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哈浅22区块施工的三口井为例,重点针对该区块直井防斜、地层漏失、取芯等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为该地区或相似的地层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倾角 直井 漏失 取芯
  • 作者: 付毅徐晋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付毅徐晋黑龙江农垦建工有限公司如今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社会上对房屋质量的投诉亦有所增加,外墙渗漏占了一定比例,它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房屋质量维修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已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体会。一、墙渗漏原因的分析:1、目前的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受破损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容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2、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墙体裂缝。3、材料物理性质不同引致混凝土结构梁柱与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4、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5、饰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此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流速减缓,滞水时间、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勾缝质量不合要求或长期风吹雨淋造成勾缝与面砖间有微裂缝,造成渗漏。6、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空调板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二、外墙渗漏防治措施:1、外墙砌筑所使用的砖块,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且在砌筑过程中不得打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2、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苏军荣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苏军荣宁晋县安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河北宁晋055550
  • 简介:目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被广泛采用。但其砌体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易于开裂。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当温度变化或沉降变化幅度较大时,墙体将产生应力,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砌体结构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从而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的降低、整体刚度的减小、抗震性能的降低等。因此,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是非常必要的。造成砖混结构砌体开裂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温度变化;二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原因措施一、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剖析(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2)窗台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3)屋面板下面的外墙水平裂缝和外墙阳角的包角裂缝。(4)女儿墙裂缝。二、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预防为了防止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砌体规范规定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二条一是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二是即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还应采取以下加强措施1.当房屋的屋盖和楼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在错层处纵横墙相交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设双道圈梁与构造柱相连,以帮助墙体抵抗拉剪应力。2.适当加大屋面层圈梁和房屋四角构造柱的配筋和提高顶层砌体的砂浆标号。3.当有女儿墙时,女儿墙的构造柱应与楼层的构造柱上下连通。4.在建筑物的两端的1~2个开间内或总长1/4范围内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支座,让其自由伸缩。5.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三、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剖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当建筑物的主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这类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2.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3.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及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4.建于软弱土质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5.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等,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预防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地基基础的具体情况,做好以下预防措施1.当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等有显著差别时,应在差异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刚度较好、长度变化较小的几个单元,且适当加大基础地梁及配筋.2.加强门窗洞口处的刚度,将门窗洞口上的钢筋混凝土过梁与内墙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过梁,以增强房屋整体刚度。3.尽量避免用软弱土层做持力层,若无法避免,可调整上部结构刚度,以减少建筑的不均匀沉降。4.房屋的纵墙宜贯通,横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小于建筑宽度的1.5倍左右。5.对于地基持力层不均匀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局部基础适当加深或加宽,或局部设计成板带基础,降低基底应力,尽量达到地基均匀沉降。6.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完工后建筑物四周做好散水,避免地表水浸泡基础而引起局部下沉。7.设计时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总之,在房屋建设中,除严格按设计和规范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等做好设计工作,就一定能够降低和防止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现象发生。

  • 标签:
