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人类目前主要能源来源的化石燃料却迅速减少,而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分布广泛,数量巨大。但由于它能量密度低,又分散,收集和运输困难,所以难以大规模集中处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供应日益紧张,对电力需求很大,电价居高不下,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气化发电技术,把生物质转化为电力,既能大规模处理生物质废料,又能为生产提供电力,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讲述生物质的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净化处理技术及生物质气用于内燃机的发电技术。

  • 标签: 生物质 气化 净化 内燃机 发电
  • 简介:物质是各种生命体产生或构成生命体的有机质的总称,生物质所蕴含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可用于转化为能源的有机质资源统称为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可以分为农林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果树枝等农业废弃物。林业加工废弃物等)、能源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禽畜粪便等。

  • 标签: 生物质能资源 名词解释 农林废弃物 能源植物 农作物秸秆 农业废弃物
  • 简介:随着生物质成型技术的成熟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结合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分析了一种新型的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的投入运行将为我国生物质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上佳解决方案,为大规模高效利用秸秆能源提供新思路,可以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标签: 生物质 生物质成型技术 生物质成型燃料 热电联产
  • 简介:对于干熄焦工艺,为了改善焦炭在干熄炉径向方向上的粒度偏析,采用料钟进行布料。采用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布料焦炭在干熄炉预存段粒度偏析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制作了冷态三维半圆料钟布料模型,考察了不同形状的料钟和不同的料线深度对焦炭粒度在干熄炉半径方向上分布的影响。所采用的理论模拟数学模型针对多尺度焦炭颗粒情况,用极少的参数来模拟半径平均尺度分布和每一种颗粒的半径堆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相互验证了实验和理论模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 标签: 干熄焦 粒度分布 料钟 偏析 布料
  • 简介:10月28日,第五届国际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联盟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就世界各国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的发展情况、市场前景及国家的配套政策和成功经验展开广泛的交流。有关专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分布式能源有可能取代集中式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而我国面对能源利用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将研究支持天然气热电联产、沼气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小型的分布是能源系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标签: 北京 主力 能源工业 发展前景 联盟 预计
  • 简介:基于生物质热解加氢制汽柴油系统的AspenPlus模拟,分析了全系统碳氢氧元素的平衡转化过程,并基于[火用]理论对全系统及各单元进行了用能分析,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条件下汽柴油产率为0.122kg/kg生物质(干基);生物质碳的24.74%转化到汽柴油;转化到汽柴油的氢占实际总氢消耗的19.79%;加氢过程生物油氧38.2%以CO2脱除,其余以H2O脱除。全系统总[火用]效率(η+)和产品[火用]效率(η-)分别为59.9%和32.8%;全系统[火用]损以内部不可逆[火用]损为主,比例达约30%,热解单元是全系统[火用]损最大的部位。热解适宜温度为450~550℃;重整适宜温度为750-800℃,且压力不宜过大;系统自供氢条件下,η+和η-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3.1%和42.6%。

  • 标签: 生物质 汽柴油 热解 加氢 分析
  • 简介:在Muda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着火油罐稳定燃烧时的热辐射模型,并计算了油罐周围辐射热流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得出了其相应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为验证其准确性,与汽油和柴油罐的火灾实验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良好.对于油罐消防安全的工程设计以及火灾中灭火战术的制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油罐火灾 辐射热 大气穿透率 火焰辐射
  • 简介:对四孔油嘴与多片导向套配合的碰撞喷雾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分析了背压及碰撞角对喷雾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由喷雾相比,多片撞壁喷雾的喷注液核区明显减小,扩散度显著提高;全碰方案较半碰方案具有更大的喷雾扩散范围;贯穿距随碰撞角的增大加而减小,扩散角和扩散范围随碰撞角的增大而增加。

  • 标签: 多片喷雾 可视化 喷雾特性
  • 简介:实验研究了不同当地蒸汽质量流速Gs和凝结液质量流速下,水平管内凝结液湿润角和管圆周方向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一定蒸汽入口流量下,随着凝结速的增加,湿润角增加速度先快后慢,然后在低蒸汽流量下又变快;形成波状分层流时所需的Gs随着凝结液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波状分层流时,凝结液侧的传热系数平滑的变化到蒸汽侧传热系数。

