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据报道,近日,由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复杂铜铅锌高效选矿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目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多年困扰选矿界的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技术难题。专家表示,该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铜铅分离技术和铜铅选矿指标国际领先。

  • 标签: 铜铅锌硫化矿 矿难 分离技术 选矿技术 多金属硫化矿 国际领先
  • 简介:据报道,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证明:利用激光可使半导体的温度从室温冷却到-20℃。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有望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上直接实现集成全固态、紧凑、无振动、无冷却剂的光学制冷器,相关元件可应用于航天器高灵敏探测器、红外夜视仪和电脑芯片等。

  • 标签: 新加坡 激光 纳米带 硫化镉 光电子器件 降温
  • 简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 标签: 超导转变温度 钽薄膜 硫化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美国化学学会 高温
  • 简介:利用硼氢键[B-H]和氮氢键[N-H]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轻质金属硼氢化物的放氢性能。采用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作为[N-H]键的来源,与硼氢化钠球磨复合。当硼氢化钠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1时,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氢化物NaBH2·CO(NH2)2。该复合氢化物的放氢性能测试表明,起始放氢温度降低至120℃左右,加热到350℃时约有5.2%(质量分数)的氢气释放出来。

  • 标签: 储氢 氢化物 硼氢化钠 尿素 放氢
  • 简介:采用氯化钠浸渍法改性5A分子筛,并吸附净化泥磷制取次磷酸钠产生的含PH。气体,选择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进行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判定。主要考察了氯化钠浸渍液的浓度、吸附剂的干燥温度、焙烧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的吸附剂制备条件:在浸渍液浓度0.3mol/L、干燥温度110~C、焙烧温度为300℃的条件下,吸附容量为20mg/g,穿透时间可达6h。

  • 标签: 5A分子筛 氯化钠 吸附净化 PH3
  • 简介: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的应用现状,研究了在客车上采用空气制冷和诱导空调装置的相关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讨论.

  • 标签: 铁路客车 空调 空气制冷 诱导空调系统
  • 简介:实现锡铁矿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硫煤硫化磁化复合焙烧法对其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脱除锡铁矿中锡为目标,对锡铁矿硫化磁化复合焙烧脱锡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nS的挥发性能最好,且SnO的硫化趋势相对较大。同步实现锡的挥发脱除和铁的磁化富集,应控制焙烧条件为CO浓度介于0.014%~8.06%、焙烧温度高于793K。高硫煤中含硫物相硫铁矿硫、有机硫等的高温加氢裂解产物为S2、H2S、S02和FeS,其均可将SnO硫化成SnS实现锡的挥发脱除,且以硫铁矿硫分解产物S2的硫化作用居主要地位。该工艺为高硫煤的短流程清洁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锡铁矿 硫化磁化复合焙烧 高硫煤 脱锡
  • 简介:以三辛基膦为配位溶剂,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硫化镉和碲化镉纳米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硫前驱体可制备出不同形貌和结构的硫化镉纳米晶。用此方法也可制备出碲化镉网状纳米晶。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纳米晶都具有较好的晶型。

  • 标签: 半导体 纳米结构 一锅合成 光致发光
  • 简介:在液相环境中,利用纳秒(ns)脉冲激光器轰击消融铬掺杂ZnSe(Cr^2+:ZnSe)微米颗粒,制备出Cr^2+:ZnSe纳米粒子,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显示,制备所得的粒子为平均尺寸为50nm的ZnSe闪锌矿结构纳米粒子。基于Cr^2+:ZnSe纳米粒子,观察到中心波长为2180nm、阈值为0.4mJ/pulse的随机激光效应。相比于Cr^2+:ZnSe晶体激光器,纳米粒子随机激光的中心波长发生了约170nm的蓝移,Cr^2+:ZnSe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寿命也比Cr^2+:ZnSe晶体要短。

  • 标签: Cr^2+:ZnSe 随机激光 纳米材料 中红外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