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大型发电机冷却方式有全氢气冷却、水冷加氢冷结合冷却、双水冷却三种。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发电机组冷却方式采用的是水冷加氢冷结合冷却,定子部分采用水冷,其余部分采用氢冷。定冷水中的铜、铁分析最常见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此方法分析铁、铜含量低于5ug/L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浓缩处理,浓缩过程中还可能引入待测物质,而且分析时间较长,劳动成本高,不能及时提供分析数据。利用石墨原子吸收分析定冷水中铁、铜时,不会存在此类问题,同时分析速度与准确度都有较大的提升。此方法在启机阶段、水质异常时,能够快速、准确的为装置提供数据,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物料成本。

  • 标签: 石墨炉 原子吸收 定冷水
  • 简介:摘要广州珠江电厂自2006年8月开始使用美国热电公司的M6产品,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总结,现已能对水样中的常规元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对降低空白值、绘制标准曲线、水样的预处理以及仪器的使用维护方面都有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本文将从分析Cu和Fe元素入手,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讲述。

  • 标签: 背景空白 标准曲线 预处理
  • 简介:【摘要】在改善提升电厂水质化学监督工作实施质量过程中,借由引入运用石墨原子吸收技术方法实现对分光光度的替代运用,能够在同时具备准确性特点和快速性特点条件下,检测确定电厂机组设备系统循环水质中包含的铜元素和铁元素,确保火力发电厂水处理技术工作顺利获取良好效果。文章将会围绕石墨原子吸收分析在电厂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法 电厂水质检测 应用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 原子荧光光谱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种有效的氢化物分析技术,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根据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逐渐开始在水分析中得到应用,并能够测定大多数容易挥发的元素。因此本文通过简述原子荧光光谱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特点,分析其在水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水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电厂脱硫废水水质恶劣,若出现水质超标外排,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不利于电厂的安全生产。原子吸收已被广泛纳入化学标准分析方法中,其仪器、分析原理及分析技术日趋成熟,是元素分析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着重介绍火焰原子吸收(FAAS)在电厂脱硫废水监督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做出探讨。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 脱硫 重金属
  • 简介: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钇铁合金中铝、硅、钙、镁、锰5种非稀土杂质元素.钇铁合金试样0.2000g溶于盐酸(1+1)溶液10mL中,所得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供ICP-AES测定.为选择合适的分析线,先根据光谱波长表预选几条强度大,激发电位低的谱线,然后对此谱线进行轮廓扫描,从而选出一条背景平坦,信背比大,基体及共存元素干扰少或无干扰的谱线作为分析线.用基体匹配法配制标准溶液,以铁(35%)与钇(65%)配制成混合基体,配制3个标准溶液系列,所提方法适用于钇铁合金铝、硅、钙、镁、锰含量分别在0.003%~0.1%范围内的分析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74%~4.58%之间,用标准加入对方法的回收率做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30%与105.00%之间.

  • 标签: 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基体匹配法 钇铁合金
  • 简介:摘要:原子光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这些技术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材料分析、生物样品分析和矿产资源探测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子光谱技术也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得它在多元分析和快速分析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未来,原子光谱技术将继续发展,为各个领域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分析服务。

  • 标签: 化学分析 原子光谱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碳素厂一套尾气系统可连接1~6台石墨,但尾气处理时均属于一对一处理(未运行的石墨在产品冷却和装出炉),尚未能实现在开口系统中,工艺送气期间同时处理多台石墨排放的氯气的尾气系统。本系统之所以能够同时处理多台石墨排放的氯气,关键因素之一是能够通过控制炉顶的微负压,最大限度延长氯气在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过剩氯气的排放,减轻尾气处理系统去除氯气等酸性气体的压力。保障了产品纯化质量的均匀性、缩短了产品纯化周期、节省了工艺气体用量。

