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情况强制免疫防控的关键手段,通过科学的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不仅可以为重大疫病的防治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养殖生产指明方向,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便为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动物疫病 免疫抗体 监测工作
  • 简介:摘要在我国重大动物传染病控制中,正确接种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想确保免疫接种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就要加强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文章针对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有效措施,旨在不断提升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质量,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 动物疫病 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效果。方法 选取 C地区规模养殖户与散养农户提供的 1500份牛、羊血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RB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与试管凝集试验( SAT)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布鲁氏菌抗体, 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在 1500份牛、羊血清样品中, RBPT方法检测阳性 9份, 阳性检出率为 0.60%, ELISA方法检测阳性 7份, 阳性检出率为 0.47%, SAT方法的检测阳性 8份, 阳性检出率为 0.53%。 SAT方法检测阳性 8份, 有 1份是 RBPT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样品。 ELISA方法检测阳性 7份, 有 2份是 RBPT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样品。 ELISA、 SAT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87.50%, RBPT、 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77.78%, RBPT、 SAT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88.89%。结论 ELISA与 SAT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较高, 所以在实践中应选用 RBPT方法初步筛查布鲁氏菌抗体, 并利用 ELISA与 SAT检测方法确诊, 进而为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布鲁氏菌抗体 ;检测方法 ;对比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①试验使用试剂。布鲁氏菌 SAT抗原、 RBPT抗原与阳性血清, 同时准备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②血清来源: 2015年 10月~ 2017年 10月 C地区规模养殖户与散养农户提供的牛、羊血清 1500份。    1. 2 方法 对 1500份牛、羊血清实施 SAT与 RBPT检测, 并开展 ELISA检测,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具体要求实施。    1. 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 RBPT、 ELISA、 SAT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效果。    2 结果    2. 1 布鲁氏菌阳性检出率 在 1500份牛、羊血清样品中, RBPT方法检测阳性 9份, 阳性检出率为 0.60%, ELISA方法检测阳性 7份, 阳性检出率为 0.47%, SAT方法的检测阳性 8份, 阳性检出率为 0.53%。    2. 2 不同检测方法符合率 在 1500份牛、羊血清样品中, RBPT方法检测阳性 9份。 SAT方法检测阳性 8份, 有 1份是 RBPT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样品。 ELISA方法检测阳性 7份, 有 2份是 RBPT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样品。 ELISA、 SAT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87.50%, RBPT、 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77.78%, RBPT、 SAT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 88.89%。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因布鲁氏杆菌诱发, 属于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 也是二类传染病 [3]。在畜牧养殖中, 牛、羊都是易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动物。如果牛羊群中感染并传播布鲁氏菌疾病, 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且公共卫生问题也将逐渐突显出来 [4]。为此, 牛、羊布鲁氏菌病也成为各级别兽医结构必须检验项目内容。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 应选用诸多方法互相配合, 以保证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现阶段, 国内布鲁氏菌病最常使用的检疫技术就是血清学的诊断, 所以有必要针对各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布鲁氏菌抗体检测中的效果展开系统化研究与分析, 有效规避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提高检测准确性 [5]。   目前阶段, 国内大多数地区都將 RBPT作为初筛的首选方法, 而 SAT则发挥配套辅助作用, 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监测与监控。长期以来, SAT始终都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常规性血清学手段, 若对此方法单独使用, 很容易出现假阳性亦或是假阴性的情况, 且并非全部感染动物的抗体水平都具有诊断的意义, 误诊与漏诊的几率偏高。在以上试验研究中, 针对 1500份牛、羊血清布鲁氏菌病的非免疫抗体实施必要的检测, 特别是 RBPT、 ELISA、 SAT检测方式中, 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就是 ELISA, 且 SAT检测的敏感程度也超过 RBPT。针对血清学试验而言, 就是针对血清亦或是乳中所含有的布鲁氏菌抗体进行有效的检测。而在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诊断中, 最常见的就是平板凝集试验, 一般将其应用在初步筛查布鲁氏菌病的普查过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检测方法很容易发生非特异性的凝集情况, 所以尽量不在基层兽医检测工作中应用这种检测方法 [6]。现阶段, RBPT已经逐渐发展成布鲁氏菌病普查的主要方式, 且实际的检出几率和平板凝集试验大致相同, 但是要比 SAT阳性检出几率低。通常情况下, RBPT是不能有效替代平板凝集试验和 SAT的, 而是要合理选用综合诊断的方式, 并在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当中加以运用。而 SAT则始终被应用于布鲁氏菌病诊断中, 被当做常规性的血清学方式, 且国内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标准就是以 SAT为基础所形成的复核诊断方式。若对 SAT进行单独使用, 还会发生假阴性反应亦或是假阳性的反应 [7]。除此之外, 并非全部被感染的动物抗体水平都具备诊断意义, 所以直接增加了误诊以及漏诊的几率。对于 ELISA的检测方法而言, 也是近年来最常使用的血清学检测方式,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 也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指定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ELISA与 SAT相比, 其敏感性要更高, 高出 10~ 1000倍左右, 所以也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方式。在具体操作方面, RBPT的操作相对便捷, 且使用时间不长。而 SAT获取结果的时间相对较长, 且需要实验工作人员用肉眼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判定, 所以主观性十分显著。另外, 对于 ELISA的检测方法而言, 可以对布鲁氏菌病进行有效地监测, 实际操作也相对便捷,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能够获得准确性较高的结果,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此, 在具体检测时有必要将 RBPT、 ELISA与 SAT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相互结合, 以保证优劣互补,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优先选择使用 RBPT开展筛选工作, 针对疑似阳性的样品使用 ELISA与 SAT检测方法进行复检, 最终准确地确诊, 实现防控并进化布鲁氏菌病的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够确保准确诊断布鲁氏菌病, 及早发现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防治措施, 以免牛羊养殖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制约养殖业的进步, 不断提高牛羊生长质量, 促进牛羊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亮, 王基隆, 丁家波, 等 . 三种血清学布鲁氏菌检测方法在不同疫苗免疫奶牛中的比较 .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12): 126-129.    [2] 杨威, 韩小平, 张志勇, 等 . 戊二醛交联的传感器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研究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6): 71-76.    [3] 王芳, 蒋卉, 朱良全, 等 . 检测 OMP28抗体不能有效诊断羊布鲁氏菌病 . 第五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 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药学分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论坛)论文集, 2014: 238-244.    [4] 赵咏中, 方玉鹏, 王建军, 等 . 湖羊布鲁氏菌 S2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10): 75-78, 89.    [5] 罗成群 . 不同方法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比较分析 .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11): 57.

