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国际上的焦点。人们更多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已经具备提炼高浓度核燃料、以及把核燃料组装成原子弹的能力。

  • 标签: 核武器 伊朗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 核燃料 原子弹
  • 简介:2000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其分裂祖国的言行更加猖狂,提出“决战境外”的战略新构想,公开挑战祖国大陆,挑战亚太和平。值得注意的是,“决战境外”构想提出后,将极力影响台湾军队加大某些武器装备的发展力度,在其以往研制核生化武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为“以武拒统”增加资本。

  • 标签: 台湾省 中国 核武器 大规模毁伤性武器
  • 简介:1963年,当时拥有核武的国家只有美、苏、英、法四国,而此时,年轻的新中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核武发展计划,这令美国人坐立不安,美国国务院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制定一个使用常规武器打击中国核设施的应急计划。12月14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研究结果称,对中国进行轰炸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采取这样的进攻行动,最好使用核武。于是,对付中国的重任交给了中央情报局。当时中情局预测,中国一年之内没有足够的核原料进行核试验,首次核试验最早要到1964年年底才能准备好。为此,约翰逊总统的外交政策班子于1964年提出,“秘密行动似乎是政治上最可行的选择”。9月15日,约翰逊在与国务卿、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国家

  • 标签: 核武器 国家安全 参谋长联席会议 中央情报局 核试验 中国核设施
  • 简介:据美国反核组织——“新墨西哥州核武观察”披露,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于2002年10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有关低当量核武的秘密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美国现有的军事能力在对付本来战争中恐怖分子的地下掩体时将会“十分有限和严重不足”,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发展精确制导的低当量核武

  • 标签: 低当量 利器低 反恐新
  • 简介: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 标签: 禁止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简介:面对着中国对美国日益增长的出日额以及产品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许多美国产业界人士大呼“狼来了”,中国产品在美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中国当年入世时,国内企业被迫或欣然选择“与狼共舞”的话,自认法律发达的美国人这次放弃惯用的“大棒”,选择了核武——337来进行新时代的贸易战.以拒“狼”与国门之外。尽管没有硝烟,战争已然打响,而且蔚为剧烈。许多中国企业是从美国劲量电池诉南孚电池等中国企业了解337调查的。

  • 标签: 337调查 美国 核武器 贸易保护 中国产品 中国企业
  • 简介:“不首先使用核武”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然而至目前为止,除中国明确宣示外还没有其他有核国家做出承诺。究其原因,一是核大国不愿放弃核威胁,二是常规军力相对较弱的有核国家也不愿做出承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无核武世界”倡议,有核国家如首先签订“不首先使用核武”协议,并形成国际机制,将是人类迈向消灭核武的第一步。

  • 标签: 核武器 “不首先使用” 国际机制 “无核武器世界”
  • 简介:自1998年5月印度人民党政府在博克兰地区进行了代号为沙克蒂的5次核试验,且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随即公开宣称印度为核国家起至今,已经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了。印度核武化进程仍在进一步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制裁早已解除,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对印核政策上作出了重大调整。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核武器 进程 瓦杰帕伊 国际社会 自身利益
  • 简介:是核裁军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条约,由于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核大国与无核国通过斗争妥协所得到结果,因而它在确定有核国与无核国权利义务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尤其是无核国应当获得的"不受核攻击"的安全保证在条约中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引起了无核国家的不满和质疑.目前所爆发的朝美"核危机"也从侧面说明该条约到了需要修改的时候了.

  • 标签: | 安全保证制度 朝鲜"核危机"
  • 简介:全球国际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化时期.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秩序在如下几个方面面临包围:霸权分散、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重、全球共同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移民以及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些事件表明,作为世界秩序核心的英语世界,已失去其主导力量.目前的发展格局将朝着多元化的后西方世界秩序发展.在此秩序下,没有超级大国,只有大国,并且这些大国大多比较自我封闭,因此,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争夺全球霸权的现象.文化差异将比意识形态差异更为重要.文章首先将这一秩序的轮廓做一大致勾勒,然后探讨这一秩序对未来几十年核武与核威慑所要扮演的角色来说将意味着什么.最为关注的着眼点是,全球格局从全球层面向区域层面的转变以及复杂的核扩散与核威慑态势.

  • 标签: 核威慑 核威慑扩散 全球国际社会 核扩散 命运共同体
  • 简介:程开甲:江苏省吴江市人,1918年生。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核武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到祖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二机部核武研究所副所长、核武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委、顾问。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程开甲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的创始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标签: 技术专家 核武器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防科工委 报国
  • 简介:马英九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台当局要建立一个“小而美”的台军,一方面要维持防务预算不少于GDP的3%,“但另一方面不会采取攻势的作为,战略上一定采取守势”。

  • 标签: 马英九 台军 核武器 GDP
  • 简介:8月初的广岛·长崎,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树叶被晒得失去了往日的色泽,蝉躲在树枝背阴处无力地嘶鸣着。就是在这炎热的天气里,1945年的8月6日和9日,从广岛和长崎上空落下的两颗原子弹夺去了二十多万无辜市民的生命,同时也使几十万市民饱受原子弹后遗症的煎熬。

  • 标签: 2005年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和平 核武器 日本
  • 简介:在山东青岛魏世杰的家中,采访间隙他几乎没有歇息,时不时会到女儿卧室里看一眼,看到女儿魏海燕安然无恙地呆在屋子里,才回过头来喝口水,闲聊几句。整个采访过程中,魏世杰不曾皱过一次眉头吐过一次苦水,更多是在自嘲和追忆,有时自己都会被自己的话语逗乐。

  • 标签: 老人 女儿 闲聊
  • 简介: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不是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战略武器的奠基人,为打破霸权国家的核讹诈,以身报国。从法国带回最珍贵原料在中国著名放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杨承宗的家里,有一幅珍藏60多年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他与法国科学家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门前的合影。伊莱娜·约里奥·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人称小居里夫人。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 标签: 以身报国 战略武器 霸权国家 杨承宗 里奥 巴黎大学
  • 简介:2014年11月20日,中央宣传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先进事迹,央视主持人鲁豫现场诵读道:“冲霄两弹制核人,大地腾云旱漠氤。半世精研星与月,终生挚献爱和真。广推科普图强国,力创文学翼惠民。白首鬓霜仍奋力,中华圆梦万年春。”这就是74岁的魏世杰真实的人生写照。奋战戈壁荒滩深山密林,铸造我国国防的“核盾牌”。

  • 标签: 老龄工作委员会 老人 网络电视台 先进事迹 老有所为 宣传部
  • 简介:核武自诞生之日起,全世界禁止使用和销毁核武的呼声就一直不断。奥巴马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后之所以把“无核武世界”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议题.除了当今核扩散形势严峻、潜在核国家竞相发展核武、核技术易于普及而使西方人感到核威胁外,主要在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达到削减美国“多余”核武、削弱俄中核力量的目的。但奥氏的“无核武世界”难以实现.一是美国不会放弃霸权和强权政治,二是美国要继续保持核优势,三是美国内利益集团的阻挠,四是核武销毁难度极大。然而美国如果真的具有决心和诚意,在减轻核威胁方面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 标签: 奥巴马 “无核武世界” 核不扩散 核裁军
  • 简介:美国提出建立“无核武世界”,既有助于强化其超强的常规军事优势,减少维持过于庞大的核武库的经济负担,又可以在核裁军和国际道义上处于有利地位。在高举“无核武世界”道义大旗的同时继续称霸全球,维持美国全球军事霸权,才是美国的真实战略目的。

  • 标签: 美国 “无核武世界” 核裁军 核安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