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近些年,非洲海盗活动猖獗,不断增多的海盗袭击活动不仅干扰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而且对全球能源安全与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挑战。为了应对非洲海盗威胁,非洲有关国家、次地区组织等做出了艰苦努力,联合国、国际海事机构及主要大国也采取了多种举措,但是成效并不理想。在反海盗问题上,外部举措和援助必须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才是有效选择。

  • 标签: 非洲 海盗 非传统安全 国际反海盗合作
  • 简介:海盗是公认的国际犯罪,已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许多国家的国内法所规定,且国内法对海盗罪的认定范围一般比国际法更广。学说上多认为我国刑法应当增设海盗罪,就具体罪名而言既包括国际法上的海盗罪也包括国内法上的海上武装劫掠罪,前者适用于公海上的行为,后者适用于领海上的行为,在构成要件上稍有不同。由于国际法上的海盗罪适用普遍管辖而国内法上的海上武装劫掠不适用该原则,设立海盗罪时应对两者分别规定不同的罪状。

  • 标签: 海盗 海上武装劫掠 罪名 罪状
  • 简介:海盗进行武力打击不仅具有习惯国家法、海洋法上的依据,还是行使自卫权的正义之举。国际社会在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武力打击海盗行为应符合必要性、相称性、限制性、区分性原则。被拘禁或羁押期间的海盗不仅享有国际人权法的一般保护,还应受到日内瓦第四公约的保护。

  • 标签: 海盗 国际法律地位 合法权益
  • 简介:9月中旬,一艘载有33辆T-72主战坦克和其他武器弹药的乌克兰货船,沦为索马里海盗的囊中之物。军火船被劫使得索马里海盗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同时,也使这片被遗忘的海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截至《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发稿之日,包括美国军舰在内的多艘外国军舰,已经在索马里沿海某海域团团包围了海盗劫持的乌克兰货船,而在美国军舰的巨大炮口下,索马里海盗则摆出了一幅鱼死网破的架势。

  • 标签: 海盗活动 索马里 《国际先驱导报》 武器弹药 主战坦克 T-72
  • 简介:鉴于当今海盗犯罪的猖狂和肆虐以及在犯罪主体、犯罪地点、犯罪对象等方面所呈现的新特点,现行国际公约中关于海盗罪构成条件的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打击和惩治此种犯罪的需要的实际,笔者提出应将海盗罪表述为“登上船舶,旨在行窃或进行其他犯罪行为,且有使用武力继续犯罪的任何行为”。

  • 标签: 海盗 海盗罪 犯罪构成
  • 简介: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案件的频繁发生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此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向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执行护航任务。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各国都可以在公海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抓捕海盗并按照各自的国内法律对其定罪量刑。据此,韩国曾在2011年抓捕了索马里海盗并首次在韩国国内进行了审判。但在审判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法律问题。虽然现在中国还没有实际抓捕索马里海盗并押回国内审判的案例,但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如果在中国审判索马里海盗的话也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考察韩国国内关于海盗犯罪的法律制度以及海盗审判的具体经过,再分析韩国在审判海盗时出现的法律问题,最后指出中国相关法制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索马里海盗 海盗罪 韩国海盗审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普遍管辖权
  • 简介: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开赴索马里打击海盗的消息,引起国际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美国《新闻周刊》都将中国海军的这次行动,比作“郑和舰队剿海盗”。国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古代航海史上的意义,却不大知道郑和舰队当年曾剿灭了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维护了东南亚海域的安全。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海盗 舰队 集团 《华盛顿邮报》 《新闻周刊》
  • 简介:5月30日,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在广东珠海担杆岛海域,成功查破一宗有组织、有计划的特大跨国海盗案,扣押被骑劫的6000吨级油轮一艘,抓获外籍船员20人,搜获手枪1支,子弹189发。至此,震惊世界的被国际海盗抢劫的"环球火星"号终于被截获。

