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科学昌明,人类进步。如果这个星球没有科学,那么我们恐怕永远只能穴居群猎、茹毛饮血。所以,大家都尊重科学,尊重科学。法国的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十

  • 标签: 何泽慧 钱三强 人工放射性 里奥 诺贝尔化学奖 皇家科学院
  • 简介:本溪市民进会员、科普作家李继学撰写的两本科传记《巴斯德传》、《诺贝尔传》日前出版发行。《巴斯德传》记叙了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创始人巴斯德的战斗的一生;《诺贝尔传》记叙了19世纪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黄色火药的历程和其它335项发明专利的

  • 标签: 巴斯德 诺贝尔 科学家 传记 微生物学 免疫学
  • 简介:诚信之于科学至关重要,假如失去了诚信,科学也就失去了根基。最近,国家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 标签: 科学家 诚信原则 信用管理制度 诚信品质
  • 简介:2005年6月,曾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臂的54岁美国男子杰西·苏利文.接受了美国医学专家为他安装的一对仿生机械臂.他成了世界首位“仿生人”。

  • 标签: 科学家 医学专家 意外事故 美国 仿生人
  • 简介: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E·O·威尔逊撰文说:对于许多有志于成为科学的年轻人来说,数学是一大难题。不懂高等数学怎么去钻研科学呢?告诉大家一个职业秘密。当今世界上许多最有成就的科学在数学上堪称半文盲。

  • 标签: 高等数学 科学家 哈佛大学 职业秘密 年轻人 威尔逊
  • 简介: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日益提高。人们不难发现。在同样的健康教育环境下,有些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十分在意,但也有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却漠不关心。除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外。是否有些先天的因素在影响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意识呢?英国科学最近发表的—项研究结果回答了这个问题。

  • 标签: 科学家 健康知识 大脑 常态反应功能 焦虑情绪
  • 简介:90岁少生病100岁不显老细胞健康,心脏年轻,眼睛明亮,腰腿有劲,告别并发症,男人有活力,金面逆转衰老……体弱多病、长期服药伤身过久、治疗效果不明显、失去康复信心的人,现在有望挑战120岁生命极限.现象——中国长寿之乡我国有很多“长寿之乡”,比如广西的巴马、江苏的如皋、河南的夏邑、广东的三水、浙江奉化的南岙村、新疆的和田县……科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70、80岁不算老,90多岁满街跑,100多岁敢下河洗澡,很多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至今都能穿针引线、下地干活、生活自理。据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在这些长寿地区,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栓、肝炎、皮肤病、眼病等发病率很低。有相关记录以来,这里五六十

  • 标签: 发现长寿 科学家发现 长寿元素
  • 简介:目次一、导言二、三个案例研究(一)EDB与环保署(二)核反应堆事故的紧急处置(三)除霜害的实验:三机构的回应三、风险评估的特征和科学的角色(一)评估的范围通常是狭窄的(二)科学的评估不止是分析科学数据(三)科学通常未参与跟进其分析———导致错漏得不到纠正四、风险评估作为动态过程的组成部分五、最后的评论

  • 标签: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科学不确定性 客观的科学分析
  • 简介:熊丙奇在10月1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正如媒体报道所说,越来越多的科学不在实验室,而是“在开会,或者在去开会的路上”,最佳的科研时间是晚上或双休日,成了“双休日科学”。对此,科学们十分无奈,大家都是体制中人,因此无法抗拒体制化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改革科研体制。

  • 标签: 科学家 《北京青年报》 觉醒 学术 科研体制 媒体报道
  • 简介:原籍山西岚县的美籍华人张民觉博士(1908—1991),英文名Min-ChuehChang,是世界闻名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350多篇科学论文,荣获许多高级别奖项,3次荣获诺贝尔奖提名。张民觉从不承认自己聪明过人。他说:“假如我这一生在生殖生理学做出了一点贡献的话,那主要是我有幸在恰当的时问、地点,与最佳人选在最佳的课题上努力所致。”

  • 标签: 生殖生理学 研究生涯 世界闻名 美国科学院 体外授精 美国朋友
  • 简介:人类历来所发现的黑洞不是很小,就是异常的大,美国太空总署证实,科学已发现中质量黑洞,相当于500个太阳全挤在如月亮一般大的空间里,坐落在距地球约1200万至1500万光年的M82银河单。

  • 标签: 黑洞 银河 光年 地球 太阳 月亮
  • 简介:科学是社会的人,其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科学不仅是科学体制中的一员,而且是社会的一员.科学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既影响社会.也受社会的制约.科学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第一,科学对科技成果负面的自然后果的责任;第二,科学对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责任;第三,科学对普及科学科学教育的责任;第四,科学对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生活的责任.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技术创造相互制约,相互激励.

  • 标签: 科学家 科学技术活动 社会责任
  • 简介:下一个屠呦呦的出现,必然还在那些寂寞而火热的科研活动之中。很多时候,科学是寂寞的,科学也是寂寞的。但对于10月5日之后的屠呦呦来说,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她和她的研究,相当长时间内必将热烈而炫目的存在,被不同的话语场解释着、传播着。如果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是一种皆大欢喜式的普天同庆,那今

  • 标签: 屠呦呦 诺贝尔科学奖 话语场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绝对公平
  • 简介: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核科学家 周总理 周恩来 钱学森
  • 简介:中国的目标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家主要的联邦研究中心工作了八年后,细胞生物学家俞立2008年决定是时候回到自己的祖国中国了,回国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约有8万名在西方学习的中国科学回国在学术或是行业机构中任职,俞立就是其中之一。咨询机构摩立特集团在11月17日公布的一份报

  • 标签: 中国科学家 归国潮 科学家归国
  • 简介:据今日俄罗斯网报道,俄罗斯地质学家维亚切斯拉夫·奥尔列诺克表示,我们的星球正在萎缩。自诞生之初以来,地球的平均球半径已减少了585公里。奥尔列诺克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在一篇研究论文中,他报告称将古代的起伏结构与当前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 标签: 地球 科学家 正变 加里宁格勒 俄罗斯 地质学家
  • 简介: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他们个个学贯中西,气震中外。20世纪60年代,他们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科学中卓有成就的"三钱"。"三钱"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大都在留学海外如饥似渴的求学与科研中度过,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心中却一刻未忘记祖国,学成以后义无反顾回归祖国是他们共同的选择。然而,当时环境极为复杂,三位科学的回国之路可谓一波三折,甚至是斗智斗勇、险象环生。

  • 标签: 科学家 回国 60年代 20世纪 钱学森 钱伟长
  • 简介:国家巨额资金资助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将全面实行国际通行的首席科学制。目前首席科学人选已基本确定,陈竺、强伯勤、匡廷云、卢强、颐钧、高小山、张国民、陈凯先、程书钧、严继光、闵乃本、翁守庆等成就卓著的学者被国家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作为国家科技部聘任的首席科学,他们除在该项目研究上拥有决定权外.还将被授予科研经费及人员选聘的管理权。在课题负责人的选聘及30万元以下的设备仪器添置上,首席科学作为项目执行人生有全权。我国将实行首席科学

  • 标签: 首席科学家制 国家科技部 基础研究项目 人员选聘 课题负责人 科研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