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进料加工“三来一补”业务(统称加工)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发展迅猛,给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也由计划经济时各专业外贸公司专营进出口而转向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大型加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共同开展进出口业务.使我国经济逐渐步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外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外国资本在我国经济各领域的介入,加工业务经过十年的发展与刚开放时的涵义和要求已有所不同.今年一至五月份加工在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达50.5%.成为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

  • 标签: 加工贸易发展 进口料件 三资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外经贸 海关
  • 简介:海关行政执法中的加工渠道违规案件较为复杂,这与加工本身的复杂不无关系,与加工监管方式繁杂、法律适用争议较大也有很大牵连。本文从违法主体的认定、违法行为认定与法律适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加工监管方式层面深入思索,以期从正面监管和违法追究两个视角加强监管贸易监管。

  • 标签: 加工贸易 违规案件 海关行政处罚
  • 简介:商务部于2006年11月会同海关总署、环保总局发布的《加工禁止类目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一批禁止类目录主要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冶炼类产品,我国今后将逐步把高耗能、高污染和大量消耗国内资源的商品都列入加工禁止类目录。目录显示,此次列入加工禁止类的商品共涉及804个十位编码税号。其中,禁止进口的77个,主要是国际公约禁止进口的、加工环节污染较为严重的商品,如虎骨、矿砂、矿渣、纤维废料等;禁止出口的50.3个,主要是用于深加工的初级原材料,如板材、硫磺、泥土及石料、金属原材料等商品,加工企业进口这些原料商品仍可享受保税待遇;禁止进出口224个,主要是加工层次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商品,如矿泉水、煤炭、沥青、可燃气体、农药类产品等。考虑到部分企业已签订了/JUT-贸易合同,公告设定了过渡期,规定自2006年11月22日起,商务主管部门不再受理目录内加工业务申请,但此前已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业务,允许按规定向海关申请加工备案,并在合同有效期内执行完毕;以企业为单元管理的联网监管企业允许在2007年11月22日前执行完毕;但在期限到期仍未执行完毕的,将不予延期。

  • 标签: 加工贸易企业 深加工 商务部 目录 加工贸易业务 海关总署
  • 简介:加工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推进我国乃至我区工业化进程的一条捷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加工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完善加工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内蒙古 加工贸易 政策 经济发展
  • 简介:本文立足于正确衡量我国的加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以嵌入全球价值链为契机,在定位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阶段工序的生产以及资本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国内价值链,最终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攀升和整体国民经济质量的快速提升。

  • 标签: 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
  • 简介:《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是对知识产权的递增保护,它的实施将给中国加工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自有品牌少的困境。同时,在做贴牌OEM的过程中,涉外商标诉讼案件也在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中国加工企业需积极应对《反假冒贸易协定》的挑战:一是提高对委托方商标的甄别能力,警惕贴牌中的"被动侵权"陷阱;二是加大自有品牌投入,打造差异化的品牌战略;三是处理好自有品牌与OEM之间的微妙关系。

  • 标签: 《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 OEM 加工贸易 自有品牌
  • 简介:海南的加工起步较早,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不强、行业关联度差,交通运输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造成加工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进入2006年后,由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带来的效应,海南加工得以翻倍增长。2007年海南加工进出口额已达到13.7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20.84%,但在全国9860.5亿美元的加工进出口额的总盘子中仅占0.13%。

  • 标签: 贸易发展 加工 进出口额 高科技人才 进出口总额 工业基础
  • 简介:在传统要素禀赋理论下兴起的我国加工发展迅速但贸易利益微薄,出现“比较利益陷阱”的情况,本文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引入对加工获取动态利益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工发展战略。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深,技术和规模经济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加工的动态利益逐渐取代静态利益的决定地位,分工模式由该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决定。在这一阶段,该国只有充分诱导后天因素的潜在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加工的动态效益。

  • 标签: 中国加工贸易 优势战略 内生比较
  • 简介: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加工产业转移,是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为、顺势而动,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窗口期和国家支持加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以更主动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更积极的作为做好承接沿海加工产业转移大文章。一、明确总体思路,把握发展原则

  • 标签: 加工贸易产业 产业梯度转移 抢抓机遇 中西部区域 沿海地区 倒逼机制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为进一步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加工管理,促进加工健康、稳定发展,根据《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署厅发[2001]279号)的精神,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决定对部分具备条件的加工企业实施联网管理,对其开展的加工业务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外经贸部门取消加工进口料件逐个合同的审批管理,根据企业的资信和加工生产能力.审定企业的加工经营范围;海关取消《登记手册》监管,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为保证加工联网监管模式的顺利实施,经商海关总署,特制定《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企业加工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各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外经贸部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 标签: 加工贸易 计算机联网 审批管理 监管模式 海关总署 贸易企业
  • 简介:加工保税货物进口申报不实但最终成品品实现出口,由于并未实际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因此该行为的违法认定以及处罚在海关行政处罚实务中产生了一定的争议。作者通过对《海关法》第100条规定和《海关处罚条例》第15条第4项规定的充分阐释,认为从进口申报不实的环节来讲,该申报不实的行为显然影响了海关税款的征收,应当根据《海关处罚条例》第15条第4项的规定进行处罚。由于该违法行为已经符合构成要件,因此,至于成品是否实际出品,不应受事后发生行为的影响,并不影响该违法行为性质的认定。

  • 标签: 行政处罚案 违法行为 货物申报 加工贸易 玻璃钢制品 不实
  • 简介:东莞是全国加工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加工不仅是东莞经济的起动之基、腾飞之源,更加是推动东莞朝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为主的外源型经济。

  • 标签: 加工贸易 东莞市 调整步伐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广东
  • 简介:内政发[2016]86号8月4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精神,主动承接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我区加工创新发展.结合自治区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贸易创新 加工 市人民政府 事业单位 产业转移
  • 简介:近几年来,路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立足“工贸联动”,着眼“工贸互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市场、金融、物流的优势整合为产业集群中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迎难奋进、逆势上扬。

  • 标签: 工贸 路桥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优化升级 最优配置 产业集群
  • 简介: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促进加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巩固发展纺织服装、农产品、轮胎、家电、轻工、家具、塑料制品、玩具、箱包、鞋类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政策,

  • 标签: 加工贸易产业 山东省人民政府 贸易创新 文件 产业优化升级 国家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