  • 标签: 南海降魔 案侦破始末 海盗案侦破
  • 简介:中国打击海盗分为“反走私时期”、“反恐怖时期”、“护航时期”,随着海盗问题对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影响程度的提高,中国加大了打击海盗的力度。中国打击海盗还存在执法机构缺乏协调、海军的远洋投放能力与后勤保障、打击海盗国际合作等问题。

  • 标签: 海上战略通道 打击海盗 非传统安全
  • 简介:海军护航反海盗行动是提高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战略思想在海军层面的实践,该种行动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具有履行船旗国保护义务,对海上暴力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性质。其行动的对象是海盗及武装劫船行为,其行动的规程包括停船、临检、扣押等步骤。目前,护航反海盗行动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法律问题,因此,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标签: 海军护航 打击海盗 法律依据 法律性质 法律规程
  • 简介:距离《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全球公映的10天倒计时之际,迪士尼遭遇了近期席卷全球的比特币勒索病毒的侵袭。5月15日,迪斯尼CEO罗伯特·艾格表示,迪士尼内网遭黑客攻破,盗走了尚未上映的《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并要求支付巨额比特币赎金,如果拒绝支付,就先公开5分钟片段,然后每次公开20分钟片段,直到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

  • 标签: 比特 海盗 迪士尼 罗伯特 CEO 迪斯尼
  • 简介:本文分析了当代东南亚海盗与其猎物和政府的关系、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影响当代东南亚海盗兴衰的变量,揭示当代东南亚海盗发展的规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位于国际海上航运的要冲,源源不断的物流为海盗提供了猎物;东南亚海盗猖獗的根源在于腐败的沿岸国执法人员纵容甚至参与海盗活动。9.11事件之后,打击东南亚海盗的行动成为了国际海上反恐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中心、分担保障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的费用等,增强了沿岸国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和执法能力,有效地遏制了东南亚海盗的活动。

  • 标签: 海盗 9.11 海上恐怖主义
  • 简介:菲律宾的国民经济严重依赖苏禄海海上航道,近年来阿布沙耶夫等武装组织在菲律宾南部海域的海盗行为给菲律宾造成巨大损失。菲律宾政府短期内多次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前往菲律宾南部海域巡逻和打击海盗。菲律宾政府提出在菲南部海域开展中菲海上联合巡逻的建议具有建设性。但是,中菲联合打击海盗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需要对前景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在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去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下,菲律宾邀请中国打击海盗对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菲律宾 中国 苏禄海 海盗 海上安全
  • 简介:<正>近日,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在曼谷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该公司“沙炎仓猜号”油轮被海盗洗劫的经过和中国汕头市公安机关侦破此宗跨国海盗案的情况。1999年6月8日下午2时,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的“沙炎仓猜号”油轮满载2000吨柴油,从新加坡港启航,沿着西北航线向泰国宋卡港驶去。6月8日深夜12时许,当船航行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交界的他尔曼岛附近时突然遭到海盗袭击。10名印尼籍海盗扣留了一名会讲英语、且会操作油轮的泰国船员,将其余16名泰国船员强行赶上一艘快艇,劫船而去。海盗大肆搜刮了船上的物品,并将船上所有的执照、单据、证件等销毁,同时用油漆将船名及注册港字样掩盖或涂改。6月17日,油轮抵达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当该艘油轮在非设关码头向一艘中国杂货轮接驳柴油时,因涉嫌走私,被广东省边防局海警二支队查获。汕头市公安局十分重视这宗涉外案件,立即成立专案组,并抽调刑警支队十几名民警全力侦破此案。民警赶赴南澳岛对这艘可疑的油轮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多处疑点:在该艘油轮上没有任何船舶证件、注册证书和货物单据,这与海上正常航行的船舶极不相符;船上没有航海日记,这严重违反海上航行的规则;船上的10名印尼人没有船员证书和任何资格证书,这使民警不能不对这些“船?

