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巴建交之初,关系远没有达到日后的那种"全天候的朋友"的程度。建交的过程经历了一定的曲折,建交谈判因为巴基斯坦对台湾当局的态度不明和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与新中国持相反立场而一度搁浅。建交之初,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存在着矛盾分歧。巴基斯坦在台湾问题、新中国恢复在联合的合法席位问题、西藏问题上态度反复,表现出与新中国不一致的立场;此外,其还加入了美英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这些都影响了关系的发展。造成矛盾分歧的最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在外交上选择了"巴美结盟"的战略。

  • 标签: 新中国 巴基斯坦 中巴建交 中巴关系
  • 简介: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领导人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意见,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取得丰硕成果。

  • 标签: 中美关系 两国关系 元首 国家主席 国事访问 美国总统
  • 简介:中印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 标签: 两国关系 新阶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友好关系 建交 边界问题
  • 简介:缓和紧张关系的机遇———从印巴总理会晤看改善关系□姜述贤季平5月12日,印度总理英·古·古杰拉尔和巴基斯坦总理纳·谢里夫,在第九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双边会谈。这是总理自1989年以来第一次正式会晤。这位领...

  • 标签: 巴基斯坦 紧张关系 印巴关系 印度西孟加拉邦 克什米尔问题 经济合作
  • 简介:台北的「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与北京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主权国家」与「内政问题」之争,主权国家与内政问题之差异   「主权国家」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问题」,  关于主权国家之内政不得干涉之问题

  • 标签: 两国论美中 关系影响 美中关系
  • 简介:罗马法以降的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中,提存都作为一项债的消灭原因与方式的制度流传下来,显示出其存在的价值.然而我国的提存立法规定甚少,操作困难.文章以现行第101至第104条及相关规定,与第372至第386条进行比较,剖析提存的法律性质、原因、标的和效力等基本内容,总结推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提存制度.

  • 标签: 提存制度 《德国民法典》 立法规定 罗马法 《合同法》 标的
  • 简介: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秉承李登辉的旨意,台湾当局有关方面某些负责人立即帮腔附和,声称关系已从“个对等政治实体”明确为”个国家”,岸会谈也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这一对关系及台湾定位问题上的新的言论和立场,再一次暴露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一贯蓄意分裂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政治本质。李登辉赤裸裸的分裂言论,激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极大愤慨和同声谴责。李登辉鼓吹“论”的图谋李登辉欲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由来已久。从“一个国家,个对等政府”的提

  • 标签: 李登辉 两岸关系 “两国论” 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当局 一个中国的原则
  • 简介:据5月22日《文汇报》报道,上海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陈兼在5月16日做了《中美关系的情仇恩怨》主题演讲。他说: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中美关系进入了新阶段,出现了种种风波。在后冷战时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的总趋势是,中国这艘船越来越大的同时,

  • 标签: 中美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汇报》 后冷战时期 纽约大学 冷战结束
  • 简介:2011年缅甸民选政府取代军人政府执政后,美日的对缅政策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对缅出台“务实接触”政策,既有缅甸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的因素,更有美国需要缅甸作为其“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支点的原因;日本则借长期以来对缅“建设性干预”政策和经济合作恢复间的“特殊关系”,从而确立其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未来美日都会更加重视在对缅政策上的协调与合作,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甚至在扩大各自对缅影响力方面的竞争还可能增加。

  • 标签: 缅甸问题 美日关系 对缅政策 竞争与合作
  • 简介:中美建交30年来,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建交初期无法想象的发展,中美间的根本性分歧开始明朗化,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但国际体系的现状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美的根本战略利益和基本对外政策决定了中美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是有可能的,可以避免战略摊牌。

  • 标签: 中美关系 战略摊牌 国际体系 中国和平发展 美国战略利益
  • 简介:近邻日本以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和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因素相互融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刑事诉讼制度。经过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特色。在总结自己的经验的同时研究比较日本刑事诉讼制度,借鉴其成功的立法技术和司法实践经验中的有益因素,

  • 标签: 刑事诉讼制度 刑诉法 立法技术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职权主义
  • 简介: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美的司法理念进行了比较。美国的司法制度体现了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普遍我优于个案正义、法律真实优于客观真实、法律调整优于调整法律、服从法律而非服从民意的司法理念。而中国的司法理念在这五个方面与美国的司法理念差别很大。

  • 标签: 中国 美国 司法理念 比较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 简介:在如何政治解决以/巴个民族冲突的问题上,世界范围的主导观点是所谓方案,即在原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边界内建立个国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事实上,这个立场没有任何新颖之处。人们可以说,它在整个20世纪都是世界范围的主导观点。

  • 标签: 世界范围 巴勒斯坦 民族冲突 政治解决 以色列
  • 简介:应澳大利亚联邦CEPU工会和新西兰新中友协的邀请,以省委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黄远志为团长的湖北省工会代表团一行六人,于2002年9月9日至22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代表团普遍认为,尽管我们与澳、新之间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会情也有很大差别、但澳、新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处理劳资矛盾、劳动关系方面的许多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标签: 中国工会 新西兰 澳大利亚联邦 劳资矛盾 维护职工权益 工资谈判
  • 简介:李登辉抛出"论"后,他的分裂祖国的图谋彻底暴露。了解李登辉由"一论"到"论"的大陆政策演变过程,对于渴望海峡岸和平统一的中国人和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所有华人,认清李登辉的丑恶嘴脸及险恶用心是极其必要的。(一)"一府论"与"个对等政治实体论"的出笼:李登辉开始从"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倒退李登辉继位之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特别是为了争取主张统一的国民党元老派的支持,在口头上承袭蒋氏父子"一个中

  • 标签: 李登辉 两国论 政治实体 演变轨迹 大陆政策 关系定位
  • 简介: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最容易引起冲突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因素又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慎重对待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而陈水扁当局大搞"台独"和"去中国化"的分裂活动,不仅造成了台湾海峡局势的紧张和动荡,把关系引向危险的边缘,同时也对中美关系和中美的共同利益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遏制"台独"不仅是中美的共同需求,而且符合中美的战略利益.

  • 标签: 中美国 台独符合 国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