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流入渤海,水资源比较丰富,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为天津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优质水源。为更好保护恢复、开发利用滦河生态资源,改善双滦区人居、旅游和投资条件,更好地与承德避暑山庄的环境相协调,承德市双滦区结合区内滦河双滦段的实际状况,规划确定了河段防洪整治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

  • 标签: 滦河治理 防洪整治 景观生态
  • 简介:针对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克孜河下游以风蚀为主,水蚀为辅的水土流失成因,文章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营造防风固沙林带,疏浚下游河道,引用洪水资源灌溉已有和规划林带的综合治理思路。

  • 标签: 新疆 喀什噶尔河流域 水土保持 风蚀 水土流失 河道疏浚
  • 简介:我国湖泊、水库的营养非常严重,且呈发展之势.在众多的治理方法中,生态方法以其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国内外富营养湖泊治理与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富营养湖泊治理生态技术分为控制营养盐的技术和直接控制藻类的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生态原理、技术应用条件、实例应用情况以及技术优点和缺点等.湖泊富营养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问题,应综合各项技术的优点,科学地运用各项技术,实施富营养湖泊的治理.

  • 标签: 生态技术 富营养化 湖泊与水库 修复 水生植被恢复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朱镕基总理强调南水北调"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前提,是南水北调前期工作的核心.黄淮海平原东部属有咸水区,是水资源最缺、旱涝碱咸灾害俱存、深层地下水超采最多、生态环境最为恶化的地区,是南水北调受水的重点地区,也是黄淮海平原中最难治理的地区.

  • 标签: 东部平原 优化配置 南水北调受水区
  • 简介:病态渭河的症结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治理关键是增加水资源,跨流域调水是维护健康渭河的根本措施。三门峡库区治理的关键是降低潼关高程,恢复到建库前渭河基准面,较彻底的措施是复原枢纽处建坝前河道断面,再辅之以东庄水库人造洪峰冲沙。

  • 标签: 症结 水资源 短缺 调水 基准面 库区治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渭河下游河道水沙特性、冲淤变化分析,说明1960年三门峡水库尚未建库前,下游河道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进入1990年后,河床的淤积已由1962年的渭淤17上延到临潼下游的渭淤25断面,说明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仍然在加重和上延。针对下游河道堤防现状和排洪不畅,提出应以中水河槽的河道形态、河床形态及地质构造理念,去分析研究下游河道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中水河槽自身治理,南山各支流治理,以及外流域调水治理的新思路。

  • 标签: 渭河下游 河道 治理 建议 河道治理 下游河道
  • 简介:截止1996年统计.我省已建水库工程1497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59座,总库容44亿m3,占我省径流总量十分之一,有效库容26亿m2。为我省的灌溉、抗旱及防洪发挥

  • 标签: 病险 库容 水库工程 防洪 大型水库 径流
  • 简介:对河流生态功能的认识是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影响的基础,水文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变量.本文介绍了河流的栖息地、过滤和屏蔽、通道、源汇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流量与频率变化、来水时间、变化的速度、来水时间长短等水文特征变量的生态效应.

  • 标签: 河道 生态功能 水文过程
  • 简介:通过总结北汝河历史上“筑堤固槽”的多次教训,初步分析了游荡性河段的特殊上关系,提出了采取丁坝群为主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刷槽淤滩”的新方案,并探讨了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

  • 标签: 丁坝群 刷槽淤滩 游荡性河段 治理方案
  • 简介:建国50年来,治理黄河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方面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为此提出了治理黄河的50年设想,总括起来就是:三点——建立三门峡~小浪底、龙门(碛口)、大柳树三组水库群;三线——下游河槽整治刷深、引黄入淀、西线南水北调;二面——水土保持、节约用水与污水回用;一把抓——水行政部门统管。这一设想的实施将在今后50年把治理黄河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黄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

  • 标签: 黄河 治理 防洪 水土保持 河槽整治 统筹管理
  • 简介: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如直线、平面严重、水环境质量恶劣、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景观缺乏等,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进程的影响;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方法(多自然河流建设,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适宜的生境,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可见度、景观异质性、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文化底蕴的挖掘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河道整治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城市河流 生态 修复 景观 整治
  • 简介: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尾脉山下、淮河中、上游,信阳市淮河流域面积为179.52万hm~2,占信阳总面积的98.14%,全长363.5km。淮干一级支流贯穿信阳南北的有19条。河流特点是流域面积大、河道弯曲、断面狭窄、坡度陡、流程短、汇流快、洪峰大,防洪标准低。信阳沿淮两岸受洪水影响的有息县、潢川、淮滨、固始4县40个乡(镇),362个自然村,4586个村民组,74.29万人,总面积1437km~2,耕地8

  • 标签: 淮河沿岸 治理工作 信阳市 防洪标准
  • 简介:石圪台煤矿水源治理工程通过四年建设运行,治理效果显著,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工程。本文通过对治理工程、设计思路和特点的介绍,分析了设计的成功之处,充分证明了生物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石圪台煤矿 水源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
  • 简介:陕西曾是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古代描绘陕西一带的自然风光的。然而,唐宋以下,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草原、森林和湖泊的开垦和破坏程度的逐年加深,如今不仅平原没有森林,许多山岭也林木无存。

  • 标签: 陕西 生态环境 林草植被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 简介:1前言湛河是淮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淮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全长38.9km,流域面积2.47万hm~2,是平顶山市一条以防洪为主,兼有排水、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多项功能的中型河道。多年以来,由于河道淤积(厚度0.8~2.7m)、乱搭乱建、水质污染等,不仅降低了市区中心河段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影响到该市及淮河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加强湛河的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湛河治理工程指挥部,为提

  • 标签: 湛河 治理 建设监理 淮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