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沉积物内源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污染来源.本次研究在滇池20个采样点进行了原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了分层沉积物样品的总、总氮、总有机质含量,揭示了滇池全湖沉积物中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估算沉积物释放的通量水平和初步解释滇池释放的主要作用机制,现场提取出了沉积物间隙水,并分析了间隙水以及采样点湖水中溶解总、溶解磷酸盐和溶解有机的含量,根据实测运用费克扩散定律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的交换通量.同时对代表性样点进行了原样沉积物柱释放的实验室模拟.通量计算和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向水体的释能力,全湖沉积物平均释放通量为0.095mg/cm2/a,沉积物释放成为全湖负荷的重要部分.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滇池表层沉积活化释放的主要机制是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矿化降解,有机分解形成的浓度梯度驱动了溶解从沉积物向水体扩散.

  • 标签: 沉积物 磷释放 有机质矿化降解
  • 简介: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库重流的形成条件、持续运行条件、排沙能力等进行了讨论;结合2001~2006年期间黄河小浪底水库的重流排沙实践,分析了水库重流潜入时坝前水深、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水流流量、历时、出库水流流量等因素对重流排沙比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小浪底水库洪峰流量的增大,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减小,库底比降增大;当水库水流流量较大、历时较长、出库水流流量较大、坝前水位较低、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较短、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较大时,水库排沙比较大。

  • 标签: 水库 泥沙淤积 异重流排沙 水库排沙比
  • 简介:淮阳县水利局下属20个水利站,共有干部职工140人。其中大专文化36人,高中文化102人。水利局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三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水利发展和建设的中心任务,狠抓工会工作,加强水利站建设,真抓实干,努力改变工作和生活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全县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的多次表彰。连续4年被淮阳县委、省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周口地区水利局评为

  • 标签: 水利站建设 基层水利 淮阳县
  • 简介:1工程概况园口引黄灌区位于开封市东,黄河大堤以南,涉及开封市郊区、开封县、杞县,设计控制灌溉面积3.09万hm~2。灌区工程配套前,渠道皆为土渠,跑水、漏水、渗水现象严重,加之大水漫灌,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0.4,水量浪费惊人。自1991年开始,利用引黄专项贷款配套灌区面上工程,完成了U型砼衬砌渠道128条,总长70.66km,其中D40U型渠53条,长19.72km,D60U型渠50条,长24.41km,K80U型渠25条,长26.53km,建

  • 标签: U型混凝土渠道衬砌 灌区 施工
  • 简介: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研究于桥水库周边面源污染对其水质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水库水环境,保障供水质量。在分析水库周边面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运用基于二维浅水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组构建的于桥水库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对2008年雨季(6月-9月)水库TN、TP浓度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果河入库流量和汛期主导风的影响,总体上TN、TP随水流主要沿水库南岸和西北岸向坝前方向扩散,并在库区东形成顺时针大环流和在库区西形成逆时针环流。受环流影响,库心水质受污染影响较小。TP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TP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为1.56mg/L;刘相营及五百户镇是TN的主要入库口,TN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3.74mg/L。

  • 标签: 总氮 总磷 时空分布 数值模拟 于桥水库
  • 简介:通过模拟试验分析改进后堤岸缓冲带对素运移规律及其去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缓冲带土壤剖面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0~50cm土层为素富集层,占整个土层总量的约70%;②0~50cm土层深度处素在不断地水平向运移过程中,其淋溶量较大,而75cm深度以下土层淋溶下来的全含量极其微小。③改进的堤岸缓冲带对农田地表溶质渗漏去除效果稳定,均在80%以上,堤岸缓冲带运行对水中的去除最高达0.023mg/L,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极小。

  • 标签: 堤岸缓冲带 磷素运移 去除效果
  • 简介:在大量野外调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流域污染负荷评估模型分析评价了雁栖河流域内主要污染负荷产生量与人河污染负荷量,建立河道水质模型计算分析了雁栖河流域的水环境容量,以流域水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分别考虑不同污染源控制方案下的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与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入河污染负荷中,餐饮企业占2%,自然村占12%,鱼场养殖约86%,是流域最主要的污染源。流域污染负荷远远超过了流域水环境容量,流域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需要通过削减鱼场排污以及提高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的环境治理措施降低污染入河量;对于严重污染河段,需同时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维持流域社会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雁栖河流域 入河污染负荷 水环境容量 污染负荷削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