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10月28日,第五届国际热电联产分布能源联盟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就世界各国分布能源(热电联产)的发展情况、市场前景及国家的配套政策和成功经验展开广泛的交流。有关专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分布能源有可能取代集中式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而我国面对能源利用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将研究支持天然气热电联产、沼气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小型的分布是能源系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标签: 北京 主力 能源工业 发展前景 联盟 预计
  • 简介:本文阐述了一种将多台箱式柴油机电站设备进行组网的方法。系统硬件主要由S7-200PLC、HGM6510并机控制器、巡检仪、AGB发电机后备保护装置、ASB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ASL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和AST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组成。通过将所有设备组网,实现对箱式柴油机电站各种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及远程紧急停机、合/分闸、功率设置等功能,实现了大型箱式电站的集中监视与控制。

  • 标签: 柴油机箱式电站 组网 控制系统
  • 简介: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浮顶储油罐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顶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顶和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顶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的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顶的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的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浮顶储油罐,罐顶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的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 标签: 红外热像 浮顶储油罐 散热损失 温度场
  • 简介:空气与液滴之间良好的接触是增湿室增湿换热的关键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喷嘴进行雾化特性试验研究。该研究选用工程上常用的压力螺旋型喷嘴TF6进行雾化特性试验,TF6喷嘴雾化特性的研究包括喷嘴背压对雾化液滴尺寸的影响,分析距离TF6喷嘴下方不同位置各种液滴直径、比表面积、分布跨度值的变化。研究发现,雾化液滴的直径随喷雾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但喷雾压力有其临界范围。通过对距离喷嘴下方不同位置雾化特性的分析得到次雾化的发生位置,该位置更有利于空气与液滴的热质交换。在次雾化区内,利用最小乘法拟合出喷嘴雾化液滴的经验关联,整理成韦伯数和雷诺数的函数关系,可用来预测喷嘴出口粒子的直径。

  • 标签: 压力式螺旋型喷嘴 雾化特性 临界压力 二次雾化 试验研究
  • 简介:提出把LC振荡器等效成负阻振荡器的新观点,并以电容三点振荡器为例,利用物理概念导出了该振荡器的振荡条件和振荡频率的准确公式,并将结果与相关讨论比较。由此推断:所有LC振荡器均可等效为负阻振荡器,从而可方便得到振荡条件和振荡频率。该方法的特点是物理概念清晰,数学过程简便。

  • 标签: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负阻振荡器 振荡条件 振荡频率
  • 简介:为了提高在以溴化锂为工质的第类吸收热泵吸收器的性能,在第类吸收热泵吸收器内对不锈钢螺旋槽管,即不锈钢光滑管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螺旋槽管的传热传质性能约为光滑管3倍,螺旋槽管内热媒工质-水的流体阻力系数是光滑管的17~20倍;应用于第类吸收热泵中间大大降低换热面积,促进热泵的高效紧凑化.

  • 标签: 降膜吸收 传热传质强化 螺旋槽管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简介:对于干熄焦工艺,为了改善焦炭在干熄炉径向方向上的粒度偏析,采用料钟进行布料。采用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布料焦炭在干熄炉预存段粒度偏析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制作了冷态三维半圆料钟布料模型,考察了不同形状的料钟和不同的料线深度对焦炭粒度在干熄炉半径方向上分布的影响。所采用的理论模拟数学模型针对多尺度焦炭颗粒情况,用极少的参数来模拟半径平均尺度分布和每一种颗粒的半径堆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相互验证了实验和理论模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 标签: 干熄焦 粒度分布 料钟 偏析 布料
  • 简介:在Muda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着火油罐稳定燃烧时的热辐射模型,并计算了油罐周围辐射热流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得出了其相应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为验证其准确性,与汽油和柴油罐的火灾实验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良好.对于油罐消防安全的工程设计以及火灾中灭火战术的制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油罐火灾 辐射热 大气穿透率 火焰辐射
  • 简介:对四孔油嘴与多片导向套配合的碰撞喷雾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分析了背压及碰撞角对喷雾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由喷雾相比,多片撞壁喷雾的喷注液核区明显减小,扩散度显著提高;全碰方案较半碰方案具有更大的喷雾扩散范围;贯穿距随碰撞角的增大加而减小,扩散角和扩散范围随碰撞角的增大而增加。

  • 标签: 多片喷雾 可视化 喷雾特性
  • 简介:实验研究了不同当地蒸汽质量流速Gs和凝结液质量流速下,水平管内凝结液湿润角和管圆周方向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一定蒸汽入口流量下,随着凝结速的增加,湿润角增加速度先快后慢,然后在低蒸汽流量下又变快;形成波状分层流时所需的Gs随着凝结液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波状分层流时,凝结液侧的传热系数平滑的变化到蒸汽侧传热系数。

  • 标签: 湿润角 传热系数 分层流 波状分层流
  • 简介:以有机废气处理生物膜滴滤塔为背景,分别设计了盘和槽两种液体分布器,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喷淋密度、喷淋区域等对液体分布分布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分布器的液体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盘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配性能总体上优于槽液体分布器,随后针对盘液体研究了安装水平度、进液方式对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生物膜滴滤塔 液体分布器 分布不均匀度 有机废气处理
  • 简介:在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弹性模量及结构模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场分布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模态分析方法,即首先对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传热分析,以获得各部件的温度场分布,进而计算其在所得温度场分布下的模态频率与振型.针对某增压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了不考虑温度影响、设置某一温度下材料弹性模量值与基于温度场分布三种方式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场分布的模态分析方法更能准确的反映排气歧管总成在高温工况下的模态振型与频率.

  • 标签: 模态分析 温度场 弹性模量 模态振型 模态频率
  • 简介:6月7日,由原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牵头,三大动力集团等制造单位、电力设计院、高等院校、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及行业学会共23个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五”高科技计划(863计划)项目“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同日下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的成果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 标签: 发电技术 超超临界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项目 通过验收 燃煤
  • 简介:该文介绍了陕西蒲城电厂期工程四大管道材质选择,只有再热冷段沿用了九五管材推荐的A106B和A672B70CI532,主蒸汽同是在比较了P22,P91,X20CrMoV121(F12)各方面因素,选择了P91作为高温高压管道材质,高压给水择优选用了15NiCuMoNb5.

  • 标签: 管道 管材优化 火力发电厂 汽轮机
  • 简介: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器出口测量系统的整体氮氧化物(NOx)转化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在柴油机试验台架上,调整不同的排气工况及尿素喷射参数,研究了SCR催化器出口截面的NOx转化效率分布特性。结论表明:催化器出口截面的NOx转化效率分布呈现中心高而边缘低的规律,随着排气流量的增加,NOx转化效率降低,在排气流量较大时,由于弯管对排气流场的作用,NOx转化效率的高效区偏向一侧;提高氨氮比可以提高NOx转化效率,当排气温度为250和350℃、氨氮比为1.0时就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氨氮比NOx转化效率的增幅不明显;当排气温度为450℃时,提高氨氮比对NOx转化效率的增加比较有利。

  • 标签: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转化效率 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