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选晶法在真空定向凝固炉中,制备了C含量分别为0.019%、0.048%、0.074%和0.094%的单晶高温合金,合金表面吹沙后分别在1250、1300℃进行真空热处理,研究不同C含量对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C含量升高,碳化物含量增多,其形态由块状转变为骨架状、发达骨架状;随着C含量增加,合金再结晶层深度无明显变化趋势,这表明碳化物对合金再结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再结晶厚层深度明显增加;C对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抑制作用与形成碳化物的形态和密度有关,在合金表层形成高密度的碳化物,从而对再结晶晶界形成钉扎作用,阻碍晶界的迁移,能够起到抑制再结晶的作用。

  • 标签: 单晶高温合金 C含量 再结晶
  • 简介: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的优异性能主要来源于消除了与主应力轴垂直的晶界,而再结晶的出现会显著降低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再结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结晶的控制和抑制方法。

  • 标签: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单晶高温合金 再结晶 力学性能
  • 简介:单晶材料声速各向异性的特点使传统超声测量在对其厚度测量时存在一定误差。从理论上推导立方晶系单晶材料{100}晶面内的声速模型,设计加工立方晶系单晶材料的声速测量试块,测量超声入射角与晶体不同取向下纵波声速大小,求得该材料的实际声速模型。从模型中发现该材料不同晶体取向下纵波声速在5300~6130m/s内变化,变化幅度约15.6%。该模型为立方晶系单晶叶片的壁厚误差修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单晶材料 各向异性 立方晶系 声速模型 超声测厚
  • 简介:文章通过对同种材料,设备,不同工艺合成的不同形貌的人造金刚石的性能进行比较,探讨形貌对性能的影响。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单晶 性能 晶形
  • 简介: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工艺(EB—PVD)制备了针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的热障涂层,用SEM观察分析了不同成分粘结层的热障涂层热循环试验后的结构和晶体形貌,在N2条件下对比了不同成分粘结层材料与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分析了热循环试验后粘结层与热生长氧化(TGO)层成分、厚度及完整性情况。结果表明:NiCoCrAIYHf与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热膨胀系数更为接近,匹配性更好;采用EB—PVD工艺制备的热障涂层在热循环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垂直裂纹使涂层具有良好的应变容限;粘结层中Al元素含量的提高以及Hf等元素的加入,使得热循环试验后涂层TGO层的A1203纯度较高、生长缓慢无块状物生成,并且极大地改善了粘结层和合金基体的内氧化,涂层1100℃循环氧化寿命达到1200h以上。

  • 标签: EB-PVD 热障涂层 单晶高温合金 热膨胀系数 高温热循环
  • 简介:本文以金属镁粉为触煤,以六角氮化硼为原料,其中加入适量比例的氧化镁,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在-5.0Gpa,1400-1600℃条例下合成了颜色均匀,晶体完整的黄色立言氮化硼单晶体,进行了B,N含量分析,并简要分析了颜色变化的原因。

  • 标签: 单晶体 氧化镁 合成 黄色 CBN 立方氮化硼
  • 简介:金刚石单晶(SCD)具有优越的特性,其硬度极高,作为切削刀具对其精密加工是必不可少的。SCD金刚石作为产品在实际中使用时,必须加工成要求的形状。为了获得SCD的块状模型,通常广泛采用金刚石粉末加以抛光,但这种方法既不经济又太费时。为了使微切削加工用SCD获得要求的形状,本研究则利用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通过实验探讨以铁基材料精密加工SCD。研究发现,铁基材料可去除和抛光SCD,尽管SCD的硬度远远高于铁基材料。对去除率进行了测定,所加工的金刚石表面粗糙度相当于工业加工金刚石,而且比激光加工表面粗糙度要好得多。

  • 标签: 金刚石单晶 精细加工 刀具磨损 切削加工 表面粗糙度 抛光
  • 简介:金刚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极限性功能材料。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可广泛地用于高硬度材料的高精密机械加工,半导体激光器和高功率激光武器等的散热片,航空航天领域的窗口材料、光学材料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在现代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发展现状。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国产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上实现了不同类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可重复生长。我们合成出了尺寸达8mm的优质Ⅰb型金刚石单晶,4mm级的无色透明的高纯Ⅱa型和蓝黑色Ⅱb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5mm的绿色氮重掺杂金刚石单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之后能够合成多种类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少数国家之一。

  • 标签: 金刚石单晶 宝石级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精密机械加工 半导体激光器 高温高压设备
  • 简介:采用金属催化的气相合成法制备高纯度单晶钨纳米线材料,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拉伸模拟计算,分析〈100〉、〈110〉、〈111〉3种典型晶向下单晶钨纳米线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微观变形结构,揭示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拉伸破坏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晶向均具有弹性、损伤、屈服、破坏等4个阶段,其中〈100〉晶向还具有独特的屈服后强化阶段和两次应力突降阶段。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的影响较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原子表面能和主滑移面。计算得到的单晶钨纳米线的弹性模量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晶向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机理 分子动力学 单晶钨纳米线
  • 简介:人造金刚石合成中,由于成本失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亏损,探讨分析成本失控层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 标签: 金刚石 合成 成本 单晶
  • 简介:利用国产6×1300T六面顶压机进行了φ30腔体粉末合成成金刚石的研究;阐述了暂停时间、升温升压方式、保温时间等合成参数对高品级金刚石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高韧性金刚石合成的工艺条件。

  • 标签: 粉末工艺 合成参数 高韧性金刚石
  • 简介:基于建立的新型三维仿真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单晶铜(100)表面纳米加工过程,研究材料的去除机理和纳米加工过程中系统的温度分布与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温度分布呈同心型,切屑温度最高,并且在金刚石刀具中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采用中心对称参数法区分工件中材料缺陷结构的形成与扩展。位错和点缺陷是纳米加工过程中工件内部的主要缺陷结构。工件中的残余缺陷结构对于工件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已加工表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位错的成核与扩展、缺陷结构的类型均与纳米加工过程中系统的温度有关。加工区域温度升高有利于位错从工件表面释放,使工件内部位错结构进一步分解为点缺陷。采用相对高的加工速度时,工件中残留缺陷结构较少,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

  • 标签: 单晶铜 原子尺度模拟 热效应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加工 温度分布
  • 简介:将由Zn(CH3COO)2·2H2O和Na2CO3通过室温研磨反应获得的前驱体在PEG400存在下于240°C热分解获得大量的ZnO六棱锥产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征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PEG400在ZnO六棱锥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六棱锥和双六棱锥的结构差异来自于热分解反应。光致发光谱(PL)测试表明:ZnO六棱锥在386nm处展示强的近带隙发射,在550nm处展示较弱的绿光发射。435cm-1处的拉曼振动表明ZnO六棱锥具有良好的晶体质量。

  • 标签: ZnO六棱锥 热分解路线 形成机理 光致发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