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毒品现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良因素中不断扩散的恶性肿瘤。据联合国《2012年禁毒年度报告》统计,全世界药物滥用者总量约在153亿到3亿之间,其中,吸食大麻者约在1.19亿至2.24亿,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摇头丸者约在2500万至8100万,

  • 标签: 毒品 经济 社会不良因素 恶性肿瘤 年度报告 药物滥用
  • 简介:在我国,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持有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及与此直接有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危害公民健康、破坏社会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 标签: 中国 毒品犯罪 毒品消费 犯罪原因 禁毒教育
  • 简介:摘要毛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毒品检材,且在毒品分析领域占据着一定优势,因而许多医学工作者都将之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本文重点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毛发中新型毒品的检验,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毒品检验 毛发 新型毒品
  • 简介:近日,十余位购买了渣打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集体实名上书银监会.称渣打银行通过各种手段误导其购买了“有毒”金融衍生品,造成了巨额损失。他们要求渣打银行承认错误,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投资者理财本息及其他费用。

  • 标签: 金融衍生品 渣打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 毒品 赔礼道歉 投资者
  • 简介:毒品,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是药品,缓解病痛,治疗疾病,也可以是毒品,使人形成瘾癖,损害身体健康。因此,为防止滥用和违法消费,我国通过颁布法律,对其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原植物的种植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199o年《关于禁毒的决定》,将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非法种植毒品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窝藏毒品毒赃、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引诱、欺骗、教唆、强迫、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走私制毒物品等行为规定为犯罪。1997年新刑法在吸收了《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的犯罪种类基础上,又作了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修改,增加了

  • 标签: 中国 毒品非法消费立法 犯罪 医疗措施 病态行为
  • 简介:近据《人民日报》报导,国内连续发生利用邮件运输渠道非法贩运进口旧西装、淫秽录像带、外国小轿车、彩色电视机和高档香烟等禁限物品,造成社会公害,也严重沾污了人民邮政信誉。这类问题在国外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但发生在国内,则不能不引起从事邮政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深思。假如上述情况继续下去,有可能会发展到利用邮政贩运毒品,因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利用邮政业务渠道贩运毒品

  • 标签: 邮政业务 邮件运输 社会公害 经济管理工作 水果罐头 整顿经济秩序
  • 简介:福建沿海地区苯丙胺类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形势严峻,形成了走私出境以冰毒为主,走私入境以摇头丸等为主的毒品走私格局,同时易制毒化学品走私也进一步升级。此类毒品走私手法日趋专业化,往往采取伪装、隐瞒、欺骗等手段蒙混过关,制贩方式由“陆地生产”趋向“海上生产”,团伙、有组织走私犯罪和武装贩毒时有发生。本文对海关缉毒工作归口后的对策提出几点建议:①树立“大情报”意识,加强案件风险分析,建立缉毒信息网;②合理运用“控制下交付”的侦查手段,充分利用全国禁毒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的契机,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③引入缉毒犬,改变目前较为落后的查缉方式;④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

  • 标签: 苯丙胺类毒品 易制毒化学品 走私 严打整治 缉毒工作 完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