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力学数据分析显微组织中M/A岛以及细晶的含量、形状、尺寸和分布等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管线钢 M/A岛 屈服强度
  • 简介:我国生产的热轧钢筋在强韧性等机械性能上与钢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生产高强钢筋就显得格外重要。普碳钢(主要是Q235)轧制后通过余热处理,可使其强度级别达到Ⅲ级、甚至Ⅳ级的水平。

  • 标签: 高强度钢筋 机械性能 热轧钢筋 余热处理 强韧性 市场需求
  • 简介:通过力学试验研究分析管线钢X70、X65中重要组分MA岛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MA岛的尺寸、分布、形态、数量对管线钢的屈强比、屈服强度、落锤影响的规律。

  • 标签: 管线钢 试验 MA岛 屈强比 屈服强度 落锤
  • 简介:采用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在适当调整钢坯化学成分的情况下,利用20MnSi钢轧制出了直径为16-22mm的Ⅲ级钢筋。研究表明,通过复合强化,完全可以实现在不添加微合金元素的情况下,利用20MnSi钢轧制出满足国标要求的Ⅲ级钢筋。

  • 标签: 控制轧制 控制冷却 20MnSi Ⅲ级钢筋 复合强化 强屈比
  • 简介:1前言不锈钢丝需要通过商品的减径实现细径化,因为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需求的增大伴随着全球范围的环境容量成为问题,为了抑制这一问题出台了各种制度,特别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子业界。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变更生产方法。近年来,作为对不锈钢丝的需求,将其迄今为止的基本特性提高一步的愿望非常强烈,对高强且高耐蚀性的要求增加了。

  • 标签: 高强度弹簧 不锈钢丝 环境容量 全球范围 生产方法 高耐蚀性
  • 简介:针对低合金钢板Q345CZ25出现批量性厚度方向性能偏低的情况,通过分析铸坯低倍、成分,比较质检试验方法,并借助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不合试样微观组织等,确定钢中富含MnS及NbC夹杂是导致钢板厚度方向性能不合的主要原因。

  • 标签: Q345CZ25 厚度方向性能 原因分析
  • 简介:对低屈强比高强结构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低屈强比的工程意义、钢结构设计标准或规范对屈强比的要求、以及低屈强比钢的国内外水平现状,最后简要展望了高强钢低屈强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高强度钢 应变设计 屈强比 复相组织
  • 简介:A36高强船板进行拉伸试验时,经常出现拉伸后断口出现白斑分离现象。利用低倍检测、成分分析、电镜扫描、能谱分析和金相检验,对断口分离试样的成分、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断口白斑分离现象与板材成分偏析、带状组织和中心区存在有贝氏体/马氏体异常组织有关,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

  • 标签: 高强度船板 拉伸断口分离 成分偏析 组织
  • 简介:高温应用的各种钛合金,已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阿特尔伯勒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冶金材料分公司冷轧成厚度为0.025~0.05mm的箔材。高温合金的箔材过去只能用化学蚀刻,化学蚀刻法引起箔材的性能低劣和不良的尺寸控制。该公司制造的箔材使用了依等压热机械处理而变化的工艺,据说该工艺能修整微观结构,控制尺寸和表面光洁度,并消除氢的

  • 标签: 高温钛合金 箔材 高温合金 化学蚀刻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微观结构
  • 简介:中、高强不锈钢铸件、大型不锈钢铸件和大型不锈钢锻件是工程中的重要零部件。相应的GB/T6967《工程结构用中、高强不锈钢铸件》、JB/T6405—2006《大型不锈钢铸件》和JB/T6398—2006《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三项标准是常用的不锈钢铸、锻件产品标准。其中,前一项标准为国家标准,1986年首次发布,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 标签: 不锈钢铸件 不锈钢锻件 产品标准 高强度 工程结构 国家标准
  • 简介:简要介绍了高强高韧铝合金的发展,对其组织性能进行了全面评述,着重讨论了断裂韧性和应力腐蚀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高强高韧铝合金 断裂韧性 应力腐蚀 时效
  • 简介:介绍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用铌微合金化技术生产HRB400E高强抗震钢筋的生产情况。经检验,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国家最新标准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铌微合金化 HRB400E 化学成分性能
  • 简介:粉末冶金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逐步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粉末冶金钛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途加以展望.

  • 标签: 钛合金 汽车 粉末冶金
  • 简介: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金适宜的时效制度为120℃/24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分别为696MPa、654MPa、11.1%和211.2HV。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GP区和η′相,主要强化作用为沉淀强化及弥散强化。时效过程中Al3Sc和Al3(Sc,Zr)质点表现出较强的热稳定性;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 标签: 含钪Al-Zn-Cu-Mg-Sc-Zr合金 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元素粉末法制备Ti-1.5Fe-2.25Mo合金,在Thermec-MasterZ热模拟机上对该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实验温度为650~900℃,变形速率0.01~10s^-1。以经典的双曲正弦形式的模型为基础,对热模拟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计算和分析,建立粉末冶金Ti-1.5Fe-2.25Mo合金高温本构方程。研究表明,β相区等温压缩时,合金流变应力快速达到峰值然后进入稳态流变变形阶段,应力指数n=4.24,应变激活能Q=378.01kJ/mol。而在α+β两相区等温压缩时,合金在较低应变速率(≤0.1s^-1)下,曲线经过应力峰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工软化现象;在应变速率≥1s^-1条件下,呈现出1种稳态变形,热变形的应力指数n=6.77,应变激活能Q=257.73kJ/mol。所得结果为粉末冶金钛合金锻造成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钛合金 粉末冶金 热模拟 本构方程
  • 简介: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制备含钕的钛合金TixNd(x为Nd的质量分数,%),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钕对注射成形钛合金中氧的分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钕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随钕含量增加,合金的密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Ti15Nd的性能最优异,其相对密度为98.2%,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634MPa和6.5%,比纯钛分别提高248MPa和6.5%。纯钛的断裂面呈现解理断裂特征,而Ti15Nd为延性断裂。添加钕能提高钛合金的致密度,并且钕能吸收周围钛基体中的氧原子形成氧化钕,调节TixNd合金中氧的分布,从而有效提高合金强度和韧性。计算证明氧化钛的分解和氧化钕的形成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建立Ti-Nd扩散模型,考虑钕的蒸发和氧化等因素,计算得出钕的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约为4.3%。

  • 标签: 注射成形 钛合金 Nd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