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在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调温器焊接接头靠近SUS430壳体一侧开裂。通过对调温器壳体化学成分分析,焊接接头断口扫描观察、金相组织观察并结合调温器失效前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了调温器不锈钢焊接接头开裂的模式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调温器壳体一侧焊接接头为晶间腐蚀导致的沿晶开裂;焊接接头热影响细晶区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以及试机采用的自来水提供的腐蚀环境是导致调温器在壳体热影响细晶区腐蚀开裂的主因。针对调温器在焊接接头开裂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调温器 焊接接头 SUS430 开裂 晶间腐蚀 热影响区
  • 简介:通过收集近年来发生的200多起核电设备失效案例并整理分析,对核电设备失效的基本现状进行统计归纳,主要针对碳钢、不锈钢管道及焊接接头进行失效模式、原因、机理的统计分析。从整体的失效情况来看,腐蚀失效是核电站主要设备比较突出的失效问题;核电管道约80%的失效形式是局部腐蚀和振动疲劳,核岛、常规岛和海水系统的碳钢与不锈钢管道因材质、作用等差异,失效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

  • 标签: 管道 焊接接头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失效机理
  • 简介:本文对LNG低温储罐用9%Ni钢进行焊接性分析,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平焊及立焊2种焊接位置的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宏观形貌、断口形貌及金相组织分析,为LNG低温储罐的焊接施工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9%NI钢 焊条电弧焊 焊接接头
  • 简介:]对TA15钛合金氩弧焊和电子束焊焊接接头的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断口观察,对其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强度均与母材相当,而塑性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均呈现从粗大等轴组织到魏氏组织的过渡变化特征。疲劳断裂位置一般位于靠近熔合线的焊缝区域,主要原因是此区域存在组织突变和熔合线气孔。焊接气孔对接头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两种焊接接头疲劳断口特征存在明显区别。

  • 标签: 钛合金 焊接 疲劳 断裂 性能
  • 简介:本文对TA15钛合金潜弧焊焊接接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潜弧焊焊缝晶粒粗大,热影响区晶粒尺寸过渡明显,焊缝与热影响区界限不明显。焊接件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潜弧焊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较母材有较大的下降,距焊缝中心线距离为6mm~14mm的焊接区域是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疲劳裂纹大多萌生于此区域。

  • 标签: TA15钛合金 潜弧焊 焊接接头 疲劳性能
  • 简介:作为飞机电气控制系统中重要基础元件之一的接触器,要求在预定的时限内有百分百的工作可靠,接触器的可靠性研究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飞机接触器易发生触头熔焊等失效现象,对典型接触器展开研究,深入分析接触器因长期大负载工作引起触头发生熔焊的机理和失效原因。从产品维护和可修复性的角度,提出基于各接触器的实际状态,结合飞机大修,采取打磨、抛光触头的方法,减小触头接触电阻,抑制触头磨损扩大趋势,突破接触器修理技术瓶颈。采取针对性的修理,提高了接触器工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飞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 标签: 接触器 触头熔焊 可修复性 防范措施 可靠性 安全隐患
  • 简介:火电厂高温过热器用T91+TP347HFG异种钢焊接接头运行时,发生开裂泄露。分别从未开裂和开裂部分的焊接接头处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焊接接头试样进行检测和对比研究,分析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T91侧热影响区位置在整个焊接接头区域脆性较大,并有淬硬倾向比较大的组织出现;同时由于焊接规范参数较大而导致焊接热影响区较宽,在一定应力下的作用导致裂纹从此处萌生和扩展,最终导致该异种钢焊接接头开裂失效。

  • 标签: 异种钢 硬度 冲击韧性 裂纹 淬硬组织
  • 简介:本文通过对φ419×70,10CrMo910厚壁管焊接、热处理工艺与焊接接头性能进行分析,确定在焊接、热处理过程中合理的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质量及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此种管子的运行寿命有一定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焊接、热处理工艺及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缺陷的防范性措施。

  • 标签: 预热 应力 焊接线能量 焊后热处理规范 接头组织
  • 简介: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预测3道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通过有限元方法预测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通过金相实验获得焊接接头中不同特征区域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接头对称面上的最大主应力值最高,故该区域在服役过程中较易产生拉伸裂纹。第一次层间冷却结束后,焊缝金属与基板的交界面上因等效von-Mises应力最大而具有较高的裂纹敏感性。根据金相分析结果,第3道焊缝中晶粒最为粗大,而层间的熔合区则具有粗大的晶间析出物组织特征,两种现象均意味着较差的力学性能。焊接接头中最为薄弱的区域则位于分别通过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得出的薄弱区域的交叉区域。

  • 标签: 铝合金 薄弱环节 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接头 残余应力 组织形貌
  • 简介:柯尼卡美能达是全球知名的光学研发制造企业,从1997年起共陆续推出了542VIVID照相式激光二维扫描仪,是唯一实现了l套系统、3个镜头对物体形状进行测量的三维扫描仪12009年重磅推出了经过硬件升级的新一代的RANGE7,在进一步提高精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黑色和高光泽物体扫描的突破,已经在铸造件、冲压件以及模具制造的研发、生产领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 标签: 三维扫描仪 柯尼卡美能达 非接触式 物体形状 制造企业 硬件升级
  • 简介:雷尼绍的全新RLP40和HOLP40车床工件检测测头提供无线电或光学信号传输技术,使车削中心的工件找正和工件检测精确、简单而可靠。测头直径仅为40mm,长度为58.3mm,具有1μm的单向重复性,可以减少设定时间、降低废品率并节约夹具成本,同时改善过程控制。

  • 标签: 工件检测 测头 接触式 超小型 信号传输技术 车削中心
  • 简介: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断裂的电连接器接触体进行表面和断口的宏微观形貌观察,断口表面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电连接器接触体在含Cl-介质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在工作振动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裂纹萌生阶段主要特征为腐蚀坑和沿晶,扩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裂纹穿晶、分叉和疲劳条带。酸洗后腐蚀性Cl-的残留与接触体表面镀层开裂导致接触体断裂。

  • 标签: 电连接器 接触体 4J29合金 应力腐蚀 疲劳
  • 简介:目前国内管道防腐加工厂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直接接式测量方法,即用测温笔测量中频加热后钢管表面的温度,而忽略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或误认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准确。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与直接接式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影响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准确性的因素,应用结果表明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接触式测温配合使用、互为补充增强了测温的可靠性。

  • 标签: 管道防腐 温度控制 温度测量 测温笔 红外测温
  • 简介: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标准联盟组织(ISO成员)。通常情况下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通过技术委员会来进行。对一个已经建立技术委员会科目感兴趣的所有成员都有权利出席会议。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只要是与ISO有协作关系的,都可以参与。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 标签: 热塑性塑料 非金属材料 天然气工业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