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淮河是我国重要江河之一,流域面积27万km~2,耕地面积约2亿亩,人口1.4亿,耕地占土地的比例以及人口密度均为全国江河之首。1991年淮河大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引起中央及各部门的广泛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水利部联手立项,利用基金委员会主任基金支持开展了有关淮河中防洪调度决策系统的研究。该项研究旨在运用系统分析

  • 标签: 防洪调度 淮河大水 投入使用 决策支持系统 委员 水利部
  • 简介:基于选取的淮河中5条河流,11个断面的典型鱼类调查资料以及长系列(1956年-2000年)天然和实测逐月径流数据,运用流速法(最小,平均,最大)、月最小径流法、逐月频率法设定四种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案。首先,根据Tennant法提出针对丰、平、枯、特枯四种年型和年内汛期、非汛期差异的生径比标准。然后,根据流速法三种计算结果满足生径比标准的情况选取合理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案。研究表明:5条河流的最小和适宜生径比大小关系均为涡河〉沙颍河〉淮河干流〉淠河〉洪汝河;满足生径比标准的难易程度为洪汝河〉淮河干流〉淠河〉沙颍河〉涡河。涡河、沙颍河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低,应提高生态用水比例。

  • 标签: 淮河 流速法 生态流量 生径比 生径比标准
  • 简介:为深入研究万家寨水库上游河段冰期的冰情特征与演变规律,并为该河段的防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实测的水位、流量、河道地形资料,通过HEC-RAS软件建立黄河干流万家寨水库上游坝址至头道拐段的水动力模型,模拟研究河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的水动力变化过程,探究各典型时期水动力参数的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基于实测水位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13%,吻合度较高,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河段的水力要素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过程.(2)研究区域枯水期、汛期、流凌期、开河期模拟水位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结合流量特征分析,各典型时期上下游河段的水位差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3)通过分析各典型断面处的水深和流速变化过程,曹家湾河段在冰期易卡冰结坝、诱发冰凌灾害的主要原因为:该河段过水断面相对较小且水流经过此处流速明显降低。

  • 标签: 时空分布 演变规律 HEC-RAS 水动力模拟 黄河干流
  • 简介:根据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的水沙调控指标体系,对黄河不同区域来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浪底、万家寨、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的水沙联合调控组合方式,运用神经网络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游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关键问题,包括流量过程、含沙量过程的控制方式及修正模式,并在2005年黄河水沙调控过程中得以运用。

  • 标签: 水沙调控 水库群 黄河 运用组合
  • 简介:邢台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隆华线穿越滏阳河中游洼地,滏阳河流域洪水以宁晋泊出口艾辛庄站为总控制,通常将艾辛庄站洪水成果作为滏阳河流域设计洪水,本次设计仍使用1990年水文分析成果。中游洼地的洪水演进分析采用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方法。由模型计算可知,中游洼地内非河道位置一般冲刷深度为0.9~0.95m,穿越滞洪区内非河道位置的管顶埋深应位于冲刷线以下1m。

  • 标签: 南水北调 滏阳河 洪水演进 模型
  • 简介:目前生态石笼结构逐渐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治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石笼在上海迪士尼围场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并对生态石笼用于以后的设计、施工中提出建议。

  • 标签: 生态河道治理 生态石笼 围场河
  • 简介:水利防洪工程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为例,对该段的湿地开发历史、现存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资源及其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保护湿地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湿地 水利工程 湿地生物资源 堤防 渭河 湿地保护
  • 简介:对诚信水库上游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过村河道综合整治措施,以期为西丰县政府综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诚信水库 环境问题 对策研究
  • 简介:1概述浆砌石坝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对于采用乱石砌筑的浆砌石坝,为了达到耐久和安全运用的目的,需要设置防渗体,尤其对浆砌石拱坝来说,设置混凝土防渗面板后,可以使坝体剖面厚度相对减薄。因此,混凝土防渗面板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混凝土 防渗面板 设计 浆砌石重力坝 水压力
  •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黄河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etSchlegel]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鱼苗鱼种的质量要求、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食用鱼饲养与管理技术。

  • 标签: 黄河鲤 饲养管理 环境条件 鱼种质量
  • 简介:建国50年来,治理黄河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方面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为此提出了治理黄河的50年设想,总括起来就是:三点——建立三门峡~小浪底、龙门(碛口)、大柳树三组水库群;三线——下游河槽整治刷深、引黄入淀、西线南水北调;二面——水土保持、节约用水与污水回用;一把抓——水行政部门统管。这一设想的实施将在今后50年把治理黄河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黄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

  • 标签: 黄河 治理 防洪 水土保持 河槽整治 统筹管理
  • 简介:地面沉降是我国平原地区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的地面沉降使堤防、闸等防洪工程设施同步下沉.永定河流域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降低了永定河流域防洪工程的防洪、防潮标准,削弱了防灾功能,直接影响天津市和河北省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为分析地面沉降对永定河系行洪安全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测量基准点资料及地形图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永定河中下游地区沉降趋势,并采用一、二维嵌套的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对永定河泛区行洪能力进行复核.

  • 标签: 地面沉降 永定河泛区 防洪影响
  • 简介:乌江清水河中下游梯级开发原来规划为大花水、新渡口、格里桥三级,通过经济效益、工程投资、地质条件、施工难度、淹没损失、工程量、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将原规划三级开发方案优化调整为大花水、格里桥二级开发方案,使清水河中下游梯级水电站工程的静态投资比原规划减少了4亿多元,而梯级年发电量11.87亿kW·h仍与原规划相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一次能源 梯级开发 规划 优化调整 乌江清水河
  • 简介:根据渭河中下游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河流特征.分析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地段差别.定量地研究计算出谓何中下游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同时.结合渭河中下游经济发展趋势,合理划分水环境保护功能区,探讨开发利用水环境容量的主要途径.为渭河水污染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水环境容量 中下游 水环境保护 水污染 整治规划 自然环境特征
  • 简介: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上游流域,基于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借鉴国内外研究中确定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采用输出系数法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由于水土和化肥流失,自然土地和种植土地总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最大。估算结果为流域进行非点源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岗南水库 黄壁庄水库 非点源污染 负荷预测 输出系数法
  • 简介: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而北道以上的上游是渭河泥沙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下游泥沙淤积与滞洪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渭河上游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1956-2000年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渭河上游水沙异源的结论,为研究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保持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渭河上游 水沙特性 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