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导向是结晶尚未完全的晶核雏形,是控制沸石结晶过程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在溶液中引入一定量的导向,缩短沸石的晶化时间,很好地改善了产品的粒度分布和团聚程度,合成出性能优异的超微4A沸石。

  • 标签: 导向剂 超微4A沸石 老化 晶化
  • 简介:合成一种新型的环族三官能团环氧化物1,1-双(2,3环氧环己基氧甲基)-3,4-环氧环己烷(Ⅱ)及其母体1,1-双(2-环己烯基氧甲基)-3-环己烯。它的化学结构己被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氢核磁共振所验证。当使用1,3,5-三乙基六氢-均-三嗪作促进,4-甲基六氢苯二甲酸酐为固化时,Ⅱ可以很容易被固化。固化物的物理性质用热机械分析、热解质量分析法及动态机械分析来检测。在同样固化条件下,将Ⅱ与巳商业化的二环氧化物ERL-4221作比较。Ⅱ的固化物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198℃),较高的交联密度(2.08×10^-3mol/cm^3)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6.2×10^5/℃),Ⅱ在现代微电子应用中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封装材料。

  • 标签: 脂环族环氧树脂 热性能 电子封装 机械性能 热固性 液态三官能团
  • 简介: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将催化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大幅提高了催化性能,并使此前只能使用一次的催化可回收利用。该所科学家说,该技术有望提高药品合成效率,使一些昂贵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癌症治疗药物易瑞沙。在试验中,研究小组已经利用这种新方法高效合成了有望用于治疗高血脂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混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加入催化,使催化聚集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形成数十纳米至两百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团块。由于催化分散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表面积变得很大,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是以前的6倍。此外,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催化团块可以被过滤,从而能被回收利用。

  • 标签: 催化剂性能 碳纳米管 合成效率 药品 附着 可回收利用
  • 简介:利用表面活性F127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介孔磷酸铈材料。利用XRD、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对合成的介孔磷酸铈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丙烷氧化脱氢生成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完好的独居石矿型,比表面较高(152.5m^2/g),典型的介孔结构,介孔大小分布在4.6nm左右。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实验中,表现了很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转化率。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水热合成 介孔 磷酸铈 氧化脱氢
  • 简介: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ZnO纳米带。XRD谱表明该条带为六方晶系结构。格点对称群为P63mc(186),格点参数a=3.249A,c=5.5052A。SEM图表明该ZnO纳米带的长度大约为50μm、宽度为50-300nm。TEM图像表明该样品的生长方向为(0001)。详细地介绍了合成ZnO纳米板条的实验过程及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法 ZnO 纳米带 XRD SEM TEM
  • 简介:在甲醇-水体系中以NaBH4还原二价铁离子,得到了粒径为10~40nm的α-Fe金属粒子。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右旋糖苷等分散剂以强化产物颗粒的分散。采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湿化学还原法能合成纳米α-Fe金属粒子,但产物呈现网状团聚状态;右旋糖苷能很好地分散产物团聚体,在其作用下产物颗粒呈稳定的分散状态。

  • 标签: Α-FE 还原 合成 分散
  • 简介: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且利用SHS技术在普碳钢材表面合成了厚为l0mm的Al2O3/Fe表面梯度复合层,通过理化手段测试出复合材料的成分呈梯度变化,金属陶瓷连接陶瓷层与基体钢表面,陶瓷与普碳钢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不易剥离。同时还探索了各添加元素对金属陶瓷结合等性能的影响规律。

  • 标签: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复合材料 金属陶瓷 AL2O3
  • 简介:中国农历年开年之初,南京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日本研究所的开业吸引了中国乃至全球制冷空调界的目光。2015年3月8日,天加在其日本大阪研究所举办了隆重的开业典礼,来自中国及日本的80多名制冷空调界的专家专程参加了此次开业仪式。

  • 标签: 制冷空调 日本研究所 空气净化器 中国农历 多联机 空调产业
  • 简介: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照片处理得漂亮一些。白皙光洁的皮肤,洁白的牙齿,这些既是商业人像的标志,也是日常生活照的追求,其中对皮肤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皮肤的处理有很多种方法,如用滤镜的表面模糊、高斯模糊、历史记录画笔等方法,均可以达到“磨皮”的效果,但用CameraRaw两底合成的方法优化皮肤,效果更柔和、更自然,而且对图像细节的损失也小。

  • 标签: 皮肤 优化 合成 照片处理 日常生活 历史记录
  • 简介:20世纪末期出现以聚烯烃为主要材料的合成纸,因其具备了纸张和塑料的两种性能,以具有比重轻、刚性佳等优点,可在许多特殊领域取代天然纸张.

  • 标签: 合成纸 技术 聚烯烃 纸张
  • 简介:以Cu(N03)2为原料,NaOH为沉淀,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 标签: 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 简介:纳米沸石的合成通常以水热法为主,此外尚有模板法、气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等不同方法合成的范例。低聚合度硅源、较高的碱度、较低的固液比和硅铝比、较低的晶化温度、合适的添加类型以及较高的添加用量有助于纳米沸石的形成;无钠碱源形成分立的纳米沸石胶体,有钠碱源形成聚集态纳米沸石。

  • 标签: 纳米沸石 合成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莫斯科钢与合金研究所利用机械一化学合成法成功合成一种特殊的准单晶物质,在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在这种物质中,铁、铜、铝三种原子的排列不像普通单晶那样具有相同的晶格,但仍具有严格的顺序,呈现出几何排列。以橡胶和聚合物为底基,辅以这种准单晶物质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像金刚石一样坚硬,摩擦系数小于金属,化学稳定性和耐摩性很高。

  • 标签: 莫斯科钢与合金研究所 准单晶物质 机械-化学合成 性能
  • 简介:通过溶液法,用水溶性生物材料海藻酸钠(SA)作为模板,控制合成三维结构形貌的纳米氧化锌(ZnO),所得制品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测试,研究表明,SA能够有效抑制ZnO纳米晶体在碱性溶液中的一维生长趋势。

  • 标签: 氧化锌 海藻酸钠 形貌
  • 简介:以抗坏血酸和硝酸银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形貌各异的微/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用XRD和SEM等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具有很高的纯度和结晶度。SEM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可合成六方形状、三角形状、多面体状的银单质。此外.在产物中还发现有少量的银微米管。考察了反应时间、抗坏血酸的用量以及表面活性对产物的影响。

  • 标签: 合成 表征 室温
  • 简介:本研究通过加入不同碱金属盐及改变不同的合成条件合成超微A型沸石,经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吸附量的测定证实,合成出了性能优异的超微A型沸石。并寻求出合成超微A型沸石的最佳条件。

  • 标签: 超微沸石 碱金属盐 吸附量 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