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有这么一种普遍的误解:当今的年轻人全都粘在互联网上。实际上,在全球15~24岁的年轻人中,只有30%在过去五年问活跃在网络上。其中,韩国的年轻人活跃比例最高,达99.6%。哪个国家最低呢?亚洲岛国东帝汶,不到1%。

  • 标签: 年轻人 比例 国家 上网 互联网 东帝汶
  • 简介:比例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战争法的根本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相当性三项子原则并以此对国际争端中的武力使用进行三阶段检验。适当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能够或有助于正当目的的实现;必要性原则要求武力使用是实现目的的最后手段;而相当性原则是要求使用武力与造成后果的均衡。它们分别从“目的导向”、“手段选择”、“价值取向”上规范目的与武力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而成为衡量国际争端中武力使用是否正当的基本依据。

  • 标签: 比例原则 武力使用 适当性 必要性 相当性
  • 简介:在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主旨的法治国家的实现中,比例原则以其具体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在限制刑事权力上有着重要担当:能够弥补刑法的基本原则无法防止立法泛滥及刑法的谦抑性所不具有的硬约束力之缺陷。也因此,刑法学有必要引入比例原则分析范式,并以其三项子原则——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禁止过度原则的建构为突破口,追寻一种理性的罪刑规范,并形成如下学术路向:把比例原则作为罪刑关系配置的基本原则,刑事立法应该考虑刑法上的可罚的违法性,在刑法解释中强化合目的之法律解释方法。

  • 标签: 比例原则 法治国家 刑法的谦抑性 刑事立法 基本原则
  • 简介:审理微博名誉侵权案件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在微博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间进行平衡,而在于如何科学地进行这一平衡,从而获得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平衡结果。科学平衡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客观外在的规范平衡结构。德国宪法学家罗伯特·阿列克西教授在发现这样一个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他所阐发的比例原则可以担当科学平衡这一功能。本文在阿列克西阐发的比例原则框架下,对"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进行了合比例性分析,揭示出了比例原则对于进行相对客观正确的平衡的科学价值,以期为以后司法实务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操作方案。

  • 标签: 微博第一案 比例原则 衡量公式 言论自由 名誉权
  • 简介:税收优惠本质上是一种租税特权,违背量能课税与平等课税的根本理念,其合法性与正当性在于它所承载的特定价值追求.运用税收优惠实现其价值追求时,不可避免地与税法的其他价值相冲突,甚至以牺牲一些税法价值追求为代价,造成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作为利益权衡工具的比例原则,天然地与税收优惠相关联,可为税收优惠的“所得”与“所失”提供一种审查方法,防止税收优惠对税法根本理念的背离,不至于动摇税法的确定性、安定性,从而危及税收法定主义在税法中的地位.现行税收优惠无论是其规范设计还是规范实践均难以通过比例原则的审查,突出地表现为优惠目的立法缺位、优惠总量失控与支出随意以及利益衡量机制的缺失.要想实现税收优惠与比例原则的对接,必须以比例原则为指引,从观念上和制度上对税收优惠予以规制.在适当性方面,注重税收优惠目的整体化构建.在必要性方面,关注税式支出的常态化管理.在均衡性方面,重视利益均衡的法律机制建立.

  • 标签: 税收优惠 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 必要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