  • 作者: 麻海舰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填石地基的处理方法与压实工艺研究麻海舰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 简介:本文针对填石地基的处理方法与其压实工艺进行探究。关键词填石地基处理方法压实工艺一、填石工艺的特性填石地基多修筑在地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山岭地区。由于线形的缘故,路堤的填筑高度较高,填方量大,再加上碎石填料本身的密度较大,路堤填筑体的自重荷载很大,这就对地基的承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填石地基填料本身的工程特性也决定了对地基的特殊要求。当地基由于承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地基填筑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地基的沉降而共同沉降。当地基的不均匀程度较小时,颗粒之间的嵌挤作用可以保证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其发生较大的变形沉降,地基总体表现出一定的刚性。然而,当地基发生较大沉降,地基填筑体内部产生的剪应力大于地基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地基就会发生较大的剪切变形而失去稳定。由此可见,填石地基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石料之间的嵌挤作用一旦被破坏后,难以恢复,因此,对于填石地基而言,尤其是高填方路堤,地基承载力是保证地基压实质量和正常使用性能的前提条件,如若地基承载力不足,必将会导致地基的坍塌和失稳。二、填石地基对地基的处理要求1、填石地基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基承载力是保证地基压实质量和正常使用性能的前提条件,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必将会导致地基的坍塌失稳。现实当中,由于很多设计及施工单位对此问题没有认真重视,在设计及具体施工过程中为对地基加以严格的要求与控制,从而导致地基在竣工后,甚至施工阶段中就由于地基的原因而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在填石地基填筑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清除树木等杂物。一般耕植土地段原地面应清除表土1.5cm深,同时用规范要求的土料回填原地面的坑、洞等底凹处,并按规定进行压实。当基底为松散土,且含水量较高时,压实前应先进性翻晒,使其重型压实度不小于90度;当填石地基高度大于80cm时,基底压实不应小于95度,当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2、填石地基对地基的排水要求由于填石地基的孔隙较大,水较易从边坡或路面等部位进入地基中,而且由于地基填筑体的渗透性好,水很容易浸湿地基,同时若地基范围内存在地下水,这都会影响填石地基的整体稳定。因此,当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面水或地下水影响地基稳定时,填石地基应采取必要的引排、拦截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片石、砂砾石或块石等透水性材料来设置透水层,其厚度应不小于30cm,以防止水对地基的不良影响。3、填石地基对地基厚度的处理要求当原地基有一定的坡度时,为保证填石地基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应对地基进行如下处理(1)在地基横坡陡于15的地段,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高30cm的搭接台阶,同时台阶进行内倾处理,然后进行平整压实,使基底强度和密度达到设计要求;(2)在地基横坡缓于15的地段,当清除树根草皮或腐植土后,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填石地基。三、填石地基压实工艺的要求目前填石地基的施工现场中由于石料爆破后的粒径较大,变化差异复杂,难以达到满意的技术要求。因此,填石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压实工艺的控制,只有对地基进行严格的压实施工控制,提供足够的压实功能,才能提高强度的摩擦分量,使颗粒重新排列,填充孔隙,减少孔隙比,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与变形稳定性。但是还应看到,压实功能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要保证充分的压实,又要避免过分地提供压实能量,出现石料回弹,填料反而得不到充分密实的现象,在压实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填石地基的填料粒径较大,均匀性很差,易产生离析,这会导致地基不同部位的密度和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反映在压实过程中就会对压实提出具体特殊的要求。所以应针对不同工程性质的填料具体对待。在施工中加强工艺控制,避免盲目施工。(2)在压实过程中,石料有可能不断被压碎,改变原有的粒径组成,从而对密度、地基强度和稳定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对填石地基填料的破碎特性要高度重视。(3)由于填料的透水性良好,填石地基易产生孔隙,在一定条件下(如雨水冲刷或浸水路堤)会导致地基填筑体中的细粒料流失,从而发生较大的沉降。所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四、填石地基压实工艺实施不同条件下的填石地基要想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对压路机的碾压组合、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都有着不同的要求。1、碾压组合填石地基的碾压组合直接决定了地基压实施工的质量与效率。由于填石地基的施工特点,其填料的工程性质变化较大,包括石料岩性、粒径组成、风化程度等都会在施工中出现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地基的压实要求会相应变化。同时,摊铺整平过程中的不同工艺也会对填料的粒径组成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总的来说碾压组合的研究应与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摊铺整平工艺研究等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统一考虑。通过各种压路机碾压组合的现场试验后,我们认为,对于填石地基压实施工的碾压组合原则应是优先选择拖式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组合,而不应单一选用自行式压路机;优先选用吨位及激振力较大的压路机;碾压组合的压路机数量越少越好。2、碾压速度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直接影响着压路机振动轮对单位面积内压实材料的压实时间。碾压速度低时,单位面积内的振动次数比碾压速度高时要多,而速度过高时振动轮对石块的接触点停留时间过短,因此作用在填石地基压实层土的能量,前者明显多于后者,对于一定层厚的填石地基而言,压路机从地基压实层表面传递到层内下部的能量与碾压速度有如下关系能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要想保证压实层的压实能量不变,达到相同的压实效果。因此在考虑压实机械的性能、经济性、安全性等综合因素下,认为填石地基的压实施工中存在着最佳碾压速度,一般认为其在3Km/h-6Km/h之间,且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宜用慢速。但是在具体施工中,还应针对不同岩性的碎石地基和所选用的压路机,通过铺筑试验路段来选择具体合适的碾压速度。3、碾压遍数总的来说,压实施工中的碾压遍数与填石地基压实质量的关系因填料的岩性、粒径组成、碾压机械等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但一般的规律是,地基填筑体的密实程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而碾压遍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地基填筑体密实程度的增长率变小,趋于缓和,甚至有可能降低。对于不同的碾压组合,压实层达到相同沉降率时的碾压遍数是不同的。具体可以事先应进行试验路段铺筑,此时结合填料具体的工程性质和现场压实机械情况进行碾压遍数与压实质量关系的研究,以寻找在满足压实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较为经济的碾压参考文献1鞠大鹏,地基施工中压实设备的选择和比较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6.32张卫珅,探讨填石地基施工J,山西建筑。2007.3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