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防御条例
  • 简介:摘要: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是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气象科普活动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我国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革新,使其内容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传播渠道日渐畅通,对特殊时期的应急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冗余使真正有效的信息愈发匮乏,受众对有效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使新时期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难度进一步加大。基于此,对智媒时代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智媒时代 气象灾害 应急传播
  • 简介: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减少灾害损失,已成为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承载着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城市则更需要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类自然灾害损失。基于济南市城市雨洪灾害的案例研究,针对城市政府部门雨洪灾害应急管理职能协调与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雨洪灾害应急管理职能协调与优化的路径和建议。

  • 标签: 城市雨洪 应急管理 职能协调与优化
  • 简介:我国东部位于东亚季风区,西部地处内陆,地形地貌多样,天气和气候系统复杂,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气象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影响范围广,损失重等特点,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近十年来,气象灾害又呈现新的格局和特征,严重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特点 直接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区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对贵州省农村地质灾害气象因素作了深入研究,基于RS、GIS分析了降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利用现有贵州气象短信发布系统和农村大喇叭基础设施,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在2009年6—8月汛期期间此系统工作良好,证明其实用有效。该系统实现了贵州地质灾害预警发布的快速响应,解决了贵州省农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达到了气象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目的。

  • 标签: 地质灾害 预警系统 气象因素 3S技术 贵州省 农村
  • 简介:8月9—1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江西省民政厅、赣州市民政局在赣州市举办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是“中国灾害管理和协调支持项目”“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研究”的子项目。培训期间,来自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通过现场授课方式,对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减灾救灾标准、灾害应急预案、灾害信息管理、洪涝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灾害遥感监测、海绵城市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讲解分享。赣州市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干部。

  • 标签: 城市洪涝灾害 风险管理 江西赣州 培训班 防灾减灾规划 灾害信息管理
  • 简介:气象指数:阴转晴温度指数:5℃心情标签:担忧8月30日,黑龙江七台河“8·23”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取得重大进展,救援人员在井下发现19名被困矿工,19人升井时全部存活,至此勃利恒太煤矿透水事故共有22人生还。此前的8月23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时,有32人在井下作业,后有6人升井,有26名矿工被困井下。

  • 标签: 气象 新闻 透水事故 井下作业 煤矿 黑龙江
  • 简介:现代城市是各式各类的现代物质技术要素和人文社会要素的系统集成,系由众多社会一技术单元或子系统相互关联、耦合和嵌套而形成的多层级、网络化的复杂巨系统。内生于城市运行过程的技术灾害,以其多样性、多发性、专业性强、应对难度大等特征,冲击着处于现代化进程加速期的中国各大城市。论文以“社会一技术体系”为视角,在对技术灾害及其应对特征进行合理认知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技术灾害治理机制的现存弊端:对于时序维度上的减除、准备、响应、恢复等子机制建设及其信息技术支撑,进行了一定的对策分析和设计,意在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一定的启发或参考。

  • 标签: 现代城市 社会一技术体系 技术灾害 治理机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3号《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已经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 标签: 探测环境保护 气象探测 气象设施
  • 简介: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 六项机制
  • 简介: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自然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于是人们提出灾害一般是可以防御的主张。

  • 标签: 灾害经济学 国际减灾十年 守业投入 演化规律
  • 简介:3月1日.在距离上海世博会还有61天的日子里,上海市气象局在中共上海一大会址完成第二批党员宣誓服务世博的活动。也为该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 标签: 气象局 宣誓 服务 上海世博会 上海市 党员
  • 简介: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安全、社会发展的难题。根据南京市灾害的形成条件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暴雨极端天气增多、城市规划理念落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当等因素。南京市应当从整治“外水”、通畅排水、加强蓄水、提升渗水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城市洪涝应急管理,打造“有里有面”的生态环保型城市

  • 标签: 城市洪涝灾害 城市内涝 灾害治理
  • 简介:曾以公款大吃大喝、3年开支生活费、租车费136万元受到查处,被群众戏称为“食门”而在全省出名的苍溪县石门乡,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乡党委、政府被老百姓誉为“聚心府”。

  • 标签: 苍溪县 石门乡 中国共产党 党员干部 工作作风 监督管理机制
  • 简介:近几年,福建省气象局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工作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科学测报、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单位、机关活动,努力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创建文明行业 福建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服务社会
  • 简介: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是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不可能精确的计算这种损失。但是,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又十分需要了解灾害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后果。所以就需要对这种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即灾害评估。灾害评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努力,在于使这种评估更

  • 标签: 灾害评估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生态环境 损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