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结霜条件下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的分布参数仿真模型,模型考虑了蒸发器结构、霜层厚度以及湿空气状态等参数在气流方向的沿程变化。对冰箱冷冻室蒸发器结霜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结霜过程中的结霜量、能量传递系数和空气侧压降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证明模型可以应用于翅片管蒸发器结霜性能的正确预测和优化设计分析。

  • 标签: 结霜 翅片管蒸发器 模型 实验
  • 简介:建立了低温多效蒸发系统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加热蒸汽温度、加热蒸汽流量和供入海水流量对系统的蒸发产物负荷率和单位蒸发产物热耗率的影响,探讨了各效蒸发器中海水的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与装置结垢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结垢发生的前提下,即盐水浓缩比不超过2.5、顶值盐水温度低于75℃时,降低供入海水流量、增加加热蒸汽流量和提高加热蒸汽温度有利于系统运行.

  • 标签: 海水淡化 低温多效蒸发 变工况
  • 简介:本文对某国产矾基催化剂进行了台架耐久试验,并分别在耐久试验前后进行整机排放试验及不同氨氮比不同温度下的效率试验。对比耐久前后的结果看,催化剂耐久后出现劣化,尤其在高温(高于450℃)、低温(低于300℃)下劣化明显,NOx转化效率下降、氨泄漏增多,但整机排放试验满足排放要求。

  • 标签: 矾基催化剂 NOx转化效率 氨泄漏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型空调系统--液体除湿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搭建一功率为3kW的实验台,考虑到除湿过程和再生过程是该系统性能优良的决定性环节,设计加工了水冷型波纹板降膜式结构的除湿器和以丝网填料作为内部填料的再生器.在此实验装置上对系统的除湿过程以及其蓄能能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影响该系统除湿能力、蓄能能力等方面的主要因素,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 标签: 制冷循环 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蓄能 除湿性能 系统设计
  • 简介:对一小型蒸发式车用燃油加热器,做了原机燃烧室径向进气和改型旋流进气模拟计算及台架对比试验。通过对若干种旋流进气几何参数组合的模拟计算和性能试验,其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旋流进气,对于消除燃烧室内流动死区、减少积炭的生成及改善燃烧是有效的,且工艺简单易行。

  • 标签: 加热器 燃烧室 旋流进气 性能研究
  • 简介:对于给定结构的蒸发器,其换热效率是由蒸发器的再循环量决定的,再循环量则与制冷剂种类、蒸发温度、供液压头以及制冷剂管传入热量(热虹吸动力)等有关。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翅片管蒸发器,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温度及其相应循环倍率下,蒸发器内管路流程布置方式对制冷系统各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程重新布置后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比原蒸发器提高15.57%~22.77%,比原蒸发器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中的传热系数提高了86.59%~138.22%,制冷量和COP分别最高提高了21.24%和55.49%。

  • 标签: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 蒸发器流路 循环倍率 制热能效比
  • 简介:假设热量全部通过蒸发扩展液膜区传递,联立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考虑了脱离压力和粘性力的影响,建立了热管微槽蒸发器槽道侧壁面上薄液膜蒸发的径向干点位置的解析解。讨论了接触角、加热热流密度、运行温度、槽道几何对干点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薄液膜蒸发理论和高效率热管的设计。

  • 标签: 热管 微槽蒸发器 薄液膜蒸发 径向干点 解析解
  • 简介:建立了真空管集热的太阳能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了求解。从造水量和耗能量两方面分析了定负荷和变负荷系统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定负荷时的年造水量稍大于变负荷时的年造水量;定负荷时,在1、2、6、11、12月份需要电辅子系统加热,耗电量大,在其他月份需要冷却子系统排走太阳能供热系统提供的多余热量,增加了单位造水总能耗。变负荷时系统造水量在40%-110%范围内变化,与定负荷系统相比耗电少,对热能利用较充分。

  • 标签: 太阳能 海水淡化 低温多效蒸发 真空管集热器 变负荷
  • 简介:甲醇汽油的推广运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能源危机,但由于甲醇汽油的蒸发性,甲醇的引入将增大气阻产生的可能性。虽然低比例的甲醇汽油可以在发动机不做改动的条件下直接使用,但混合燃料的蒸发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几种低比例的甲醇汽油的蒸发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面,低比例甲醇汽油的蒸发性变化不大,理论上发动机不易产生气阻。

