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莫斯科钢与合金研究所利用机械一化学合成法成功合成一种特殊的准单晶物质,在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在这种物质中,铁、铜、铝三种原子的排列不像普通单晶那样具有相同的晶格,但仍具有严格的顺序,呈现出几何排列。以橡胶和聚合物为底基,辅以这种准单晶物质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像金刚石一样坚硬,摩擦系数小于金属,化学稳定性和耐摩性很高。

  • 标签: 莫斯科钢与合金研究所 准单晶物质 机械-化学合成 性能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生产一线近日成功制备出长度达600mm的锗酸铋(BGO)大单晶。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开报道的最长BGO单晶(俄罗斯无机化学所曾报道的最长BGO单晶为400mm)。600mmBGO大单晶是上海硅酸盐所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技先导项目支持下,开展空间暗物质探测器用超长BGO单晶技术攻关工作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 标签: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锗酸铋 单晶 世界 上海硅酸盐所 BGO
  • 简介: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AlN单晶可应用于蓝色、紫外发光元件和耐高压、高频元件,作为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市场潜力巨大的蓝色、紫外和白色LED和耐高压、高频电源IC等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好。

  • 标签: ALN 单晶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质量 开发 日本
  • 简介:日本村田制作所与京都大学联合,开发出红外单晶透镜的低温压力加工技术及其装置。由于锗单晶又硬又脆,以前在室温加压很容易裂开,因此不可能进行压力加工,只能进行研磨加工。京都大学的中鸠一雄教授发现,如果在材料熔点附近的高温进行加压,

  • 标签: 压力加工 加工技术 锗单晶 透镜 红外 开发
  • 简介:利用反相胶束结合溶剂热法制备了BaCO3单晶纳米线。该方法中,油酸/正辛烷/水体系中的反相胶柬起到模板作用,引导BaCO3沿一维方向生长,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BaCO3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aCO3纳米线为均匀的直线形单晶纳米线,直径为80~200nm,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微米。对BaCO3纳米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BACO3 纳米线 反相胶束
  • 简介:研究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差热分析法和金相测试法确定合金的初熔温度在1280℃左右;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合金在不同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合金的持久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245℃/2h,AC+1275℃/4h,AC+1100℃/2h,AC+850℃/24h,AC。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持久性能,在980℃、235MPa的条件下持久寿命达159.35h。

  • 标签: 单晶高温合金 初熔温度 固溶处理 热处理 持久性能
  • 简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叶宁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下,以同样是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的碳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确控制晶格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实现了CO,结构基团共面平行排列,获得了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为3~4倍KDP的系列碳酸盐晶体

  • 标签: 碳酸盐 单晶生长 分解温度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非线性光学效应
  • 简介:在高温高压下的氮化锂-六方氮化硼(Li3N-hBN)体系中合成立方氮化硼(cBN)单晶,通过表征实验样品发现,生长界面处的相结构是由hBN、cBN微颗粒和硼氮化锂(Li3BN2)组成的,大颗粒cBN单晶通过吞并生长界面周围的cBN微颗粒进行生长,生长界面中的硼和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从sp2逐渐转变为sp3,根据结果推断,高温高压状态下,在立方氮化硼合成过程中,cBN更有可能是在Li3BN2的催化下由hBN直接转变而来.

  • 标签: 立方氮化硼 生长界面 静态高温高压法 HRTEM XPS 生长机理
  • 简介:据相关媒体报道,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能源研究中心(简称ECN)合作研发的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日前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该项技术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运用该技术的30MW试生产线现已建成。

  • 标签: 国际领先水平 电池技术 太阳能 单晶硅 N型 技术指标
  • 简介:据报道,近期,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唐慧丽副教授、徐军教授团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导模法技术成功制备出2英寸高质量氧化镓(β-Ga2O3)单晶。获得的高质量β-Ga2O3单晶,X射线双晶摇摆曲线半高宽27”,位错密度3.2×10^4/m^2,表面粗糙度〈5A,该项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我国氧化镓基电力电子器件和探测器件的发展。

  • 标签: 单晶生长 宽禁带半导体 β-Ga2O3 自主知识产权 电力电子器件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