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金刚石(diamond—likecarbon)涂层是含有大量SP3键亚稳态的非晶碳,它的结构中SP2和SP3键比例在很大范围内变化。SP3键含量高(〉70%)的DLC涂层有许多和金刚石涂层相似的性能。DLC涂层的制备工艺简单、沉积面积大,涂层面平整光滑,工艺比较成熟,因而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类金刚石 涂层
  • 简介:节约能源.优化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是锻造厂不断追求的目标。差速器壳锻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形变量和形变率大的特点.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材料强韧性.并节约能源。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有机结合,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工艺。这种工艺将锻造和热处理工艺有效结合,同时发挥出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的作用.能得到较单一的强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机械性能.并省去热处理时的重新奥氏体化加热工序.大大节省了能源消耗、加热设备和车间工作场地,同时还减少材料的氧化烧损、脱碳及变形等热处理缺陷。

  • 标签: 优化工艺 差速器壳 锻件 材料力学性能 热处理工艺 特性
  • 简介:文章介绍了加气混凝土反应釜的防腐蚀方法,对防腐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了复合涂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复合涂层的寿命价格比高于油漆涂层,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蒸压釜 经济效益 混凝土 建筑材料
  • 简介:通过对管制件及其径向孔成形工艺的分析,针对传统加工管制件径向孔存在的问题及经济性和批量生产的需求,介绍了两种典型模具结构,阐述了模具结构的工作过程。总结了管制件模具结构设计要点及管类产品材料和尺寸要求。

  • 标签: 管类零件 成形工艺 模具结构 凹模 凸模
  • 简介:本文介绍了目前氰酸酯(CE)树脂的几种改性途径及其反应机理.包括热同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弹性体、晶须及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等改性方法.其中主要阐述了环氧(EP)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改性CE的机理及共聚体系的性能。

  • 标签: 氰酸酯树脂 热同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改性 反应机理
  • 简介:根据对反应釜内壁损伤的复膜金相分析,判断釜内壁发生裂纹及沟状损伤的形成原因;由分析出的原因制定出损伤的处理措施及进一步检测意见。从这一问题引谈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 标签: 反应釜 不锈钢 金相分析 损伤 前期管理
  • 简介:以CO为还原剂,进行中试规模的TiO2氯化。在CO和Cl2存在的条件下,对半连续流化床反应器中的TiO2氯化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和模拟。通过测量TiCl4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连续监测氯化过程。系统研究氯化温度、原料粒径和粒度分布、原料量、Cl2和CO流速等操作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逐渐升高氯化温度导致转化率单调上升。随着原料粒度的增大,转化率降低,负载量的增加导致反应转化率下降。提出一个预测反应过程中转化率、粒径分布和气相组分摩尔分数的模型。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模型预测的转化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 标签: 氯化 TICL4 模拟 粒度分布 转化
  • 简介:基于湖北理工学院化学反应工程学科教学实践,解析在国内"现代教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何种方式将现代教学应用到反应工程学科中。利用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慕课、翻转课堂或虚拟仿真软件以及微课程形式丰富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掌握学科知识,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标签: 反应工程 信息化 现代教学
  • 简介:废五金电器废物包括废电机、废电线电缆和废五金电器等三大,经过拆解可获得废钢、废铜、废铝等废金属和废塑料。研究表明,一吨废五金电器拆解后可获得97%上述有用物资,不可用的仅占3%,极大地补充了我国金属资源的不足。然而,对废五金电器废物进口的争议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

  • 标签: 废五金 废塑料 电线电缆 废铜 废金属 废铝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影响高温承压球墨铸铁铸态性能因素中的化学成份、脱硫、球化、孕育处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控制工艺,使得在铸态下力学性能完全满足铁体基体球墨铸铁的要求。

  • 标签: 铁素体球墨铸铁 铸态 孕育处理 球化 基体 控制工艺
  • 简介:SiO2以γ-2CaO·SiO2的形式存在于铝酸钙炉渣中,γ-2CaO·SiO2比β-2CaO·SiO2稳定,但是在氧化铝溶出过程中它仍然可以被碳酸钠溶液分解,并引起二次反应。利用XRD研究铝酸钙炉渣二次反应的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γ-2CaO·SiO2的分解率随着浸出时间和碳酸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二次反应产物为水化石榴石和钠硅渣的混合物。溶液中SiO2的浓度随着溶出温度的上升先增加而后降低。XRD分析表明,低温下二次反应的产物是水化石榴石,而高温下水化石榴石则会转变为钠硅渣。

  • 标签: 铝酸钙炉渣 二次反应 氧化铝 浸出
  • 简介:采用反应合成方法制备孔隙度为54.3%的高纯Ti3SiC2多孔材料,并研究其在400~1000°C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技术、能谱仪、拉曼光谱、BET比表面分析法和孔结构测试等研究Ti3SiC2多孔材料在氧化前后的氧化动力学、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孔结构参数演变。结果表明:形成不同晶型TiO2氧化产物是影响Ti3SiC2多孔材料抗氧化性及孔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氧化产物体积应力以及热应力的存在,因此,在400~1000°C试验过程中试样表面均出现开裂现象。其中,在400~600°C下形成的锐钛矿型TiO2会导致Ti3SiC2晶粒出现严重开裂,并引发快速氧化以及孔径和透气度的异常减小。600°C以上在氧化过程中主要形成金红石型TiO2,开裂现象得以缓解,但是氧化膜的外延生长大幅降低了Ti3SiC2多孔材料孔隙的连通性。

  • 标签: TI3SIC2 TIO2 多孔材料 反应合成 氧化
  • 简介:为了揭示反应润湿扩散过程的物理本质,提出一种解释其驱动力和润湿机理的能量模型。在真空条件下采用通管滴落法,研究熔融的Al及Cu-Si合金在石墨基板上的反应润湿铺展过程,由轴对称形状分析软件(ADSA)测量摄入图像的接触角。研究典型反应润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推导能量关系的热力学方程,计算石墨表面能和三相线处固-液界面能相对于时间的变化值,并建立关于界面能的动力学模型。借助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能随时间呈指数关系下降。从能量角度可为反应润湿过程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 标签: 反应润湿 固-液界面能 接触角 石墨 界面反应
  • 简介:本文对酸碱滴定法测试环氧树脂咪唑固化剂纯度的可行性与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试验结果与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 标签: 咪唑类固化剂 纯度 酸碱滴定
  • 简介:该发明涉及一种轴工件埋弧焊接预处理用预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轴工件进行探伤,选取没有组织缺陷的轴工件进行表面清洗,除去轴工件表面油污,然后对轴工件进行喷砂处理,改善轴工件表面组织结构,清除铁锈,然后将轴工件放入加热炉中,将轴工件由常温状态快速加热至200~300℃,然后在8.10h内,将轴工件温度逐渐提升至500℃。

  • 标签: 轴类工件 预热工艺 埋弧焊接 预处理 表面清洗 组织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