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流入渤海,水资源比较丰富,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为天津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优质水源。为更好保护恢复、开发利用滦河生态资源,改善双滦区人居、旅游和投资条件,更好地与承德避暑山庄的环境相协调,承德市双滦区结合区内滦河双滦段的实际状况,规划确定了河段防洪整治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

  • 标签: 滦河治理 防洪整治 景观生态
  • 简介: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辖15个乡、镇、办事处,290个行政村,总面积999km^2。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二期重点建设工程沙河市项目区涉及6条小流域,位于沙河市中西部山丘区。项目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传统低效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农村人均收入2700元,

  • 标签: 环境脆弱 可持续发展 保持水土 沙河市 建设工程 水土保持
  • 简介:本文强调了水电在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世界寻求更多更清洁能源以及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努力,尽管没有单独的解决方法,但是水电至少在最需要的地点和时间提供了发展潜力。而且,它的工程规模和类型广泛,适合不同需要和环境。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水电可支持间歇性再生能源,例如和电网连接的风能和太阳能。

  • 标签: 水电 可持续发展 发展潜力 世界 地点 可再生能源
  • 简介:本文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为例,基于黑河流域水生区划,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涵盖13个指标的流域水生健康评价体系,分析评价了流域内8个水生区的健康状况。评价表明:黑河流域水生区中,上游区域水生健康状况较好,中游次之,中下游极差,下游较差。主要是因为上游地区受到外在污染最轻、人为扰动相对最小;中游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农业活动等外在扰动相对较多;中下游地区处于荒漠地区,河流、湖库等水体缺乏;而下游地区虽然人口数量少、水体受外来污染影响较小,流域水生健康性压力相对较轻,但来水量相对不足、水生系统栖息地条件极为脆弱,致使水生生物栖息地安全状况较差。

  • 标签: 黑河流域 水生态区 水生态健康评价 PSR模型
  • 简介:海河流域32万km~2,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但水资源贫乏。全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4亿m~3(含地表水263.9亿m~3,地下水275.1亿m~3,重复水量119.6亿m~3)。全流域人口1.18亿,人均水资源量353m~3,是全国人均量的1/6(1994年数)。由于水资源短缺,全流域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1/8,下降到1994年的1/11;水污染日趋严重,70条主要河流总长4280km,水质劣于Ⅲ类的占80%,其中Ⅴ类及劣于Ⅴ类的占53%;地下水严重超采,地面下沉,有的漏斗已连成一片。为使全流域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应尽快解决水资源短缺及环境问题。

  • 标签: 持续发展 水资源 缺水 污染 影响 水资源供需平衡
  • 简介:滦河下游灌区地处滦河下游滨海平原,是唐山市第一大灌区,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控制总面积169.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7.95万亩,受益人口60万,担负着唐海县(也称柏各庄农场)东西灌区、滦南县群众灌区、乐亭县滦乐灌区、丰南区南部及两个军垦农场共6个灌区的灌溉任务。灌区以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和桃林口三大水库蓄水为主要水源,为有坝引水工程(导流坝和节制闸),

  • 标签: 滦河下游灌区 灌溉效率 可持续发展 灌溉面积 滨海平原 水库蓄水
  • 简介:本文在论述防洪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防洪减灾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并认为:妥善解决江河防洪标准,保证防洪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增强受洪水威胁地区承受暂时洪水灾害的能力,使绝大部分地区在大多数年份不受或少受洪水灾害,每年受灾的部分地区能在较短时期内恢复重建力,就能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防洪减灾 关系 问题
  • 简介: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认识、管理及体制上的原因等,造成和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三江大水';黄河断流;全国多数城市严重缺水;淮河污染已经到了水生生物灭绝的程度,严重地危害着两岸人群健康;地下水大面积大范围的超量开采,使得区域降落漏斗连片扩大、地面沉降、水质恶化、设备失效、土壤变性;全国150多个城市因地下水污染严重而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

  • 标签: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国
  • 简介:通过对人类主导下的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论分析,在对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等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流域水生承载力的"分区、分期、分级"属性以及"量、质、序"递进综合约束作用等基本内涵,并提出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在以二元水循环为驱动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社会经济"互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流域水生承载力分区耦合概念模型,并以"人水和谐"思想为核心提出了水生承载力承载度的综合评价基本思想,及其"分区、分期、强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评价模型的实现思想。以太子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 标签: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 复合生态系统 系统动力学 分区耦合概念模型
  • 简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河北省共建成水电站225座,分布于8个市、45个县,其中16个革命老区县、22个贫困县、4个少数民族县,全省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连续安全运行17年无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输送电能约8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280万吨标准煤,减少烟尘排放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0万吨。最新的水能资源调查表明,河北省农村水电发展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潜力。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水电事业 农村 二氧化碳排放 少数民族 装机容量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我国也出现严峻的缺水形势,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促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保证水的长期稳定供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供水效益,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和永续刊用,研究和制定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应实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水资源 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经济发展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邯郸县位于河北省南部,环抱邯郸市区,属典型的城郊县,辖5镇6乡,2个社区,24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县境内有5条河流、10座小型水库、72座塘坝、3座水闸、15条骨干排水渠道。邯郸县是水资源匮乏区,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824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1978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6262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235m^3,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10。50%保证率年需水量为10059万m^3,同比年缺水1819万m^3,为水资源先天不足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 标签: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 县域 地下水资源量 人均水资源量 缺水地区
  • 简介:在全面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水源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特点,但仍未出现生态盈余,表明水源地在研究期内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管理部门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水源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简介:一、我市水利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市目前拥有中小型水库7座,朱庄南、东石岭、峡沟3处万亩以上灌区,与之相配套的干支渠250多公里,机井4500眼,水池、水窖、塘坝、扬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700余处。这些水利工程多数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经过...

  • 标签: 水利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 小型水利工程 水利发展 水资源 沙河
  • 简介:西安市属严重缺水地区。针对当前水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必须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对水污染治理力度,实行“两水统管”,优化配置,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西安市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水源工程
  • 简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笔者根据承德市水资源、水利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与对策。1注重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

  • 标签: 水利可持续发展 基本途径 承德市 水利企业 水资源 水利产业化
  • 简介:本文提出采取工程措施对河口段进行清淤整治,清除受污染底泥,净化近岸海域水质。合理规划河口堤线,修复受侵蚀岸滩,控制污染物排泄入海,改善近岸海域水生环境

  • 标签: 河口 富营养化 近岸海域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