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一种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常发部位有矢状窦旁、蝶骨嵴、嗅沟等。目的探讨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良性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两组患者均施行脑膜瘤手术。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SDS的评分及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脑膜瘤手术 系统化护理 满意度 护理服务 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脑膜瘤是由蛛网膜细胞或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演变而成的,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有恶变的可能。脑膜瘤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对脑膜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膜瘤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及术后2周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有助于缓解脑膜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膜瘤 预见性干预 焦虑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