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以磷渣粉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掺合料,研究了磷酸镁水泥(MPC)的凝结时间、流动性、力学性能和物相组成,探讨了磷渣粉对MPC水泥石的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和水化机理。结果表明:磷渣粉能明显延长MPC浆体凝结时间,磷渣粉火山灰效应明显,在一定掺量范围内能提高浆体流动性并能提高水泥石后期的抗压强度,随着磷渣粉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却呈下降趋势。MPC水化体系中,磷渣粉电离的OH-抑制了氧化镁的溶解,延缓了水化的快速进行。

  • 标签: 磷酸镁水泥(MPC) 磷渣粉 火山灰效应 水化机理
  • 简介:集成橡胶SIBR是一种备受关注的高性能化橡胶,能够兼顾低滚动阻力、高抗湿滑性和高耐磨性能。总结了集成橡胶的概念、结构与性能,并详细讨论了集成橡胶的合成方法,包括阴离子聚合、乳液聚合和配位聚合。进而介绍了集成橡胶的应用,最后展望了集成橡胶的未来发展。

  • 标签: 集成橡胶 SIBR 合成 应用
  • 简介:一、氧化锌(ZnO)半导体材料作为典型的第3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氧化锌(ZnO)激子结合热能高达60meV,远大于室温下的热能(26meV)。这样,ZnO可以通过激子-激子散射的方式实现受激发射,这种模式比半导体中通常采用的电子-空穴等离子体的受激发射模式的阈值低2个量级以上。因此与Ⅲ族氮化物相比,ZnO其在固态照明、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和紫外光电探测等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半导体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 标签: 氧化锌 压电性能 纳米结构 半导体材料 受激发射 电子-空穴
  • 简介:为全面分析高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两种高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的高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梁试验,分析其疲劳寿命的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综合利用水泥与沥青和环氧树脂粘附性好,环氧树脂温度稳定性好、粘接强度高及沥青材料粘韧性好的特点,研究水泥、沥青、环氧树脂组成比例与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胶浆(CAE)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原材料的最佳比例,同时研究cAE胶浆的微结构。结果表明:水泥的最佳用量为A/C=2,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用量为A/E-5/3;CAE胶浆的动稳定度达到35802次·mm^-1,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90%,与钢板粘结强度达到0.84MPa沥青网络与环氧树脂网络依靠水泥连接,水泥起到连接介质的作用。

  • 标签: 水泥-沥青-水性环氧树脂 组成设计 微结构
  • 简介:氟碳复膜板是由氟碳薄膜通过粘合剂贴合到钢板的表面制成的,因此要求所用的粘合剂对氟碳薄膜和钢板均具有较高粘接强度,同时其耐深冲强度、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须满足室外装饰建材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氟碳复膜板的新型双组分聚氯酯粘合剂,其剥离强度、耐深冲强度、耐老化性能、耐黄变性能等各方面性能均能达到室外建材用氟碳复膜板的要求。

  • 标签: 耐老化性能 粘合剂 氟碳 膜板 应用 粘接强度
  • 简介:近段时间塑料制品有毒的问题弄的大家人心惶惶,而双酚A、塑料助剂、塑料添加剂等许多的塑料填料就成了人们首先开始怀疑的罪魁祸首了。针对食品塑料包装成“隐形杀手”造成的污染,论述了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和谐,研究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及其危害分析,提出了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能的鉴定和测评,同时指出了食品塑料包装有毒有害物质的预防。

  • 标签: 食品用塑料 包装材料 安全性能 检测鉴定
  • 简介:采用改变Zn、Sn、NaCl含量的方式,借助机械球磨法制备了Al、Zn、Sn与NaCl有机结合的Al-Zn-Sn-NaCl材料,研究了Zn、Sn、NaCl掺杂对铝合金与水反应水解制氢的制氢速度的影响,并对其组织结构以及反应产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Zn、Sn的加入有利于该系列合金化学活性的提高,尤其是Al+7%Zn+7%Sn+20%NaCl(质量分数)材料,氢气产量为336mL/g,产氢速率为11.2mL/(min·g)。

  • 标签: 铝合金 制氢 机械球磨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锌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以硝酸铁为原料,三乙二醇(TEG)为溶剂,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γ-Fe2O3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fXRD)、差热-热重分析、N2吸附-脱附(BET)和磁性分析(VSM)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硝酸铁浓度和反应时间对γ-Fe2O3晶粒尺寸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铁在TEG中高温热分解后能够产生γ-Fe2O3纳米粒子,并且随着硝酸铁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γ-Fe2O3纳米粒子的晶粒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都有增大的趋势。

  • 标签: 硝酸铁 热分解法 γ-Fe2O3纳米粒子
  • 简介:以CNTs和A1203为载体担载镍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并研究Ce助剂对Ni/CNTs和Ni/Al2O3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H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XCNTs载体的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以CNTs载体催化剂的镍物种易于还原,同时,Ce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镍物种的还原,提高镍物种分散性。这些结果最终使Ni—Ce/CNTs在CO2甲烷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甲烷化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