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以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1,3-丙烷磺酸内酯为原料,叔丁醇钠为催化剂,合成EVOH-SO3Na,通过离子交换得到EVOH-SO3Li,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EVOH-SO3Li无纺布膜。确定了纺丝工艺参数,研究了无纺布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窗口和锂离子迁移数等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纺丝液浓度为18%,纺丝电压17.5V,板间距10cm和喷丝速率2mL/h,制得的EVOH-SO3Li无纺布薄膜电学性能最好,锂离子迁移数达到t(Li^+)为0.818。

  • 标签: EVOH-SO3Li 高压静电纺丝 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迁移数
  • 简介:摘要通过举例对湿法脱硫硫比的几种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与实际最接近的合理算法,并对硫比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湿法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调整。

  • 标签: 湿法脱硫 钙硫比 算法比较
  • 简介: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在试样溶液中加入0.25%(V/V)的氯化镧,消除化学干扰。新方法可以应用于金属锌、锌合金和锌粉中的测定。试样中不大于0.02%的镉、钴、铜、铁、镍;0.1%的铋、铟、铅;0.2%的铝和1%的汞不干扰测定。测量范围为0.002%-0.1%。

  • 标签: FAA法 测定 锌合金 锌粉 碱性锌锰电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静电除雾器的原理以及在磺酸盐装置尾气处理中的应用,说明其在工程应用上的特点,在使用和维护上注意事项。

  • 标签: 恒流高压直流电源 静电除雾器
  •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对脱硫废水处理中循环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循环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论文探讨了循环技术的运行原理、处理效果以及存在的挑战与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技术在脱硫废水处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为废水处理工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脱硫 废水处理 钙循环技术
  • 简介:研究了木素磺酸钠对铅蓄电池负极容量和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木素磺酸钠含量的增加,铅蓄电池负极初始容量会随之增加,但是在HRPSoC状态下,由于木素磺酸钠吸附在铅表面,阻碍了其充电过程,所以随着木素磺酸钠的增加,充电过程极化增大,其HRPSoC时的循环寿命也随之缩短。

  • 标签: 铅蓄电池 木素磺酸钠 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 铅蓄电池负极
  • 简介:主要简述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镉镍电池浸渍液中Mg、K、Ca、Fe含量.介绍了镁、钾、、铁最佳测定条件以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同时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准确度、精确度均能达到分析要求.测定样品镁、钾、、铁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8);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103.0%(n=6)范围内.适用于镉镍电池浸渍液中镁、钾、、铁的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镉镍电池 浸渍液
  • 简介:摘要针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石膏中硫酸含量传统测定方法的操作过程复杂、时间过长而无法及时指导运行工况的情况,本文通过离子色谱法及络合滴定法分别与传统硫酸钡重量法相对比,证明离子色谱法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快速、稳定、可靠地分析脱硫石膏中的硫酸根含量,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脱硫石膏 离子色谱 硫酸钙
  • 简介:用不同方法(化学合成法、共沉淀法、振荡法)制备了锌酸[Ca(OH)2·2Zn(OH)·2H2O]。用XRD、SEM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法方法所制得的锌酸的结构、形貌和组成极其相似。但用振荡法制得的锌酸,比化学合成法或共沉淀法制得的锌酸具有更小的晶粒。

  • 标签: 锌镍蓄电池 锌酸钙 制备 形貌特征
  • 简介:以石油化工芳烃类产品生产的精制生产工艺流程为背景,设计一套精制三塔精馏生产流程实训装置PID控制系统。讨论了基于西门子S7—300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控制方案、硬件组态、通讯组态、PIC程序设计、监控界面设计等,最后系统经调试和PID参数整定后投入运行。设计的控制系统已广泛用于各石化企业、院校的操作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

  • 标签: 苯精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实训装置 三塔精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河曲CFB电厂建设了两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采用东方锅炉有限公司1150t/h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的循环流化床直流锅炉、凝汽式汽轮机和水氢氢汽轮发电机,冷却方式为表凝式间接空冷。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采用源头抑制、过程治理相结合方式,锅炉采用低床温、低床压技术抑制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对炉内喷+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与炉内喷+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两种技术路线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配套采用炉内喷+SNCR脱硝+静电除尘+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布袋除尘的过程治理技术。

  • 标签: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超低排放 炉内喷钙 半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
  • 简介:摘要: 粗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溶剂,但其洗油消耗量往往较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一种粗回收系统,旨在降低洗油消耗量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该粗回收系统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可将洗油消耗量大幅降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洗油消耗量 循环经济 粗苯回收系统 降低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近年来提出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对CFB锅炉的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耦CFB锅炉高效脱硫和低NOx排放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基脱硫剂对含氮反应的影响。目前普遍认为,石灰石脱硫和NOx排放2个过程,通过各含钙化合物相互转化和对含氮反应选择性催化构成一个整体,而影响其中任一环节的因素都可能使最终NOx排放量发生变化。笔者围绕CFB燃烧条件下NOx基本反应,各含钙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和表面选择性含氮催化反应性,以及烟气组分、温度和配风等影响因素,阐述了基脱硫的影响。通常,投放基脱硫剂会导致NOx排放量升高,N2O排放量降低,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CaO催化挥发分氮氧化生成NO、促进CO等还原性气体氧化消耗、促进N2O分解等。而脱硫产物CaSO4及CaS等也对NO还原表现出明显的催化活性,实践发现基于基脱硫和喷氨脱硝的同步脱硫脱硝技术是可行的。未来还需进一步定量研究石灰石脱硫与NOx排放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以期实现CFB锅炉NOx和SO2的双超低排放。

  • 标签: 钙基脱硫剂 循环流化床 NOx 反应机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钇铁合金中铝、硅、、镁、锰5种非稀土杂质元素.钇铁合金试样0.2000g溶于盐酸(1+1)溶液10mL中,所得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供ICP-AES测定.为选择合适的分析线,先根据光谱波长表预选几条强度大,激发电位低的谱线,然后对此谱线进行轮廓扫描,从而选出一条背景平坦,信背比大,基体及共存元素干扰少或无干扰的谱线作为分析线.用基体匹配法配制标准溶液,以铁(35%)与钇(65%)配制成混合基体,配制3个标准溶液系列,所提方法适用于钇铁合金铝、硅、、镁、锰含量分别在0.003%~0.1%范围内的分析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74%~4.58%之间,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做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30%与105.00%之间.

  • 标签: 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基体匹配法 钇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