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特点涂层耐磨方面综述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耐磨涂层研究进展。总结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航空航天、石油机械等零部件制造修复中应用,并展望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发展方向。

  • 标签: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耐磨涂层 耐磨性能
  • 简介:空调压缩机滑片对制造材料红硬性耐磨有较高要求,生产中通常采用高速钢+表面氮化处理工艺制造。本文研发GDL-4高速钢与M2钢在同一软氮化工艺下,分别在300N,400N500N载荷下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对比其耐磨。结果表明:相同软氮化工艺条件下,GDL-4高速钢在各个载荷下耐磨均优于M2钢,钢氮化后表层硬度对其耐磨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空调压缩机滑片 GDL-4 高速钢 摩擦试验 软氮化 载荷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非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摩擦系数μ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四个省重点实验室中,厦大占两个,分别是“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至此,在2003年获批建立“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后,依托厦大省重点实验室增至三个。

  • 标签: 厦门大学 新材料 重点实验室 性能 研发 半导体材料
  • 简介:与其他二次电池相比,单斜结构磷酸钒锂(Li3V2(PO4)3)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优良、稳定性良好、锂离子扩散通道大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Li3V2(PO4)。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改性研究现状,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 简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并构筑出可方便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同轴“纳米电缆”结构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取得系列进展,并在Energy.Environ.Sci.上发表了综述论文。课题组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高效、稳定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最近,他们研究发现,同轴“纳米电缆”结构可有效解决电极材料不能同时高效传导锂离子与电子问题。他们成功制备出结构形貌可控

  • 标签: 复合电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性能 分子纳米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 简介:玻璃纤维、气相法白炭黑、Ti02及结合剂为原料,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硅质隔热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预处理技术及其含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并且观察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纤维表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其在基体中分散性,改善其与基体界面粘结性;纤维最佳含量为20%;在200℃、500℃900℃时其热导率分别仅为o.029W/(m·K)、0.033w/(m·K)0.043W/(m·K),耐压强度为1.38MPa;与未添加纤维硅质隔热材料相比,热导率降低21%~28%,耐压强度提高了116%。

  • 标签: 玻璃纤维 隔热材料 性能
  • 简介:据报道,西北矿冶研究院在原有VS系列耐磨涂料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研究,采用特殊工艺等技术创新及组合,于不久前开发出互穿网络聚合物耐磨材料。他们通过技术改进,使聚合物交联密度、相容性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还具有较高剪切强度、剥离强度耐磨、耐气蚀性。产品主要用于有色金

  • 标签: 耐磨材料 聚合物 相容性 稳定性 剪切强度
  • 简介: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电池技术改良并非经常出现,有如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一群工程人员所声称突破更为罕见。华裔教授HaroldKung及其研究团队表示,已成功把锂离子电池蓄电量及充电速度提升十倍。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充电速度 华裔 提速 电池技术 工程人员
  • 简介:滑片是空调压缩机核心零件,要求其材料有较高红硬性及耐磨,对低成本GDL-4高速钢与M2钢分别在软氮化未经软氮化处理状态下,进行300N载荷耐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经软氮化状态GDL-4高速钢耐磨稍低于M2钢;而经过相同软氮化工艺后,GDL-4钢耐磨略好于M2钢;GDL-4高速钢M2钢软氮化渗层厚度相当,且GDL-4高速钢渗层外层硬度高于M2钢。

  • 标签: 空调压缩机滑片 GDL-4高速钢 软氮化 摩擦试验 耐磨性
  • 简介:新研究表明,棕色遁蛛使用特殊微观缠绕技巧,使得它们蛛丝要比其他蜘蛛蛛丝强度更高。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威廉玛丽学院科学家们共同进行。通过对蛛形纲动物进行观察,该团队发现,与其他产生圆棒状蛛丝蜘蛛不同,遁蛛蛛丝薄而平整。这一结构差异是蛛丝强度关键,

  • 标签: 材料性能 纤维增强 人工 英国牛津大学 威廉斯堡 蛛丝
  • 简介:针对潜器耐压壳体圆度测量中撑杆法测量弊端,本文基于激光测量技术,设计了潜器耐压壳体圆度测量系统,并重点分析了该系统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测量准确性基础上,测量过程较撑杆法更快捷,数据更直观,数据处理更简便。

  • 标签: 潜器 圆度测量 激光测量
  • 简介:在业界享有盛名、年发行量达600万份以上光电杂志PhotonicsSpectra和美国光学协会(SPIE)新闻部日前以专文专栏方式对中国复旦大学表面物理实验室和美国杜克大学光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一项重点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这项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历时三年.是国际上首次在理论模拟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型可行光驱动纳米器械光力纳米操作平台。它在系统稳定性可控性方面有着其他系统无可替代优势。

  • 标签: 纳米光学 操作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桥梁 力学 性能
  • 简介:研究了渗流温度对Wf/Zr-BMG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渗流温度升高,一方面复合材料中钨丝显微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连续纤维状转变为无序状;另一方面,复合材料中钨丝与基体界面处产生10μm扩散反应层。另外,随温度升高,复合材料压缩强度降低。

  • 标签: 钨丝 块体金属玻璃 复合材料 渗流温度
  • 简介:利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探讨了铁粉粒度增强体粒度对铁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纯铁粉烧结材料力学性能随铁粉粒度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而SiCp/Fe复合材料恰恰相反,其性能随铁粉粒度增大而显著提高,随SiC增强体粒度增大而先提高后下降,当粒度约为15μm时复合材料性能相对较好

  • 标签: 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粒度
  • 简介:赛迪顾问《中国新材料产业地图白皮书(2012年)》近日在京发布。白皮书指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经济中心材料产业基地,江苏省是拉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重要一翼,发展新材料产业综合实力雄厚,不但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领域基础较好,而且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也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在南京、苏州、江阴、南通、常州、扬州、徐州、无锡、连云港等地集聚发展态势。

  • 标签: 新材料产业 电子信息材料 江苏省 集聚 长三角地区 纤维复合材料
  • 简介:利用药芯焊丝对已磨损K360耐磨钢进行CO2气体保护堆焊修复,并采用不同硬度23MnNiMoCr54强钢与堆焊层配副进行对磨试验。结果表明,当对磨材料硬度大于堆焊层硬度大约HRC3时,两种材料配对形成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小,磨损量较小,磨损面较平整。堆焊层

  • 标签: 堆焊摩擦 摩擦行为 材料硬度
  • 简介:据媒体消息,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近日在“促进铝应用高层论坛”上强调,要切实转变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原材料大国向原材料强国转变。

  • 标签: 新材料产业 育发 原材料 工业发展 秘书长 国务院
  • 简介:详细阐述了玻璃物理钢化法化学钢化法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根据冷却介质不同,可将物理钢化法分为气体钢化法、液体铜化法、微粒铜化法。根据处理温度不同,化学铜化法分为高温化学钢化法低温化学钢化法。描述了两种铜化玻璃特点应用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比较。

  • 标签: 钢化玻璃 物理钢化 化学钢化 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