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灌溉与施肥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田间试验表明:(1)干旱年份增加灌水量可明显地提高棉花水分生产效率,2008年灌水2次的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0.289kg/m3;(2)在本项目试验田的肥力水平条件下增加施肥量的增产潜力不大,但减少施肥量会显著地降低产量;(3)在施肥和灌水次数相同的条件下,灌水时间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在生育期内的分配,对蒸发蒸腾量的总量影响不大,但对产量影响较大。在同样灌水量和施肥条件下,同一年度内采用合理的灌水时间可增产15.9%(2006年)~21.0%(2008年)。表明灌溉预报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4)棉花累计蒸发蒸腾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在生长后期趋于平缓,符合S形曲线(生长曲线),主要原因是棉花后期大气蒸发力明显地减小。棉花的蒸发蒸腾量主要发生在60d(播种日算起)之后,其蒸发蒸腾量要占到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80%以上。

  • 标签: 灌溉 施肥 水分生产效率 产量 棉花
  • 简介:农业施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着土壤碳酸盐化学风化动力学,也影响着碳循环系统.通过碳酸盐岩试片法初步研究了天然降雨条件下农业施肥对北方褐土土下50cm处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褐土土下50cm碳酸盐岩试片的溶蚀与沉淀现象并存,与南方喀斯特地区相比,其年溶蚀量与沉淀量均很小,这主要由于北方较小的降雨量以及褐土中富含碳酸盐矿物所致.施肥对北方褐土土下50cm的碳酸盐风化作用无明显的影响,说明褐土中硝酸驱动的碳酸盐风化的化学反应场主要集中在褐土表层50cm以内,地表50cm以内碳酸盐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农业施肥的响应需要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施肥 碳酸盐岩试片 碳酸盐风化 野外试验 褐土 中国北方
  • 简介:东北半湿润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通常较多,给田间试验开展施肥制度优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田间试验结果,利用DNDC模型优化了玉米膜下滴灌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其方法是在对DNDC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2012和2011年东北膜下滴灌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中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优化出适宜的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吸氮量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大气CO2浓度、作物需水量、降雨量和籽粒C/N等;验证后的模型能较精确模拟玉米的产量和吸氮量,而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模拟精确度相对较差;当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在60mg/kg时,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00kg/hm^2,且在玉米抽穗期和灌浆期以1:3的比例施入氮肥可使氮肥的淋失量减少,而产量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膜下滴灌 吸氮量 玉米产量 施肥制度 DND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