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白瓶啤酒因其酒体透明、酒液金黄给人以明快、新颖的感觉为广大消费者所喜受.但由于白瓶光的通透性、对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本文结合我公司去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谈谈10°P白瓶啤酒的生产.

  • 标签: 啤酒生产 瓶啤酒 白瓶
  • 简介:本文叙述了10.5°P干啤酒从产品研制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我厂鉴于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干啤酒需求量大的形势,进行了10.5°P干啤酒的试制和生产,获得了成功。由于干啤酒尚没有国家标准,所以参考了国标GB4927-91中淡色啤酒的有关规定,借鉴了其它兄弟厂家的企业标准,制定了我厂企业内控标准:原麦汁浓度10.5±0.2°P,干啤酒发酵度≥75%,酒精成份≥4.1%,色度5.0-7.0EBC,CO2≥0.45%。

  • 标签: 干啤酒 企业内控标准 企业标准 啤酒发酵度 麦芽 糖含量
  • 简介:在环锭纺纱过程中“张力峰”是造成断头的主要原因.即当张力峰超过所纺纱线本身的瞬时强力时.就会发生断头。锭子,钢领定(中)心不良,不仅会造成张力峰增加断头,并且会增加纱疵,毛羽以及影响钢丝圈.钢领的寿命.

  • 标签: 定中心装置 钢领 锭子 纺纱过程 断头 张力
  • 简介:本文对采用部分小冰麦麦芽及麦芽为主要原料、并经冰晶化处理而酿制的小冰麦冰啤酒生产工艺进行阐述。

  • 标签: 小冰麦 冰啤酒
  • 简介:研究了沙柳P-RCAPMP进行酶处理后浆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聚木糖酶处理、漆酶/介体处理和漆酶/聚木糖酶处理对浆料光学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浆料裂断长分别降低了9.5%、0.8%和6.7%,耐破指数分别降低了11.0%、4.1%和13.8%,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8.3%、8.0%和1.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聚木糖酶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细纤维化程度变大,漆酶/介体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比较光滑,并出现部分表皮大块脱落的现象,与前述纤维相比,漆酶/聚木糖酶处理后的纤维分丝帚化程度最高;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酶处理后浆料纤维素的结晶度均下降,分别降低了6.0%、5.9%和2.4%。

  • 标签: 沙柳P-RC APMP 聚木糖酶处理 漆酶/介体处理 漆酶/聚木糖酶处理
  • 简介:车载自组网802.11p可靠传输是最近的研究重点。利用VanetMobiSim与NS-2.29联合仿真实现车载自组网多媒体传输,仿真显示,由于道路的不确定性和车辆的移动,各节点的吞吐量差异较大。节点的吞吐量维持在0.25Mb/s以上时,视频传输质量较好。

  • 标签: 车载自组网 IEEE 802.11p VanetMobiSim 视频传输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为分子骨架,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为阴、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PS)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共聚合成了一种具有两性特征的水溶性高聚物P(AM-DMDAAC-AA)。通过考察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和Ca2+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AM)∶n(DMDAAC)∶n(AA)=1∶0.3∶0.8,单体质量分数22.5%(单体总质量对反应体系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其中KPS与AIBA.2HCl的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10h。合成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231.48mL/g,Ca2+吸附量最高能达到2.028mmol/g。运用FT-IR和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水溶液共聚 两性高聚物 水溶性 特性黏数 Ca2+吸附量
  • 简介:利用水预水解法先提取桉木片中的半纤维素,然后对水解后的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探讨了P因子(预水解因子)与水预水解及后续KP法制浆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水预水解提取液中戊糖和糠醛等成分随P因子变化的特点,以及P因子与浆料得率、卡伯值、黏度及物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P因子变化对提取液和黑液中糖类组分的影响。

  • 标签: P因子 半纤维素 水预水解 硫酸盐法制浆 桉木
  • 简介:介绍了31P-核磁共振新技术用于木素分析原理及其应用。利用2-氧膦杂戊环(I)作为磷化试剂来标记木素中具有不稳定氢的基团,然后测定31P-NMR光谱.由于木素中的羧基、酚羟基和醇羟基磷衍生物的31P-NMR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学位移在明显不司的区域,因此可以准确测定这些宫能团的含量:从不同结构的酚羟基(包括愈刨木酚、紫丁香型和对羟基苯基型的酚羟基)的测定可以了解制浆过程中木素的溶出情况。从不同的醇羟基(伯羟基与苏式和赤式的a-羟基)可以了解木素的聚合度和β-O-4键的断裂情况。

