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景德镇与中材高新共商中国瓷都发展大计;总投资50亿元再生资源加工工业园落户沈阳细河;《首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创新与发展大会》召开;我国新纳米陶瓷涂料又创新品种

  • 标签: 资源加工 科技中介 陶瓷涂料 景德镇 工业园 总投资
  • 简介: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自主搭建多通道光谱仪器观测到单个纳米粒子光学信号,并通过将单粒子光谱技术与多种调控手段相结合,成功在线监测到单个金、银、铜纳米粒子生长过程,同时将其应用于生物分子实时追踪。相关成果已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以“热门文章”接收,将在2012年首期杂志以内封面形式发表。

  • 标签: 铜纳米粒子 生物分子 光谱仪器 追踪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 简介:据媒体近日报道,瑞典皇家工学院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式氮氧化合物分子,这种名为“Trinitramid”氮氧化合物有望成为未来火箭燃料家族新成员,与目前最好火箭燃料相比,新燃料效率将提高20%~30%。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 标签: 火箭燃料 分子 可替代 氮氧化合物 应用化学 研究成果
  • 简介:文章简明阐述了近年来分子磁性材料研究中一些相关问题,对其研究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当前分子磁性材料理论研究中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进展。同时对分子磁性材料实验研究中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分子磁性材料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分子磁性材料 理论 实验 进展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瑞士和德国科学家合作,最近制造出了迄今最大稳定合成分子PG5。该技术为制造精密分子结构以容纳药物、连接多种物质铺平了道路。

  • 标签: 分子结构 合成 稳定 科学家 制造
  • 简介: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教授郭培宣(PeixuanGuo)研究组公布了他们在“分子马达”领域新成果。美国化学会《ACS纳米》在线杂志刊登了他们实验成果。“‘公转’革命解决了一个35年来难题,我们知道了病毒如何包裹DNA进行运动机制,”论文称。

  • 标签: 分子马达 科学家 美国化学会 ACS DNA
  • 简介:阳离子高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DNA分子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并介导DNA在体外、体内转染细胞是重要非病毒基因治疗方法。阳离子高分子基因治疗在体内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和植入(植入表面负载聚阳离子/DNA复合物材料)等方法实现。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报道了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进行系统研究,包括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介导体外、体内基因传递,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关系,最好转染效率与聚乙烯亚胺相当,但比聚乙烯亚胺毒性低得多。半乳糖-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HepG2细胞系,提高肝细胞转染效率。半乳糖-聚磷酰胺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复合物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注射能大大提高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和大鼠肝脏中表达。利用主链重复单元含硫硫键新型聚阳离子与质粒D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聚电解质多层膜,利用硫硫键在还原条件下还原裂解特点,成功实现...

  • 标签: DNA复合物 基因传递 基因载体 聚阳离子/传递效率
  • 简介:通过选用含有乙烯基有机硅烷偶联剂对自制纳米Fe3O4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并重点研究了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磁含量等因素对制备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影响。结果表明,合适分散剂浓度和搅拌速度可以获得球径分布良好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微球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Fe3O4磁性粒子含量进行调节。

  • 标签: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硅烷偶联剂 悬浮聚合 粒径分布
  • 简介:丝蛋白纤维材料是具有普适意义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炎症反应和优秀机械性能。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手段,使用NAMD模拟纤维肽链在水溶液中平衡过程,验证其在水分子作用下向silkⅠ结构变化过程,并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探索其变化机理。

  • 标签: 丝蛋白纤维 SILK 拉伸分子动力学
  • 简介: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金刚石针尖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提取和放置铁(Fe)晶体体心原子(次表层)主要过程。分析了所建模型局限性,提出了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现原子双向操纵并采用更加精确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STM操纵原子主要机理,同时指出了尚需解决问题。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级存储 扫瞄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操纵
  • 简介:4月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催化研究最新成果。该文章揭示了纳米催化中形貌效应,通过对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调控,首次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催化一氧化碳低温氧化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申文杰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刘志权研究员、日本首都大学(东京)春田正毅教授合作,利用形貌控制概念使得制备Co304纳米棒表面暴露41%活性(110)晶面。

  • 标签: 《自然》杂志 纳米催化 形貌效应 分子层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金属氧化物
  • 简介:采用扩展Huckel方法与格林函数方法,分析了双Au电极作用下C60富勒烯分子电子结构与电子输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60富勒烯分子与Au电极“接触”后,其分子轨道能级发生了较大变化,HOMO、LUMO间能隙显著减小;C60与Au电极之间结合既有共价键成分,又有离子键成分;C60富勒烯分子电压-电导率曲线以及伏安曲线表现出了微妙量子特性。

  • 标签: 富勒烯分子 C60 电子传输特性 格林函数方法 电子输运特性 分子轨道能级
  • 简介:据悉,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取得了一项名称为“高性能高分子合金系列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重要科研成果。该成果属于国家“八五”和“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它主要是利用高聚物官能化及合金化等技术,研制出高耐热型系列ABS/PC合金、具有耐HCFC-14Ib腐蚀功能改性ABS树脂、具有阻燃功能等系列改性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具有改性尼龙一11树脂及超韧尼龙合金等新材

  • 标签: 高分子合金 ABS树脂 工程塑料 官能化技术
  • 简介:高能化合物生成,是由于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效率不及光向植物传递速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化学家德文斯·古斯特认为,这些化合物生成并不是不受限制,因为植物会通过一个精细系统来抵御它们带来危害。为了更好了解这一过程,古斯特和他同事托马斯·摩尔教授、安娜·摩尔教授一起,设计了一个分子以模拟自然条件下调节过程。

  • 标签: 植物 模拟 分子 光调控 高能化合物 合成
  • 简介: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修鹏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研究员指导下,在受限于纳米管内生物分子操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课题组前期工作一”被约束在纳米孔穴中水之特性理解”(JACS2005,2007,NatureNanotechnology2007,PRL2008)基础上,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纳米管内水和生物分子混合体位置操控。

  • 标签: 生物分子 分子操纵 纳米 管内 物理研究所 分子动力学
  • 简介: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roe.Natl.Acad.Sei.USA,106,15679—15683,2009)。

  • 标签: 实时成像 蛋白分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表征 分子纳米结构 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据国外媒报道,近日,日德法三国共同联合研究小组,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细小高性能磁性有机分子。该有机分子可应用于太阳光电池及显示器生产中,以取代稀土元素。

  • 标签: 有机分子 研发 磁性 性能 稀土元素 显示器
  • 简介:天然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新型材料。阐述了天然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制备方法及性能,介绍了各类天然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发展状况,展望了其开发领域。

  • 标签: 天然高分子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