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研究分析大气气溶胶的物理特性,以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和田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反向轨迹、潜在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以及气溶胶吸收Angstrom指数计算方法,基于多源数据开展了大气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并与杭州、厦门、青岛三个沿海地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2020年内,乌鲁木齐与和田地区PM2.5和PM10均超过了NAAQS的II级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58和119、116和429,阿勒泰地区低于该标准分别为9和19;乌鲁木齐和阿勒泰地区PM污染物浓度最高在冬季,主要由家庭供暖和低风速气象造成,和田地区PM污染物浓度最高在春季,主要是由沙尘天气引起。三个城市的SO2和O3浓度均低于II级标准(150),乌鲁木齐与和田的NO2浓度超过II级标准(80),和田CO浓度超过II级标准(4mg/m3)。相较于沿海城市,和田PM污染物浓度最高,阿勒泰地区PM污染物浓度最低,新疆内陆地区的SO2和CO污染程度更严重,而NO2与O3污染程度更轻。

  • 标签: 气溶胶 多源数据 物理特性 反向轨迹
  • 简介:摘要: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直径0.001至100μm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组成的混合体系,主要存在低层大气中。沙尘天气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沙尘天气的出现是生态环境变坏的关键标识之一。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利用1980-2018年塔里木盆地近地面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和PM2.5的季节、月和年变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

  • 标签: 气溶胶 沙尘 质量浓度 塔里木盆地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当下环境污染事故中所放射性的气溶胶扩散应急控制和消除方法,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采取人工降水的方法来消除空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并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了吸附沉降法在消除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中的重要作用和其作业流程。

  • 标签: 放射性气溶胶 应急控制 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