染法治的肌体现象.如同土地荒漠化一样.如不加以整治.任其水土流失、草原沙化,那么.共和国法治文明建设的前景堪忧。

  • 标签: 中国 法治文明建设 法律术语 法治精神 法治语言 法治行为
  • 简介:为保护环境,发达国家早已对某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征税。比如,大部分欧盟成员国都对过度包装物征收环境税。一些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施了碳税:

  • 标签: 税收制度 可持续发展 税种 资源税 征收范围
  • 简介:陈建红现任仙桃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总工程师。他自1992年进入仙桃市园林局以来,一直从事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整天与泥土、树苗打交道,从未有过半点倦怠,也未有过半句怨言。他将2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总结成《绿地养护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绿化工程人工费包干使用办法》等制度,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提高了同林绿化建设质量。2012年,陈建红被评为'湖北省劳模',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 标签: 先锋陈建红 绿化先锋
  • 简介:常言道:名山名水出名茶。茶树本来是野生植物,乃“南方之嘉木”,一般都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自然环境秀美且人烟稀少的山区。如果环境受到破坏或污染,茶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茶叶的味道就会发生变化,好茶也就变成了次茶。由此可见,茶树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

  • 标签: 茶环境 法环境 法治建设 中国
  • 简介:(以下简称),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5日起实施.作为绿化方面的一部地方性法规,将为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园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城市绿化有法可依
  • 简介: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窗口,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城市道路绿化保护是保持绿化效果的最重要手段,城市道路绿化管理效果好,既能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能得到广大市民的欣赏。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市政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 标签: 市政道路 绿化 问题 策略
  • 简介:"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网罗天下英才?如何让人才心无旁骛地贡献才智、施展才干、创新创业?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人才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一样。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环境良好,集聚的人才就多,人才成长得就快,人才对本地本部门的贡献就大,事业发展也就蒸蒸日上;反之,人才没有良好环境的滋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难以激发,本地本部门的事业发展便会举步维艰。

  • 标签: 人才使用 人岗匹配 选才 用才 服务工作 用人观念
  • 简介:环境伦理与环境法陶锡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自然环境养育了人类,人类却对不起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中建立了环境科学、人类生态学等科学体系,在社会科学中创立了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理论体系.环境伦理,是将人类...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温室气体 伙伴关系 自然界 可持续 发达国
  • 简介:2017年6月17日。这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涸日。当天,中直机关青联常委、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副院长廖理纯发出一条微信朋友圈——“存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书记吴侍松的带领下,40位志愿者奔赴内蒙高原上的张北县两天绿化植树。大家共同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林业局倡议: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家园!”

  • 标签: 绿化 防治荒漠化 心灵 中直机关 工委书记 直属机关
  • 简介:1992年1月25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3月3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标签: 四川省绿化 绿化条例
  • 简介: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为《新法》);对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为《旧法》)进行了系统的修订,涉及基本原则、监管模式、根本制度、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改动较大。环境监管模式主要由环境基本法所确立,因此伴随着《新法》的出台,环境监管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从《旧法》强调环境执法到《新法》提倡环境治理。

  • 标签: 环境治理 监管模式 环境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强调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三峡库我生态环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于2004年由国务院批准了《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规划》,并开始在云阳县试点。

  • 标签: 绿化带 云阳县 生态环境 三峡水库 工程规划 林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