  • 标签:
  • 简介:摘要:河道堤防是保证行洪河道安全,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面沉降易造成河堤高程降低、河堤裂缝、堤防渗漏等险情,因此开展河堤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尤为重要。随着遥感技术成熟应用,运用InSAR与LiDAR技术开展河堤高程测量及隐患分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信铁塔是电信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障通信传输系统稳定运行具有巨大意义。通信铁塔长期处于室外自然环境条件下,极易出现塔体地基沉降,构件人为破坏,钢构件表面氧化、腐蚀,构件螺栓松动,构件变形等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前铁塔人工巡检维护成本高、有效性差,可靠程度难保证。本文分析了铁塔倾斜原因和倾斜监测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的倾斜监测技术,为通信铁塔的倾斜监测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 标签: 倾斜监测 通信塔 姿态传感器
  • 简介: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污染问题频发。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提高水处理质量,已成为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相关人员了解水环境,为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保障。为了提高水处理质量,解决水污染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对水资源和环境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因此,需要明确水环境监测的意义,并对水环境监测中挥发酚监测必要性及监测方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水处理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合理性。

  • 标签: 水环境监测 挥发酚监测 必要性 监测方法
  • 简介:摘要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对桥梁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各种桥梁结构安全问题进行长期监测,并通过大量数据收集结合设计图纸及规范,为桥梁运营及维护提供数据参考,确保桥梁工程项目整体安全性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该文将对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思路。

  • 标签: 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 桥梁
  • 简介:摘要面对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环境监测成为治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巩固环境治理成果的重要工作。随着科技进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突出,增强了环境污染监测预警、环境标准制定及突发环境污染监测的效率性和准确性,是目前大力提倡、广泛很应用的一门高新技术。本文根据生物监测技术的特点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畴,具体阐述该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 环境污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规模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对其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其变形监测,确保整个桥梁工程的安全。本文就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变形监测技术 桥梁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 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联系各地区的重要经济命脉和基础设施,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道路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与日俱增,而在道路工程中,桥梁工程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各界对于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采用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在桥梁工程项目当中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相关问题进行监测,从根本上保证桥梁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性。本文将以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当中的应用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 标签: 变形监测技术 桥梁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变形的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方案及监测项目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监测方法,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深基坑 变形监测 方法 成果
  • 简介:摘 要:目前,化学监测方法是我国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这对我国的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检测水平,已成为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和分析如何有效地将化学监测应用于环境监测中。

  • 标签: 环境监测 化学监测 污染物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交通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桥梁在交通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也发展迅速。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拉近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使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由于桥梁自重较大,荷载作用复杂,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许多因素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桥梁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妥善处理。近年来,桥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作为经济社会中的特大型桥梁,如果在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人民生命财产将遭受巨大损失,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重大风险的防范,相关部门对现场数据的获取,突发事件的处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桥梁的安全使用中,桥梁监测起着“体检医生”的作用,要定期对桥梁基础的沉降、挠度、空间位移等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检测数据的实时性,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加强桥梁的变形监测为其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就监测技术和方法而言,监测传输速率、变形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等自动化监测技术有待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桥梁 变形监测 线形测量 控制网 精度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环境监测工作针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测定,为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需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然后对具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应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全方位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及有效性,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是以制度、行为、理念、措施等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管理,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改进,实现质量管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精准性,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1]。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到环境监测中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可有效避免环境监测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对各个环节流程数据信息的核对,可确保收集与记录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准有效,为后续的数据信息整理、利用、分析与挖掘奠定基础,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 标签: 环境监测 质量分析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而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生物指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或变化进行监测,不仅能够全面、灵敏地记录环境状态,还能够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支持。基于此,以下对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生物监测技术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环境监测工作针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测定,为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需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然后对具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