  • 标签: 甲醇汽油 蒸发性 气阻 馏程 饱和蒸汽压
  • 简介:在汽油机台架试验中以SQR481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与93^#纯汽油的性能排放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汽油机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汽油机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后,功率下降约4.7%-7.6%;在n=1500r/min、3500r/min、5500r/min时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分别增加了5.84%、4.25%及4.36%;当量燃油消耗率下降了1%-6.59%,HC、CO的排放在小负荷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仅为1%;在中大负荷时HC为10%左右,CO为6%-13%,NOx的排放得到了改善。

  • 标签: 含水乙醇汽油 电喷汽油机 性能 排放
  • 简介:为适应中国第六阶段轻型车污染物排放法规(以下称国六)对车载诊断(on-boarddiagnostic,OBD)系统新增的蒸发系统监测要求,进一步研究发动机熄火后基于真空度变化而判断蒸发系统泄漏的诊断方法,并通过安装法规规定的0.5mm标准孔进行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诊断蒸发系统泄漏,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 标签: 国六 蒸发系统泄漏 诊断方法
  • 简介:为彻底解决稠油开采带来的废水问题,设计降膜蒸发的实验方案。建立传热系数的物理模型和实验测定的方案,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稠油废水在降膜蒸发浓缩过程中,传热系数和垢阻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稠油废水蒸发过程中,蒸发器的传热系数随着蒸发负荷的升高,变化比较小;蒸发器的垢阻受废水线速率和传热温差的影响比较大;传热系数的模型考虑到蒸发侧垢阻的影响是合理的。在选定好阻垢剂的前提下,宜将蒸发负荷控制在20L/(m2·h),线速率控制在1.5~2.0L/(m·s)。

  • 标签: 稠油废水 蒸发 传热系数 垢阻
  • 简介: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的特点,提出用多效蒸发(multiple-effectevaporation,MEE)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集中脱盐处理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MEE的油田污水集中脱盐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蒸汽加热温度、油田污水温度、浓缩液含盐质量分数及系统效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排出浓缩液盐浓度的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小;降低加热温度、提高油田污水温度,尽管有利于性能系数的提高,但会大幅度增加系统的总传热面积;增加系统效数是增大系统性能系数最有效的技术途径,也是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油田污水 脱盐 多效蒸发 工艺 数学模型
  • 简介:针对液体火箭爆炸后地面残余推进剂N2O4和偏二甲肼(UDMH)在大气中蒸发特性开展研究,建立了液体推进剂在自然环境下的蒸发理论模型,进行了自然环境中N2O4和UDMH推进剂在有土和无土工况下蒸发实验研究;根据蒸发实验数据整理出大气环境中UDMH和N2O4蒸发速率计算式,为液体火箭爆炸有毒气体污染危害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数据.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可用于航天发射场发生液体火箭爆炸的危害性评估.

  • 标签: 液体火箭 推进剂 蒸发
  • 简介: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率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环路热管热源功率在300~1600W时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特性,55%的充灌率为最佳充灌率,具有更短的启动时间,相对更低的蒸发器温度与热阻。

  • 标签: 泡沫镍 平板蒸发器 环路热管 充灌率 启动时间
  • 简介:毛细蒸发弯月面的传热传质是毛细相变回路的关键传热过程,其中弯月面接触角和有效半径是分析其热传输极限的重要信息。考虑蒸发弯月面非均匀蒸发特质,提出利用延展弯月面薄膜区传热模型,求解宏观弯月面接触角和有效半径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传热影响因素对毛细弯月面宏观特征的影响。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反映高热流密度下界面蒸发的自调节机制,也可很好地解释装置热传输极限受各种传热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毛细相变回路 蒸发弯月面 传输极限 有效半径
  • 简介:介绍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概述机车柴油机排放物组分、生成机理及控制措施,阐述我国开展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我国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 标签: 机车 柴油机 排放 控制 发展
  • 简介:为了解决传统蒸发器结垢需要频繁的停车清洗和强制循环泵高电耗两大难题,研究的新型蒸发器结构特点主要是加热室比较短、采用具有高效传热强化和较低流速下自转清洗功能的平带,沸腾室是大横截面的中心循环管,而且出口段截面为渐扩形。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平带的对流传热强化幅度可以达到92.3%,并且能够在传热管内流速大于0.35m/s时开始自转;这种蒸发器能够为可靠自动清洗要求的自然循环设计流速0.70m/s提供所需的推动力,并且对各种蒸发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标签: 蒸发器 平带 传热强化 自转力矩 自然循环推动力 流体阻力
  • 简介:为满足国家新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尾气排放法规要求,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对自行开发的1115型柴油机的供油系统、燃烧室、凸轮轴等作了改进,这些改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柴油机的排放,本文论述了这些改进措施的效果及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标签: 柴油机 排放 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