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年痴呆是一种脑部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最终会丧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如果能预测自己将来会不会痴呆,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日本专家吉泽勋先生在多年临床体验和各种各样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种简易的“痴呆预知自测法”可供参考:

  • 标签: 老年痴呆 自测 日常生活能力 调查结果 日本专家
  • 简介: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吃菠菜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乌尔姆大学研究人员对65—90岁的74名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和158名健康参试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与健康参试者相比,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D胡萝l、素的血清浓度明显偏低。但是两组参试者在维生素E、番茄红素和辅酶Q1O等其他抗氧化剂水平方面则不存在此类差异。这表明,维生素c和D胡萝卜素水平偏低与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关联性。常吃菠菜、胡萝卜和杏等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菠菜 抗氧化剂 胡萝卜素 研究人员 维生素C
  • 简介: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患者占15%,其中1/3为重度痴呆。专家预计,到2050年,痴呆的发病率将增加3倍。《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目前已有老年痴呆患者6万人。此记载并非危言耸听,随着人口的老化,老年痴呆如同幽灵一般,悄悄向人类逼进,作为举世公认的顽固疾病,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定不可逆转的。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 重度痴呆 《解放日报》 黄斌 回医
  • 简介:正如果你家的老人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连自己是谁都不明白了,就是AD了。当卡里·史密斯决定用录音机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记录下来时,他讲话已经含混不清了,好像嘴里藏着颗核桃。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中国委员会 患者 病人 早期阶段 老年人
  • 简介:一项研究显示,每周仅仅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与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社会交流,不仅可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烦躁情绪,还能减少医疗费用。英国的研究人员对80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来自69个疗养院。他们分别接受为期4天的互动,包括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生活质量 社会交流 患者 医疗费用 临床试验
  • 简介: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必要的认知工具。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的结果,它们记录了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与此同时,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如:语素、词语等,也参与了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这些认知功能包括:指称功能、类化功能和区别功能

  • 标签: 语言 语言要素 认知过程 认知功能
  • 简介: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起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及西方革命胜利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阶级"问题始终都是关系到革命力量的重大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对阶级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显得相当肤浅和模糊。中共的"阶级"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成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统一体的含义,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从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共早期"阶级"观念的起源、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中共早期理论中"阶级"一词的含义,也可以由这个概念的使用推知其后中共阶级理论的演变。

  • 标签: 阶级 概念 中国共产党
  • 简介: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周边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作为一个中国化的概念,“周边”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地理边界,成为一个由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研究范畴。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大国对于周边的理解,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中国认识和处理周边问题提供借鉴。总的说来,中国的周边问题具有复杂性、功能性、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目前在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很多突发的热点事件和冲突,但从历史的全面的视角来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交通运输、非传统安全合作以及人文教育合作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只要坚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新的全球化形态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必将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合作新局面。

  • 标签: 周边安全 中国周边 周边认知与特点 周边功能 周边安全趋势
  • 简介:列宁早期高度重视发挥党内民主的作用。他主张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以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发展党内民主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展党内民主以实现党的科学决策,发展党内民主以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发展党内民主以纠正党内的锚误倾向。

  • 标签: 列宁早期 党内民主 作用
  • 简介:人们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记了人生的短暂,忘记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那就是父亲深沉的爱。

  • 标签: 痴呆 忘记 人生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观测性研究成果表明:肥胖会增加人们在晚年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如果在30多岁的时候开始肥胖,那么,晚年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增加3倍多。研究人员选取了1999-2011年整个英格兰地区医院的数据记录。研究期内,总共有451232名被送往医院的人被诊断患有肥胖症。分析结果显示:30-39岁的人,如果他们在此期间被诊断患有肥胖症,那么晚年时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要高出3.5倍。

  • 标签: 肥胖症 痴呆 认知障碍 研究成果 牛津大学 数据记录
  • 简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为纽带的人类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和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内部实现的。

  • 标签: 老年人 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 中国 身体保健
  • 简介:不少痴呆症患者在诊断前10年乃至20年就已初露端倪,如能及时就医,效果大不相同。下面就是医学专家近年来发现的8个新信号,可作为痴呆症的早期诊治线索。

  • 标签: 痴呆 信号 医学专家 患者
  • 简介:据美国《预防》杂志网站报道,一项刊登于《神经病学期刊》的新研究结果表明,"愤青"(愤怒青年)患痴呆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 标签: 愤世嫉俗 风险 痴呆 神经病学 普通人
  • 简介:一项研究显示,要使大脑长期保持敏锐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于变老的安全感有多高。这项研究称,人们如何看待变老的文化观念同痴呆症的发病进程有关。与那些将“老年”与“智慧”“尊重”等积极特征相联系的人相比,把“老年”同“无用”“衰老”相联系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更高。

  • 标签: 痴呆 衰老 不易 文化观念 “尊重”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