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晚年的战略思考及其错误的探讨张亦民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已由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科学的、也是权威的历史决议,是认识毛泽东的根本依据。但是决议是一回事,而人们如何理解和接受又是一回事。如多年来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认识,就很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笔者...

  • 标签: 毛泽东晚年 战略思考 社会主义时期 阶级斗争为纲 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
  • 简介: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在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突破了毛泽东晚年错误,使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晚年错误 超越
  • 简介: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孜孜以求的就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产生了不少问题。毛泽东不久即看到了这一点。他在1956年4月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同年12月,他又先后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各省市工商界代表谈话,提出可以允许私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开私营大厂,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晚年 阶级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十大关系
  • 简介:毛泽东是政治家,是诗人。他不是、也不屑于成为一名刻板的学者。他的思想一泻千里,奔腾跳跃,常有惊人之笔,但语汇粗拙、笨重,始终缺乏一个规范、精致的表达形式。他几乎从未给他使用的概念以明确的界说。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时曾发现毛泽东有用政治名词说明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显然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 标签: 毛泽东晚年 文化思想 散论 政治家
  • 简介:1976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两颗巨星陨落。这两位几十年患难与共的同志、朋友的深厚感情,在晚年更加感人至深。1971年以后,毛主席明显苍老,每年开春和入冬总要生病。1972年1月,主

  • 标签: 西花厅 劳累过度 十年 张玉凤 手术现场 疲劳过度
  • 简介:关于个人崇拜问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史料: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书房会见老朋友埃德加·斯诺时,针对斯诺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回答说:“现在不同了,崇拜得过分,搞许多形式主义。比如‘四个伟大’……过去这几年有必要搞点个人崇拜。现在没有必要,要降温。”

  • 标签: 晚年毛泽东 个人崇拜 批判 形式主义 斯诺 史料
  • 简介:毛泽东晚年探索发生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思想因素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认清我们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观的某些理论简单化、教条化甚至曲解误解;二是中国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毛泽东早年所设计的社会蓝图对其晚年的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 晚年探索 逆转 思想渊源
  • 简介:毛泽东晚年很希望听到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他要求身边的警卫人员多下去搞调查研究,把真实的情况反映上来。他说:“我不放心啊。他们许多事瞒着我。我出去到哪里,他们都能有准备,尽让我看好看的。”因此,他很珍惜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情况。

  • 标签: 毛泽东晚年 讲真话 队长 警卫人员 人民群众 基层群众
  • 简介:晚年岁月──大型电视专题片《毛泽东》解说词之四陈晋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的辩证法。毛泽东视死如归。1966年8月下旬,毛泽东从中南海菊香书屋搬到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最后10年。1971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这里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

  • 标签: 毛泽东 邓小平 电视专题片 解说词 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
  • 简介:本文对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关于柳直荀烈士死因的注释的错误,以及《毛泽东诗词》早期版本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所附的柳亚子原诗的错误进行了考证。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柳直荀 柳亚子
  • 简介:心理需求与满足的矛盾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根源.本文以大跃进和"文革"的发动为案例,分析毛泽东晚年在不同时期需求与满足的矛盾变化,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其忧患意识的产生原因.

  • 标签: 毛泽东 晚年 忧患意识 个人忧患 社会忧患
  • 简介:<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最近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收入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建国后研读哲学书籍所写读书批注,以及读书摘录和读书日记等,为研究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等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了大量新的、宝贵的文献资料。这里着重谈谈批注集中毛泽东批判党内“左”右倾错误及其认识论根源所发表的一些意见。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哲学 右倾错误 批注 理论与实践 教条主义
  • 简介:  198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审陈伯达.人们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已经沉寂了10年的陈伯达.陈伯达还活着,但已经老了.1970年庐山会议陈伯达倒台时,他已经66岁了.按中国传统的算法,他那时已进入晚年.晚年的陈伯达,又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生活.……

  • 标签:
  • 简介:年岁渐长,身体机能自然逐渐衰退,老年人需要使用到的药物频率或种类也随之增加。因此,银发族的用药安全,格外需要家人共同把关。一般老年人常见的用药问题包括:

  • 标签: 晚年 保健 科学 用药安全 身体机能 老年人
  • 简介:毛泽东同志在陈独秀死后的第三年,曾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第3集第294页).早在六十一年前,陈独秀就指出对斯大林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出缺点,得到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研讨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颇有启示.

  • 标签: 陈独秀苏联
  • 简介: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心想正好有机会圆自己码字成文的梦了。可年轻人说,你得买台电脑,现在编辑们谁还爱看手抄稿?于是我也赶起时髦,真的买了台电脑。这高科技玩意儿好是好,可自己到底不比从前了,该记的记不住,眼睛不跟趟儿,手指也不听使唤了,地地道道成了一个笨人。

  • 标签: 电脑 晚年 工作岗位 年轻人 高科技 手指
  • 简介: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定义,邵逸夫的一生恐怕近一半时间都能算“晚年”,但这个晚年与常人相比,显然是一段漫长而灿烂的“黄金晚年”。

  • 标签: 邵逸夫 晚年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