  • 标签: 尾气处理 石墨化炉 氯气 微负压
  • 简介:摘要:在工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背景下,氨脱硫因其占地面积小、脱硫效率高、运行能耗低等方面的优势,在烟气治理市场的占比逐年上升。与传统石灰石-石膏法相比,在脱硫剂生产、脱硫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新的二氧化碳,符合现阶段的“双碳”政策。氨脱硫是利用氨水与含S02的烟气接触并吸收S02的技术,(NH4)2S03吸收S02形成NH4HS03,补充的氨使NH4HS03又转化为(NH4)2S03,依次循环反复,从而完成对烟气中S02的净化吸收。氨脱硫吸收塔为空塔喷淋结构型式,塔内由浆液区、浓缩区(1-2层喷淋层)、吸收区(3-4层喷淋层)、除雾区、水洗区等区域组成,塔内件还包括集液器、填料和丝网等,喷淋层间距一般为1.8~2m。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浆液中的颗粒物造成了脱硫塔的腐蚀、冲刷和磨损,影响了整套脱硫装置的稳定运行,因此脱硫吸收塔防腐蚀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氨法脱硫 吸收塔 内防腐 技术
  • 简介:摘要FGD系统在取消烟道旁路后,吸收塔浆液起泡现象越发的频繁,在当前环保排放严控的形势下,严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为分析浆液起泡的原因,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他厂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对浆液起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制定相关控制措施,使得起泡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脱硫系统(FGD) 浆液 起泡 溢流
  • 简介:摘要锅炉烟气脱硫改造属于环保项目,社会效益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经济效益。企业在建设脱硫装置时首先要提高环保意识,改变思想观念,在工艺流程的确定和关键设备的选择时要舍得投入,以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为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本文从氨脱硫吸收段结垢物来源,分析锅炉烟气脱硫结垢的原因是烟气氨脱硫工艺的浓缩段溶液返混和吸收段溶液pH值高,并采取了控制溶液返混量、降低吸收液pH、控制杂质含量、降低锅炉烟气SO2含量、吸收液沉降除垢等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吸收段结垢的问题。

  • 标签: 锅炉烟气 氨法脱硫 吸收段 结垢
  • 简介:摘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线路杆塔周围的电气安全。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时,接地电阻过高可能会引起线路发生“反击”事故。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采用柔性石墨接地装置,提高杆塔接地安全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输电线路 接地装置 柔性石墨
  • 简介:摘要: 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完善的环境下得到了全面提升,其中工业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 提升 工业生产每一个流程、每一 相 设备的 完善程度 , 可 使我国城市工业化 发展 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在生产过程中,电石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本文 针 电石 墙发红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展开 详细的分析,保证相关企业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快速恢复相关生产工作。

  • 标签: 电石炉 炉墙发红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锅炉由广州广重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采用丹麦(BWV)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焚烧排为四级阶梯状往复式。原设计中一通道下部炉膛两侧墙采用风冷墙结构,后墙采用绝热墙结构。由于垃圾热值高于设计值,导致炉膛温度偏高,在长期高温运行环境下,炉膛结焦严重并出现墙耐火砖、浇注料出现大面积开裂及脱落的情况,影响锅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焚烧风冷墙及后墙改造为膜式水冷壁结构,减少了炉膛结焦,解决了墙开裂脱落的问题,保证了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垃圾焚烧炉 炉墙改造 膜式水冷壁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BF石墨电极在1mol·L^-1LiPF6和体积比为1:1:1的EC/DMC/DEC溶液中的成膜过程和嵌脱锂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包覆石墨电极的成膜电位1.5~0.6V(vs.Li/Li^+);其嵌脱锂电极过程主要受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控制;并且随着嵌锂量的增大,锂离子扩散系数逐渐减小,锂离子穿过SEI膜的膜阻抗及电化学反应阻抗随之增大。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在10^12~10^-13cm^2·s^-1之间。

  • 标签: 石墨阳极 嵌脱锂过程 电化学阻抗 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负极
  • 简介:【摘 要】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时,通常都要进行接地线的连接安装,其目的在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避免电气设备等在雷击等状态下,产生线路、设备元件的损坏。石墨接地线具有接地阻抗较小的优势,采用这种材料进行接地连线,势必能够大为提升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效率。基于此,本文对石墨接地线的施工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 标签: 石墨 接地线 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