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章或著作则是一个人内在思想的片段或体系,所有的文章、著作及理论,都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因此,所有的文章、著作及理论所表达的内容,都有正确的或错误的可能性。历史上从来不乏伟大的欺骗,而这些欺骗,无论是历史局限的客观造成的还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为之,所运用的手段都是高明的诡辩与谎言,

  • 标签: 谎言 诡辩 历史局限 著作 文章 可能性
  • 简介:<正>1996年8月,一名台湾节目主持人应青岛某主办单位邀请来青演出,合同规定连续演出三场,付给演出酬金15万元。主办单位于其来青前、演出第一场后、离青前各付给该主持人5万元,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万元。表面看来,主办单位分“次”付酬、分次进行扣缴税款,似乎是在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而实际是故意混淆了“次”的概念,借以达到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 标签: 个人所得税法 应纳税额 主办单位 节目主持 劳务报酬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审计准则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我国审计准则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准则: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条件。(2)作业准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3)报告准则:审计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4)处理处罚准则: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给予处理、处罚、作出审计决定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准绳和尺度。审计标准

  • 标签: 审计机关 专业术语 财务收支 财政收支 审计结果 审计决定
  • 简介:目前我国立法层面虽然确立了以混淆可能性为标准的商标侵权判定规则,但对于混淆可能性具体判断因素尚未有明文规定,以致于司法实践对混淆可能性认识不足。法院对涉嫌侵权商标使用是否构成混淆可能性的审查,理应坚持个案原则和合理谨慎的消费者形象,并从商标近似性、商品类似性、商标显著性、消费者注意力水平、实际混淆等多因素综合判定涉案商标使用是否达到混淆可能性标准。

  • 标签: 商标保护 商标侵权 混淆可能性 多因素分析法
  • 简介:“应收帐款”与“应付帐款”不能相混淆丁秀荣我们在对企业审计中发现,不少单位"应收帐款"与"应付帐款"相混淆,科目中的"借方"与"贷方"金额相抵减,严重影响了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应收帐款"科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

  • 标签: 应收帐款 应付帐款 相混淆 真实性 期末余额 帐面余额
  • 简介:文章以商标侵权案中需要确定的“混淆可能性”问题为研究主题,指出了这一问题在商标法中的影响和地位,并介绍了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几个法律概念,最后指出了几种测试商标侵权案中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的方法。

  • 标签: 混淆可能性 调查 侵权方式
  • 简介:<正>三门峡市审计局,在对某县1993年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县截留中央预算收入163万元。此项违纪,手段之隐蔽,情况之恶劣,在以往的财政审计中是不多见的。蛛丝马迹审计中发现,该县税务检察室,1993年以直接退库的方式解决办案经费60余万元,其中,仅

  • 标签: 办案经费 财政预算收入 三门峡市 烟草公司 审计人员 财政审计
  • 简介:'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且有特色的一种语法结构形式,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结构,不仅同把字句、被字句、重动句、'了'等一系列重要语法现象紧密关联,而且本身也非常复杂性.因此,动结式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 标签: 汉语 动结式 语义分析
  • 简介:虽然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语义特征造型系统都提供了UDF的定义及功能和分类管理功能,但仍受一些实际问题的制约。因此,通过快速定义UDF的过程性方法,能真正实现UDF共享。

  • 标签: 语义特征造型 UDF 快速定义
  • 简介:  一、现金的溢缺与银行存款的溢缺  现金的溢缺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而银行存款的溢缺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 标签: 中易 会计核算中 内容比较
  • 简介:漳州富某达食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某达公司”)于2017年11月从安庆市康某利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某利公司”)购进标有“THAISTRONGBULL及图”泰国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以下简称“泰国红牛”)21742罐,共计进货价86968元。

  • 标签: 诉讼案 原告 行为 食品贸易 功能饮料 公司
  • 简介:随着网络这一特殊语境的扩张,“亲”字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新义。从词内理据和词外理据两个层面来探讨“亲”字新义的生成之因,不仅能够对“亲”字新语义的形成方式以及形成过程作出更科学、更本质的诠释,而且也为网络新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 标签: “亲” 语义 理据
  • 简介:包含动物的英语习语常运用明喻、隐喻、借代、引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用来描述人物、事物、生活、股市、金钱、贫富和人生哲理等。准确使用这种包含动物的习语,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能使语言更生动活泼。

  • 标签: 英语 习语 动物 语义特征 修辞特征
  • 简介:一起混淆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违纪案于洪漪前不久,我们对A国有企业199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固定资产帐存在着帐实不符的问题:(一)空调器34台价值21.69万元有物无帐;(二)在建工程──已完工尚未转固定资产──近1000平方...

  • 标签: 收益性支出 资本性 联营企业 施工合同 制造费用 装修费
  • 简介:女性作为家庭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家居产品的选购与消费具有极大的话语权。从形态语义学看,符合女性审美特征的家居产品具有柔性化、自然化的特征;从方法学角度来说,产品语义的准确传达能提高女性消费者对家居产品设计的认同感。

  • 标签: 女性审美 家居产品 语义学 编码
  • 简介:<正>一、不申报行为和少申报行为不申报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比少申报行为更为恶劣.但不申报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纳税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有些不申报行为是因为纳税人法制观念淡薄,对税收规定不了解所致,有些是由于未及时进行纳税申报所致;而少申报行为属于虚假申报范畴,如纳税人在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不如实填写或者不如实提供纳税申报表,少报、隐瞒应税项目、销售收入等,具有主观故意的性质,因此,对不申报和少申报的定性和处理也就不同。不申报不定性为偷税却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根据新《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不

  • 标签: 主观故意 征管法 应税项目 销售收入 申报过程 法制观念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