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冷休克蛋白(CSP)是生物体在环境温度下降时受低温应激刺激而产生的一组环境适应性蛋白质,可通过多生生物途径发挥抗冻保护剂的作用。在益生菌冻干剂的制备过程中,可通过CSP表达量的调节发挥抗冻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菌体活性。本文在分析益生菌中的冷休克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现状。

  • 标签: 益生菌 冷休克蛋白 抗冻保护 菌体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某医院体检的6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选择同期在某院治疗的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6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三组受试者均接受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和自身抗体检测。比较三组常规生化指标、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抗核抗体滴度分布及阳性率、抗核抗体核型检出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常规生化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WB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alt、AST、ALP、GGT、DBIL和TBI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白球率低于健康组(P

  • 标签: 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情况强制免疫防控的关键手段,通过科学的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不仅可以为重大疫病的防治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养殖生产指明方向,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便为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动物疫病 免疫抗体 监测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给患者执行输血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具体作用;方法:从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象,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实际检出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全部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共计20例,检出阳性率为2.0%,其中抗-Ce和抗-Ec的占比最高;针对性别、妊娠情况、输血次数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关系开展分析,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妊娠期的女性在检出率上显著的高于未妊娠的女性,多次输血患者检出率高于一次输血检出率的情况,且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着巨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治疗 不规则抗体检验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城乡大多数居民动物蛋白摄入量不足,为此专家们呼吁用大豆所含的优质植物蛋白来提高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蛋白的摄入量。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其氨基酸组成类似于牛奶蛋白质,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含量。在营养价值上,大豆蛋白和动物蛋白相同,基因结构也和人体氨基酸十分接近,因而可以说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如果将大豆蛋白应用于传统豆制品制作中可以有效改进传统豆制品使用特性和加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 标签: 大豆蛋白 传统豆制品 应用
  • 简介:摘要:传统蛋白质食物营养的评价基本上是基于氨基酸的利用率进行,并未考虑其健康效应,导致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概述了传统蛋白质食物营养,分析了传统评价体系所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蛋白质 营养评价 优化建议
  • 简介:摘 要:现代基因组研究正处于先进阶段。近年来,各国的生物研究人员研究了越来越多的细胞和生命。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主要理论成果和研究手段之一。本文对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动物科学 蛋白质组学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中,残留物质痕量检测的意义显著。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免疫分析技术,具备高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优势,且操作简单。但是在研制免疫分析技术时,获取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抗体比较重要。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析其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仅供参考。

  • 标签: 小分子化合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动物医学领域
  • 简介:摘要:本研究比较了市售黄豆和黑豆中水溶、盐溶、醇溶、碱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子量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以及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以期为黑豆的日常食用以及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黑豆的蛋白质、灰分和α-氨基氮含量均高于黄豆。黄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9.95%,黑豆中蛋白质含量达到42.36%。从蛋白质组成上看,黄豆以水溶性蛋白质为主,占总蛋白的88.21%;黑豆以水溶和碱溶性蛋白质为主,分别占总蛋白的55.43%和38.69%。黄豆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黑豆中高主要表现在分子量为83.44kDa,74.58kDa和35.74kDa的较大分子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黑豆中碱溶性蛋白质高于黄豆,主要表现为分子量为20.71kDa和36.29kDa的较小分子量的碱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还发现苏氨酸、天冬氨酸是黄豆和黑豆中的主要游离氨基酸,且黑豆中的谷氨酸、苏氨酸含量明显比黄豆中高,分别高出116.021mg/L,197.996mg/L。

  • 标签: 黄豆 黑豆 蛋白质组分 游离氨基酸 水溶性蛋白 碱溶性蛋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比较了市售黄豆和黑豆中水溶、盐溶、醇溶、碱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子量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以及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以期为黑豆的日常食用以及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黑豆的蛋白质、灰分和α-氨基氮含量均高于黄豆。黄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9.95%,黑豆中蛋白质含量达到42.36%。从蛋白质组成上看,黄豆以水溶性蛋白质为主,占总蛋白的88.21%;黑豆以水溶和碱溶性蛋白质为主,分别占总蛋白的55.43%和38.69%。黄豆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黑豆中高主要表现在分子量为83.44kDa,74.58kDa和35.74kDa的较大分子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黑豆中碱溶性蛋白质高于黄豆,主要表现为分子量为20.71kDa和36.29kDa的较小分子量的碱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还发现苏氨酸、天冬氨酸是黄豆和黑豆中的主要游离氨基酸,且黑豆中的谷氨酸、苏氨酸含量明显比黄豆中高,分别高出116.021mg/L,197.996mg/L。

  • 标签: 黄豆 黑豆 蛋白质组分 游离氨基酸 水溶性蛋白 碱溶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一共有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参考随机数表法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很显然比对照组更低,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很显然比对照组更高,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更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甲状腺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型喷雾干燥机对胶原蛋白粉的制备工艺进行解析。利用含铬固体废弃物,在CaO和NaOH的碱性环境(碱法)中制造胶原蛋白水解液,探究不同风机频率、蠕动泵转速、进出口温度、水解液浓度下的喷粉效率,旨在实现喷粉工艺的最优化。

  • 标签: 实验型喷雾干燥机 胶原蛋白粉 制备工艺 含铬固体废弃物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实验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30例为对照组。观察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的指标。分析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尿液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检测更加简便,被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早期肾脏病变的敏感指标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HCC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广泛应用于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观察。本研究采用适配体而不是抗体作为AFP-L3 的特异性识别受体,将AFP-L3特异性的ssDNA适配体接枝到磁性纳米颗粒(Fe3O4@SiO2),并对所得到的适配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Ap-MNPs)进行了充分的表征和测试。溶液中的Ap-MNPs对外磁场的响应较快,并可在几分钟内完全分离。结果表明,Ap-MNPs对靶AFP-L3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AFP-L3的回收率(87.0%)远高于竞争蛋白IgG(38.9%)、HSA(18.5%)和FIB(11. 4%)。基于Ap-mnp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血清中AF蛋白无标记检测方法。本研究表明,适配体是识别和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理想工具,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磁性纳米颗粒 适配体 甲胎蛋白异质体异质体 生物标志物 无标记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55例,对照组55例为健康者,共110例。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检出率进行比较。此外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PCT水平、hs-CRP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联合检测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水平以及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中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肺部感染 PCT hs-CRP 白细胞介素6  老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