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一些基本知识,比较了几种常用2D装置在五种模型上的勘测特点及效果。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装置比较一、高密度电法简介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在常规电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探方法,其工作原理与常规电法一致,以岩土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下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从而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物理解释的结果。显然,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 标签: 不同装置 法不同 电阻率法
  • 作者: 聂荣华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电气设计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电力部聂荣华七台河154600
  • 简介:主要介绍了中压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中压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问题及上、下级选择性、电压互感器的接线、避雷器及电缆的选型等。关键词低电阻;选择性;电缆的选型0前言在以前中压配电系统中性点多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其主要优点是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其规定值以下,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只发出接地报警信号,引起运行人员注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致中断供电,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但随着中压配电系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压配电系统采用电缆配线后,对地电容电流较大,发生接地故障时,电弧不能自熄,间歇性电弧或谐振引起的过电压,损坏配电设备和线路。虽经有关规定6—10kV线路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30A时,可不考虑加消弧线圈。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聚乙烯绝缘电缆大于8.5A时电弧则不能自熄。特别是在电缆沟内,只要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该型电缆电弧电流不能自熄的数值,就可能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中压配电系统中,建议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所谓低电阻接地方式是指接地故障时的电流被限制在400-1000A以下,接地电阻值一般在10-20Ω之间。由于中压配电系统由不接地系统改为低电阻接地方式,配电设计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压配电系统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1接地故障保护中压配电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发生接地时故障信号作用于跳闸。为了检测接地故障电流,可以采用以下两个电路(1)采用三相式电流互感器构成零序电流保护,如图1所示KIT继电器为过流保护。KE继电器为接地故障保护。KE继电器的整定应考虑①电网三相的不对称度和非线性负载;②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尽量选择准确等级限制系数较大的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2)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进行接地故障保护,如图2所示。在进(出)线电缆头下端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其原理与上述采用三相式电流互感器构成零序电流保护相同。所不同的是KE继电器整定值可以不考虑电流互感器误差所造成的不平衡电流。接地故障保护图1所示电路与图2所示电路均可采用,但前者可适用于架空电路进(出)线或电缆的进(出)线,而后者仅适用于电缆进(出)线。2接地故障保护选择性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后,例如L3相发生接地故障,如图3所示,忽略变压器和线路的正序、负序后的等值电路如图4所示,则接地故障电流为式中E——发生接地故障瞬间电压,V;R0——中性点接地电阻值,Ω;Rg——接地点的过渡电阻值,Ω;C0——线路每相对地分电容,设定CL1=CL2=CL3=C0。从上式可以看出,接地故障电流与接地故障点所在位置无关,仅与接地点的过渡电阻、配电线路的分布电容和中性点接地电阻值有关。故不能采用零序电流动作值实现保护的选择性。为了实现接地故障保护的选择性,必须采用不同时限的零序电流保护来实现,如上、下级时限设定为0.5-1.0s或0.2-0.5s。3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在中压配电不接地系统中,为了检测零序电压并作用于信号,多采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检测零序电压,而中压配电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为V—V型接线,不再检测零序电压作用于信号,而是检测零序电流作用于跳闸。4电缆的选择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谐振过电压被限制在2.5倍额定相电压以下,发生接地故障5-10s之内跳闸,因此电缆可按一型选择,完全保证安全供电的要求。5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应用中压系统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采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时,发生爆炸损坏较多,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多采用有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中压系统经低电阻接地后,为无间隙氧化锌提供了良好的过行条件,由于它对浪涌过电压响应迅速,具有限制陡波、雷电幅值及操作过电压的功能,进一步降低过电压,为中压系统安全运行捉供了更好的保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路电阻测试是GIS设备交接或大修后关键试验项目,对保证GIS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某变电站进行交接过程中,在进行GIS回路电阻试验时,发现回路电阻偏大,分析了造成回路电阻偏大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办法,避免了接头与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损坏引起的事故。

  • 标签: 回路电阻 GIS 设备 故障处理 接地刀闸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抗燃油体积电阻率超标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了再生方法提高抗燃油电阻率,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导致电阻率超标主要是由于抗燃油劣化变质,进而产生导电或者极性物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更换无法提高电阻力而使用强极性吸附剂能够提高劣化抗燃性电阻率,说明运用硅藻土和离子交换树脂这两种方法对提高电阻率并无明显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绝缘电阻是变压器在进行出厂试验过程中必须要测试的一个项目。变压器生产制造企业通常会将绝缘电阻质量检测工作放在首位,因为绝缘电阻会对整个变压器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造成直接影响。变压器绝缘电阻偏低是变压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造成变压器绝缘电阻偏低的因素较多,要想有效提高绝缘电阻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就要找出导致绝缘电阻偏低的干扰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变压器制造 绝缘电阻 偏低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低碳节能的社会发展理念下,传统的电路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照明领域,LED本身具有高光效、耐久性长等特点,应用日渐广泛,为了充分发挥LED照明的最大优势,LED照明电源驱动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本文将简单阐述LED照明电源驱动技术的原理,并深入分析其具体应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LED 照明电源 驱动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电工学是工科非电专业的重要课程,目前正面临着知识更新和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把兴趣驱动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应用到机械类相关专业,从实践效果看,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学习兴趣度比其他专业的学习要高。这些教学措施的应用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促进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工技术 教学 兴趣驱动法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从身边的培训谈起的,论述了如何借助培训这外力,促进已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理论和自身案例的佐证得出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针对性的培训,再次激发和觉醒自己的工作热情;激发和警示自己的危机感;激发和唤醒自己的教学勇气;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从而促使自己在教学道路上再次的快速成长。

  • 标签: 领燕培训 热情 危机感 勇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金融经济学中连续时间模型能够更方便地描述重要经济变量的动态过程如股价、汇率和利率等。为连续时间模型提出了一种高频数据驱动的二阶段估计方法,增强了连续时间扩展模型的弹性和可操作性。以Vasicek模型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首先在第一阶段使用实现波动率方法估计出模型的扩散项参数,然后使用实际数据的稳态分布的前向方程估计漂移项参数。此方法对模型初始设定和优化算法依赖程度低,结果较为稳定可靠。

  • 标签: 连续时间模型 模型估计 高频数据 实现波动率
  • 作者: 蒋福娟杨贤军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魅力中国》 2009年第7期
  • 机构:三相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不平衡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项重要性能参数,它的大小影响到变压器三相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平衡。国标GB6451.1—86,GB6450—86中规定,对于10kV级,容量1600kVA(干式变压器2500kVA)下变压器,其相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为4%,线电阻不平衡率不为2%,并注明:如果三相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值由于线材及引线结构等原因超过规定值,应写明引起这一偏差的原因,同时出厂试验报告中应给出具体实测值,使用单位用验收试验值与出厂值进行比较,偏差不超过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任务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目前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教学等,我们将其引入语文课堂,在实践中初步构建了语文课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

  • 标签: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 学生主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所谓“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从古巴蜀开始,到商周的萌芽,唐宋的兴盛,清末的定型,川菜以及川菜文化走过了悠悠几干年的岁月。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中影响最大、普及甚广的一个菜系,川菜以其麻辣鲜香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而究其灵魂,自古便有云:“味在四川,魂系郫县”。

  • 标签: 川菜文化 文化体验 郫县 双向 人文 产业
  • 简介: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LUCC)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学者观点,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驱动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因素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