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10月8日,中国化工集团分别与成都市、新津县在北京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投资、销售“双超100亿元”的中国化工集团西部基地项目最终落户新津。

  • 标签: 化工 中国 合作协议 成都市 新津县
  • 简介:日前,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座谈会强调,遵循五中全会确定的“5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谋划: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争取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能源创新发展的体制约束。

  • 标签: 能源计划 能源规划 智能 机制创新 成熟技术 科技革命
  • 简介:欧盟科技人员取得超低能耗技术突破能够从大自然的周围环境中,如来自光线、振动或温差的物理变化,获得能源供应的微芯片技术,近期由欧盟第7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资助、西班牙纳瓦拉大学(UniversityofNavarre)领导的研发团队科技人员攻破。创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主要由2大部分组成:能够检测温度、声音、压力、振动和环境等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和特制的超低能耗致动设备如节能信号灯。这种节能信号灯的能源消耗仅相当于普通白炽灯泡能耗五千万分之一。WSN通过无线方式,将分布式自治感应器芯片和制动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接入互联网。

  • 标签: 新能源材料 无线传感器 节能信号灯 芯片技术 科技人员 周围环境
  • 简介:上海界龙实业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8日在浙江平湖与平湖市新仓镇委员会签订《上海界龙平湖包装印刷产业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与平湖市新仓镇人民政府签订《首期投资意向书》。

  • 标签: 平湖市 上海 合作备忘录 产业基地 包装印刷 投资意向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展能源植物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引种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例如“石油植物园”、“能源农场”。美国1978年就开始研究能源作物,到目前已筛选出200多种专门的能源作物,包括快速生长的草本植物和树木;英国利用8万公顷土地专门发展能源林;印度、菲律宾、泰国都营造了大面积薪是炭林。为发展生物能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还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数亿美元的援助。

  • 标签: 能源植物 世界银行 生物能源 栽培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 开发
  • 简介: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宣布了一项投资1亿2000万美元的五年计划,旨在建立能源创新中心,在多学科领域进行不懈的努力,寻求解决重要材料循环利用的办法。稀土和其他重要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磁性、催化性能以及发光性能等,这些特性对能源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这些材料也存在供应中断的危险。已在2012财政年度投资2000万美元的能源创新中心项目在能源生产方面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能源技术 创新 美国 循环利用 化学性质 发光性能
  • 简介:中国是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巴斯夫以总投资5500万欧元在上海浦东扩建生产基。该生产基地是巴斯夫在德国以外最大生产基地之一。巴斯夫在上海的大中华区总部及亚太创新园将设在该基地。上海浦东基地将为实现巴斯夫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协作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生产基地 上海浦东 巴斯夫 总投资
  • 简介:韩国以进入纳米技术发达国家行列为目标,已经投入2733亿韩元用于纳米技术研发。政府认为,纳米技术有望在10年内给现有技术和产业带来重大革新,10年后替代现有技术和产业,创造出新技术和新产业。

  • 标签: 韩国 纳米技术科研基地 发展战略 “纳米综合Fab中心”
  • 简介:文章指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对高校的重要性,阐述了选择和建设实习基地的原则和方法。文章指出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合作的企业,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基本稳定的原则下,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聘任、不断适应合作机制、不断加大硬件投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对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高校 实习基地 选择 建设
  • 简介:据报道,从目前在昆明举行的“2008年中国硅业国际论坛”上了解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硅生产国,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硅生产基地

  • 标签: 生产基地 中国 云南 国际论坛 生产国
  • 简介:TCL集团与韩国柔性环氧线路板企业BHflcx公司合资建设的TCL比艾奇精密电路有限公司.在广东惠州正式开工建设。该公司由TCL占股5l%、BHflex公司占股49%,厂房而积达1.5万平方米,将成为全国大型柔性环氧线路板基地

  • 标签: 线路板 环氧 柔性 建设 惠州 TCL集团
  • 简介: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能源消耗快速下降,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应持续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坚持走清洁低碳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中国能源变革与合作”为主题,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 标签: 能源消费 能耗 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耗 能源结构 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