  • 标签: 汕头 跨国海盗案 印尼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 简介:海盗赎金的理赔途径为何,关于此一问题,众说纷纭。藉助传统的共同海损或者海难救助费用分担制度来填补海盗赎金所造成的损失的方法,各有缺陷与弊端;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的海盗赎金,无法透过共同海损和救助费用机制求偿。因此,似可经由施救费用的途径,解决海盗赎金的理赔问题。施救费用理论,立基于海上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以及受害方所负有的施救义务与减损义务;而一定情形下施救费用的构成要件,与海盗赎金相吻合。同时,施救费用并不要求与承保风险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海盗赎金的支付既非必然违法,其本身也具有合理性,就上述各点来看,足以克服各种质疑。然而,国内保险公司的格式保险合同中对施救条款规定不全面,相关立法所规定的要件也相当模糊、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些问题均有待解决。

  • 标签: 海盗赎金 施救费用 共同海损 救助费用
  • 简介:论述海峡殖民地的历史如果缺乏詹姆斯·布洛克(JamesBrooke)在砂拉越的功绩,无疑显得不足。1839年,婆罗洲西北角是恶名昭彰的马来群岛海盗盘踞的所在。1850年,海盗的势力基本被击溃,到了1860年,兰农(Illanao)海盗也在文莱沿岸绝迹,船只可以自由停泊。这个伟大的成就是拉惹布洛克的功劳。

  • 标签: 布洛克 海盗 文莱 马来群岛 詹姆斯 殖民地
  • 简介:2006年9月4日,正式生效的《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地区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将对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打击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活动造成重要影响。对于同样是该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来说,国内学界未对《协定》进行专门分析与论述。本文就《协定》产生的背景、《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盗行为”与“武装抢劫船舶”定义之异同、缔约国在《协定》中享受的权利与义务、《协定》的意义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 标签: 海盗 武装抢劫 地区合作
  • 简介:本书之主旨,意在描述当法律遥不可及时,人类的行为范式为何。进而揭示,人类,无论文化或国别,在基本的正义判断方面。直觉相通,正是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正义直觉,将我们紧密联系存一起。此,乃人类根性之一部,在这个意义上,将本书翻译成各国文字,殊为适当。藉此,可以将上述理念播散至不同文化阈,其中所蕴涵的跨文化旨趣,为其普通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正义 公开课 海盗 病人 囚徒 跨文化
  • 简介:英国海盗史专家格温·琼斯在其著名的《北欧海盗史》(AHistoryoftheVikings)的引言中指出:“他们(指北欧海盗)既非超乎人类,也非低于人类,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类。……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得不要过可以忍受的生活,如果可能的话,过美好的生活。”这种心平气和看待海盗活动的态度,在罗伯特·J·安东尼的新著《漂浮在海上的泡沫——中华帝国晚期南部的水手和海盗世界》(以下简称《飘》)一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罗伯特·J·安东尼(中文名安乐博)是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和日本文化史。《漂》一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花费大量心血的结晶。从收集资料到最终成书,差不多花了作者近20年的时间,是一本优秀的关于清代海盗史的专著。出版之初,即已引起学界中人的关注。鉴于此书目前尚无中译本问世,而笔者因研究中国古代后期海盗问题而蒙安乐博先生赠此书一册,特作此短评,以介绍给国内学者。

  • 标签: 北欧海盗 中华帝国 世界 水手 晚期 泡沫
  • 简介:南海地区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发严重,确保海上安全已经成为南海沿岸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本文从相关国际法对于海上安全的解读、南海沿岸国及域外相关国家的海洋政策路径、沿岸国与使用国合作的新方向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文章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法律和准法律的工具在打击海盗与海上恐怖活动、保障航行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除了国际法发挥的作用,沿岸国以及域外利益攸关国家如何就加强海上安全合作选择的政策路径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沿海国和使用国越来越意识到它们在确保海洋资源和海上通道得到持续有效利用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但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存在显著分歧。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地区国家近年来在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为了实现海上安全合作,需要有关国家努力凝聚共识,提高互信,打消海上合作将会影响主权权利的担忧。此外,南海声索国可以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和东盟等国际组织加强区域合作,深化相互理解,最终为海上安全合作做好铺垫。

  • 标签: 南海 海上安全 国际法 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