  • 标签: 湿润角 传热系数 分层流 波状分层流
  • 简介:以有机废气处理生物膜滴滤塔为背景,分别设计了盘式和槽式两种液体分布器,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喷淋密度、喷淋区域等对液体分布分布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分布器的液体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盘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配性能总体上优于槽式液体分布器,随后针对盘式液体研究了安装水平度、进液方式对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生物膜滴滤塔 液体分布器 分布不均匀度 有机废气处理
  • 简介:在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弹性模量及结构模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场分布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模态分析方法,即首先对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传热分析,以获得各部件的温度场分布,进而计算其在所得温度场分布下的模态频率与振型.针对某增压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了不考虑温度影响、设置某一温度下材料弹性模量值与基于温度场分布三种方式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场分布的模态分析方法更能准确的反映排气歧管总成在高温工况下的模态振型与频率.

  • 标签: 模态分析 温度场 弹性模量 模态振型 模态频率
  • 简介:以移动床为高炉渣余热裂解生物质实验平台,研究高炉渣温度、粒径和生物质粒径等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油产率随着高炉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高炉渣热载体温度为65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高炉渣粒径和生物质粒径越小,生物油的产率越大。炉渣温度650℃、粒径0~2mm,生物质粒径小于75μm,生物质油产率达到57.3%。生物油中含氧量和含水率较高,热值低,pH值为3.7。

  • 标签: 高炉渣 生物质 移动床 生物油
  • 简介:基于生物质湿解腐殖化处理过程中蒸汽的供给和节能与环保的多重考虑,构建了湿解腐殖化处理分别与过热蒸汽干燥及热风干燥联合的系统,并对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0℃,给料含水质量分数30%~65%时,过热蒸汽干燥可以实现29.71%~40.95%的能量自给率;在给料含水质量分数为60%,环境温度5~35℃时,能量自给率大约为28.70%,同热风干燥相比,节煤率都超过了30%。

  • 标签: 湿解腐殖化 生物质 过热蒸汽干燥 热风干燥 热力学分析
  • 简介:本文阐述了一种将多台箱式柴油机电站设备进行组网的方法。系统硬件主要由S7-200PLC、HGM6510并机控制器、巡检仪、AGB发电机后备保护装置、ASB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ASL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和AST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组成。通过将所有设备组网,实现对箱式柴油机电站各种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及远程紧急停机、合/分闸、功率设置等功能,实现了大型箱式电站的集中监视与控制。

  • 标签: 柴油机箱式电站 组网 控制系统
  • 简介:2004年6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201期《应大力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上批示:“北欧地区利用生物能源有较成熟的经验,可考虑组团实地考察,提出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意见”。根据曾培炎副总理的指示精神,2005年6月30日~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并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的专家,

  • 标签: 开发利用 生物质能 意大利 国务院副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 瑞典
  • 简介: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器出口测量系统的整体氮氧化物(NOx)转化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在柴油机试验台架上,调整不同的排气工况及尿素喷射参数,研究了SCR催化器出口截面的NOx转化效率分布特性。结论表明:催化器出口截面的NOx转化效率分布呈现中心高而边缘低的规律,随着排气流量的增加,NOx转化效率降低,在排气流量较大时,由于弯管对排气流场的作用,NOx转化效率的高效区偏向一侧;提高氨氮比可以提高NOx转化效率,当排气温度为250和350℃、氨氮比为1.0时就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氨氮比NOx转化效率的增幅不明显;当排气温度为450℃时,提高氨氮比对NOx转化效率的增加比较有利。

  • 标签: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转化效率 均匀性
  • 简介:随着柴油发动机向低排放、高功率方向发展,活塞承受的热负荷越来越高。为降低活塞的热负荷,现在的柴油发动机大多采用带内冷通道活塞。内冷通道改善了活塞的热负荷分布,但也为预测活塞温度分布带来了难度,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可精确预测出活塞的温度分布

  • 标签: 活塞 温度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 热传递系数 内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