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作者: 潘文良1祁苑玲2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5期
  • 机构:潘文良1祁苑玲2(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云南昆明650111)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核电建设工程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目的和原则,分析了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可行性和先决条件,并从核电建设监理人员的角度着重论述了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的审查要点及转移后的跟踪管理。关键词:核电建设项目 焊接工艺评定转移 监理 质量控制一、目的在国内,随着核电项目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一项项问题也渐渐的突显出来,如何避免焊接工艺评定在各个核电建设项目的重复进行就是这些主要的问题之一。如果能将一个核电项目中成熟的焊接工艺评定转移到其他的项目建设中,无疑会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工期的投入。焊接工艺评定转移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被国内核电建安单位的焊接专家们提出来讨论并通过的活动。二、可行性分析和先决条件国内核电项目大多采用压水堆这一成熟、安全、可靠的反应堆堆型,从工程设计上来说为了保证核安全,建设材料、结构尺寸、焊接工艺大多与经过运行验证的核电项目相同。这一设计特点,为焊接工艺评定在各个核电建设项目间进行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核电厂的质量保证要求:拟转移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应该是在原项目上经过跟踪验证后,证明是合格、成熟的焊接工艺。例如,核产品焊接见证件试验的结果、焊接工艺使用中产品无损检测合格率的情况,甚至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应用焊接工艺过程中的反馈。如果这些信息都能证明拟转移的焊接工艺是合格的、成熟的,那么这个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就具备了转移的先决条件。目前,福清核电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海南昌江核电项目等都在进行大量焊接工艺评定的转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工期投入的同时,也验证了原项目焊接工艺的成果。

  • 标签: 工艺评定 建设工程焊接 核电建设工程
  • 简介: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区域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以推动.为我们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石家庄市以2006年为基期开始核算文化产业增加值,“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下同)期间,石家庄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优化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 “十一五” 石家庄市 文化建设 产业布局
  • 简介:自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来,天津市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空前的力度、空前的投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都对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天津市统计局在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坚持早动手、早安排,适度超前创新。

  • 标签: 天津文化 产业统计 文化产业发展 实践 经济支柱产业 统计工作
  • 简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相径庭。明确产业支撑的重点,首先必须正确判识客观的发展阶段。人均生产总值是衡量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按当期汇率,2011年四川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行列。非农就业比重是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2006年四川省非农就业比重超过50%,进入工业化中期。

  • 标签: 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支撑 人均生产总值 就业比重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中期
  • 简介:2011年,河北省各地按照蔬菜产业“扩规模上效益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着力推进设施蔬菜建设,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升品质效益.

  • 标签: 蔬菜产业 规模扩大 品质效益 生产规模 设施蔬菜 生产结构
  • 简介:本文立足低碳经济视角,初步界定了低碳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借鉴系统工程原理,从前端低碳旅游产品研发设计、中端低碳旅游产品生产、后端低碳旅游产品要素交易三个层次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的供应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旅游供应链中政府、企业和游客三大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最后,以攀枝花市为例,提出了攀枝花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低碳供应链管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 标签: 低碳经济 旅游产业集群 供应链
  • 简介: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利用Feder模型阐释了能源产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成分分解法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发现,陕西能源产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在水平序列、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等方面变化高度一致。最后通过二阶自回归方程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27.20,间接溢出系数为0.26。这说明,2000年之后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间接贡献呈现先降后升的L型变化特征。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能源产业的间接溢出效应,以推动陕西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 标签: 能源产业 溢出效应 FEDER模型 经济贡献率
  • 简介:摘要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农村内部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基于趋利行为,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较少,到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 标签: 劳动力转移 经济发展 相应措施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