  • 标签: 木素结构 酚羟基 制浆过程 香型 核磁共振光谱 羧基
  • 简介:对速生优质树种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单段预处理的P-RCAPMP制浆,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化学预处理中,NaOH和H2O2用量是影响纸浆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段磨浆后的高浓停留段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浆的质量.此外,对磨浆过程中浆料物理强度和光学性能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三倍体毛白杨 单段预处理 P-RC-APMP制浆 纸浆性能 造纸
  • 简介:对在三倍体毛白杨P-RCAPMP制浆中,NaOH用量对最终浆料及纤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浆料纤维的筛分分析和质量分析表明,在P-RCAPMP制浆过程中,增加化学预处理过程中的NaOH用量,能明显降低磨浆能耗,增加长纤维组分含量和纤维平均长度,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同时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也有所增加.通过SEM观察发现,高用碱量下的浆料纤维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抗剪切能力,分丝帚化能力和纤维结合能力,所得纸页表面平滑,纤维结合紧密,具有较少的孔隙.纤维长度的增加,细小纤维含量的降低和纤维柔软程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浆料物理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NAOH用量 三倍体毛白杨 P-RCAPMP浆料 纤维特性 磨浆 纤维质量分析
  • 简介:研究了Milox竹浆H2O2漂白中H2O2浓度、NaOH浓度和温度对漂自速率的影响,并求解出漂白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dw/dt=kCH2O2^2.18CNaOH^0.66w^-1.415,速率常数k=7.516×10^5×exp(-2.819×103/T),活化能E=22.44kJ/mol。该动力学方程表明,适度提高温度可提高漂白速率;H2O2浓度的提高对漂白速率的提高比NROH更为显著;漂白中随着自度提高,漂白速率下降。

  • 标签: Milox竹浆 H2O2漂白 动力学
  • 简介:采用Fe^2+-H2O2-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桉木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H2O2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及环氧基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接枝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增加单体浓度、减小液比、控制合适的H2O2和二氧化硫脲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并且环氧基水解率都可控制在10%~15%。通过红外光谱发现,GMA已成功接枝到桉木浆上。

  • 标签: Fe^2+-H2O2-二氧化硫脲 桉木浆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接枝共聚 环氧基
  • 简介:对原漂白工艺与改进的H2O2漂白工艺进行了实验室对比,结果表明,后者的漂白效果要远优于前者。但调整后的H2O2漂白工艺对工厂未充分洗涤的次氯酸盐(H段)漂白浆没有漂白效果。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的螯合效果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EDTANa4)的相当,但它们都优于DTPA。当EDTANa2(用量0.1%)与三聚磷酸钠(用量0.1%)复配物作为H2O2漂白的螯合剂时,H2O2对未充分洗涤H段漂浆的漂白效果明显,添加少量的尿素与双氰胺,H2O2漂白效果不提高。浆料筛分结果表明,芦苇浆末端H2O2漂白前的细小组分来自于原浆,H2O2漂白前浆料中细小组分(过200目)的含量对H2O2漂白效率影响较大,当细小组分含量大于5%时,H2O2漂白后未洗浆的白度较低。对原浆中的细小组分进行显微镜观察可知,细小组分中大部分是非纤维细胞,其中有80%左右(面积)的是尘埃,20%左右是杂细胞或细小纤维。

  • 标签: 芦苇KP H2O2漂白 细小组分
  • 简介:采用Fe^0-H2O2法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Fe/C比、H2O2投加量和载气等不同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Fe/C(体积比)为2、H2O2投加量为50mg/L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有利,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度;载气不仅能够提高反应效率,且节省H2O2用量.Fe^0-H2O2工艺对中段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超过98%、对CODCr的去除率在77%以上,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去除或降解氯化木素.

  • 标签: 草类制浆造纸 中段废水 深度处理 微电解 芬顿 零价铁
  • 简介:对大麻木质芯秆的APMP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液热浸渍的适宜条件是:NaOH用量6.0%,H2O2用量3.0%,EDTA用量0.05%,MgSO4用量0.05%,Na2SiO3用量2.0%,热浸渍的处理浓度25%,70℃下处理50min.在此条件下做一段药液热浸渍,然后经过两段磨盘间隙为0.02的盘磨磨浆,所得大麻木质芯秆APMP的特性为:得率79.0%,打浆度66°SR,抗张指数35.0Nm/g,白度61.8%ISO,撕裂指数3.75mNm2/g,耐破度0.08MPa.

  • 标签: 大麻 木质芯秆 高得率浆 APMP制浆 造纸原料
  • 简介:研究了碱性条件下Al3+及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对H2O2的稳定作用、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及MgSO4、DTPA和Na2SiO3对碱性H2O2溶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可以对碱性H2O2溶液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Al3+在强碱条件下对H2O2的分解没有影响.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在碱性条件下都会快速催化分解H2O2.4种过渡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2+、Fe2+、Mn2+、Fe3+.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Mg2+仍然有较好的防分解性能;Mg2+对有Fe2+存在的H2O2碱溶液的稳定效果好于Fe3+.无论H2O2的碱性溶液中是否有过渡金属离子,加入DTPA对H2O2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稳定效果远不如添加Mg2+效果好.Na2SiO3加入不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碱性H2O2溶液中时,不能够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

  • 标签: H2O2漂白 MgSO4 DTPA NA2SIO3 碱土金属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