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农业部发布2009年全年农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信息.监测结果显示,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为96.4%、99.5%、97.2%,新增监测的水果、食用菌和茶叶合格率分别为98%、95.2%和94.8%。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农产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我国农产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状况向好。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合格率 监测结果 专项整治行动 2009年 畜禽产品
  • 简介: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会(UN/ECE)农产质量分级标准UN/ECE始建于1947年,是联合国五大地区性组织之一。为了促进各国之间这些农产的贸易,重点要协调各国的产品质量标准,促进食品安全法规与贸易行为的有效统一。因此无论从内容设置和分级指标的制定上,还是从标准涉及的农产上,都围绕农产贸易这个目的。

  • 标签: 产品质量标准 国际农产品 质量分级 食品安全法规 贸易行为 经济委员会
  • 简介:农产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焦点。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农产质量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检服务可使农产质量信息公开透明。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监管批发商和批发市场占优策略分别为“不重视农产质量安全”“不规范管理”,但通过引入罚金和销售安全农产的额外收益可改变批发市场和批发商占优策略。结合批发市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监管下批发市场和批发商在质检服务中行为选择,结论与理论分析相符。通过政府有效监管,批发市场“规范管理”,有利于农产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水平提高,保障农产质量安全。

  • 标签: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服务 案例研究
  • 简介:三绿工程是由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实施的,以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和畜禽屠宰加工行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目的,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工程。经过6年多的建设,上市销售农产安全状况总体好转。2005年与2001年相比,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三绿工程 上市 安全保障体系 市场准入制度 蔬菜农药残留
  • 简介:当前全球对农产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欧洲的疯牛病、日本不二家、美国菠菜、花生细菌污染事件到我国的红心鸭蛋、多宝鱼孔雀石绿超标事件,乃至近期美国宠物食品原料污染事件,对全球农产贸易形成负面影响。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质量安全问题 细菌污染 农产品贸易 食品原料
  • 简介: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农产出口克服禽流感疫情等的不利影响,出口27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头两个月,开局良好,共出口41.6亿美元,增长14%。但相对于我国整体出口规模和增速而言,农产出口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务之急,是要认清当前农产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优势农产出口。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技术壁垒 农产品出口 禽流感疫情 出口规模 增长空间
  • 简介:摘要:目前农产质量安全监管法规系统化与协调性欠缺,立法的操作性不高,实行分段管理多部门实施的监督管理方式,无法建立协作配套、运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应当构建和健全农业相关法规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法规制度的协调性统一,形成统一协调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进一步明晰政府监管权限,逐步完善农产质量安全法规制度。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律保障 完善
  • 简介:中国农产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产质量安全的监管缺乏有效性、监管的经济动力机制缺乏、文化动力机制缺位、市场动力机制缺失等现象严重。从政府、市场、社会中间层、农民等层面探索出“四位一体”的农产质量安全监管动力机制,是调动各监管主体积极性和实行切实有效监管的迫切需要。

  • 标签: 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 动力机制 激励机制 自律约束机制
  • 简介:近年来,农产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构建农产质量安全档案体系,有利于农产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人民购买到安全的农产。本文从农产质量安全档案的管理体系和资源建设体系两方面,提出构建广东农产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档案 体系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