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税收政策是指导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行为准则。它的内容包括影响税收总量变化的增税、减税、中性、税收支出和调控经济的税收政策;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结构、总量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上;它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保证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国家对财力的需要;它的工具有二个,一是自动的,一是选择性的;它的时滞性有认识、执行和反应三种;它的效应有收入、经济、社会、奖限和乘数五种效应。

  • 标签: 税收政策 调节 功能 经济结构 目标 工具
  • 简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专项维修基金征免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部分险种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调整税控加油机、出租汽车税控计价器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证办理程序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通过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 标签: 营业税 住房专项维修基金 中国 税收征管 税前扣除 公益救济性捐赠
  • 简介:<正>1993年3月间,新加坡财政部长胡赐道在国会一次报告中,提出本着“全民受惠”的精神,对新加坡税收实行改革,目的是激励国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从1994年估税年开始,公民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从目前的2000元(新加坡元下同),调高至3000元,并让每个纳税人都享有税务回扣。第一年的回扣额是700元,接下来逐年递减50元,到第五年回扣额是500元。过后每年每人将可享有500元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额。

  • 标签: 新加坡元 税收政策 估税 产业税 租户 扣除额
  • 简介:<正>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国利用税收手段,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无疑会给各国的生态环保工作以有益的启示。一、生态税收生态税收又称环境税收,顾名思义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筹集生态环保资金,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而开征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生态税收具有以下特征(1)目的性。生态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而筹集的财政收入,目标是环境保护。(2)调节性。生态税收通过调节企业或个人有利于或不利于环保的行为而发挥其作用。(3)关联性。生态税收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税收政策 环境税收 相应行为 环保资金 汽车使用税 经济活动
  • 简介:《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自2004年5月1日施行以来,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中型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石门县有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等10多家电力、保险企业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职工缴存的年金达110万元,企业缴存的年金达806万元。但是,当前的税收政策相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已严重滞后,给基层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 标签: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税收政策 全国部分省市 企业年金制度 基层税收征管 大中型企业
  • 简介: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着投资疲软、消费增长乏力、经济结构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出口贸易影响等主要制约因素。税收政策需要面对三个问题:从收入上保障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进一步刺激需求;更好地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其对策有:努力增加税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增值税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运用税苏政策,刺激需求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税收政策 税收收入
  • 简介:税收政策介入科技进步的理论依据无论是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还是人力资本投资,都具有共用品性、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正是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素上表现出失灵,才有了政府在这一领域里进行干预活动的理论依据,那么作为政府宏观政策体系重要内容的税收政策在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则是理所当然的。1.共用品性。早在1959年尼尔逊(Nelson,1959)就认为知识具有共用品性质,阿罗(Arrow,1962)在讨论信息经济学时论述了知识的共用品性质。此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共用品性。综合起来说,由于知识产品的以下几个特征决定了其共用品性质:第一,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很难把知识创新的成果占为己有。如果把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公开,那么这个知识就不再是生产者的私有产品。第二,知识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他人的消费,发明者要阻止局外人免费使用该项成果,即使可行也是非常困难的。第三,知识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其他人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第四,知识产品的消费与其他共用品不同的地方,在于知识的使用和消费不仅不会使知识损耗减少,而且还会使知识增加。知识的共用品性,决定了它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私人企业缘于...

  • 标签: 科技进步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