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配合煤度工艺要求和粉碎机工作原理,探讨影响配合煤粉碎度的原因,对影响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控制范围及改进后的效果。

  • 标签: 粉碎细度 工艺控制 配合煤 工作原理 粉碎机
  • 简介:天津开发区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6000目超重钙在PVC管件生产中的应用”,日前通过了天津市科委鉴定。该技术成功推出了由这种超细粉体与PVC树脂按1:2比例配制的新型复合材料,以此替代纯粹的PVC树脂生产塑料管件,对于节省石油资源、降低材料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细重钙 应用技术 新型复合材料 PVC管件 天津开发区 PVC树脂
  • 简介:在阐述水雾灭火技术的发展历程、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铁企业对灭火系统的要求,并根据国内外的水雾规范,设计了l套用于某钢铁企业的高压水雾灭火系统,对其构成、工艺流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 标签: 细水雾 高压细水雾天火系统 应用
  • 简介:以纳米Cr2O3和乙炔黑为原料,经高温还原碳化制备超Cr3C2粉末,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配碳量对Cr3C2粉末的粒度与游离碳含量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只有当温度高于1350K时还原碳化反应才有可能进行,采用纳米Cr2O3可显著降低反应温度,在1573K下焙烧6h碳化率即达到98.20%;Cr3C2粉末的游离碳含量随配碳量增加而显著提高,配碳量(质量分数)为理论配碳量的1.05倍时制得游离碳含量为0.23%、氧含量为0.91%(均为质量分数)、平均粒度为1μm的Cr3C2粉末,该粉末达到硬质合金及热喷涂应用的要求。

  • 标签: 纳米Cr2O3 还原碳化 超细Cr3C2 游离碳 粒度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家“八五”课题“超WC粉及超硬质合金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制取超合金的两大关键:优质超WC粉的制取;有效地阻止或限制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全面达到了课题的预期目标。本成果的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合金的先进水平。在ZK10UF、ZUM103超合金的应用实例中,显示了超合金的优异性能。

  • 标签: 超细硬质合金 研究 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武山铜矿新造厂给矿系统改造中,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安全、高效拆除了二系列结构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给矿斗,取得满意效果,使改造工程提前近一个月完成.本次控制爆破就地取材,拆除顺序,装药结构,安全措施可供借鉴.

  • 标签: 控制爆破 给矿斗 主立柱 拆除
  • 简介:介绍了膨润土罐车气力输送改造前的状况,并详细研究了技改方案及相关的设备配置及费用预算,最后对技改效益进行分析,效果良好.使用气体输送方式相对于人工装卸方式成本降低,每年吨球团矿减少成本为0.031元/t.

  • 标签: 膨润土 竖炉罐车 气力输送 成本
  • 简介: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进展,分别就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制备超镍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超细粉末 镍粉 制备
  • 简介: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制备超银粉。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振实密度测定仪、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对银粉进行表征,研究硝酸银浓度、pH值、纯度对银粉形貌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银溶液浓度对超银粉形貌有很大影响,随着硝酸银溶液浓度升高。生成的小颗粒数量多,团聚现象严重;银粉粒度随硝酸银溶液pH值增大而减小,但pH增大到7.0时,银粉团聚现象严重;照相一级、优级纯硝酸银的杂质元素含量低,制备的超银粉电镜形貌好,分散性良好,振实高,粒度分布窄且均匀。

  • 标签: 银粉 硝酸银 浓度 pH纯 度抗 坏血酸
  • 简介:采用对电解液进行超声分散的新型电沉积法,制备超铜粉,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SL)对所得粉末进行表征,研究电解液中Cu^2+浓度对粉末形貌、粉末粒径以及电流效率的影响,深入探讨粉末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生成的粉末为弦c结构的单质铜;取决于乳化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分布,粉末具有鱼骨状和不规则状两种形貌;随着电解液浓度从0.03mol/L增加到0.09mol/L,铜粉的平均粒径从0.92μm线性增加到1.8μm,电流效率从65.5%线性提高到91.3%。

  • 标签: 铜粉 电沉积 超声
  • 简介:倒挂护壁是地下连续墙与“逆筑法”施工工艺的结合应用,在鄂钢高速线材旋流沉淀池中采用该支护结构,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结构钢度大、变形小等特点。

  • 标签: 混凝土倒挂护壁 支护结构 设计 施工 深基坑支护
  • 简介:钨粉以其显著的优点,早已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主要原料,但以喷雾干燥法等常规制粉工艺制得的钨粉末均为前驱复合氧化物粉末,必须对其进行氢还原才能最终制备出超钨基复合粉末或钨基复合材料。为此,该文作者综述了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粉末的还原工艺、原理及不同条件下还原后所得粉末的特性,分析了采用不同特征的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做原料可得到不同性能还原W粉的原因,并对氢气还原过程中粉末粒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获得了一些参考性认知。

  • 标签: 氧化钨 钨基复合氧化物 还原工艺 还原机理
  • 简介: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普通碳锰钢Q345两相区变形实验。研究变形工艺条件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其组织演变规律及机理,并且在实验轧机上进行板材轧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0.16C,0.3Si,1.29Mn)采用在过冷奥氏体区及其邻近的两相区变形可以获得等轴超晶铁索体组织;控轧获得的9mm板材铁索体晶粒细化到晶粒截距4μm.抗拉强度580MPa,伸长率29%。

  • 标签: 普通碳锰钢 超细品铁素体 控制轧制 板材轧制 碳锰钢 超细晶
  • 简介: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漂塘钨矿为了提高钼铋的分选指标,适应市场的需要,坚持从黑钨重选尾矿和泥中回收钼铋的试验,两次改进生产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标签: 重选尾矿 细泥 钼铋分选
  • 简介:讨论了采用传统氢还原工艺制造超钨粉过程中氧化钨原料相组成对超钨粉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钨的相组成对超钨粉的均匀性有着重要影响,单一相组成的氧化钨能制得超而均匀的钨粉,多种相组成的氧化钨,由于在还原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还原路径和还原速率,制得的钨粉虽但不均匀。

  • 标签: 氧化钨 相组成 超细钨粉 均匀性
  • 简介:以七钼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Cu含量(质量分数)为20%的超Mo-Cu复合粉末,再在1050-1200℃下烧结粉末压坯制得Mo-Cu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DTA-TG)、X-ray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分别对干凝胶煅烧前后的粉体以及还原后所得Mo-Cu复合粉末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o-Cu烧结体的显微组织,并对其密度、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探索制备高致密、高性能Mo-Cu复合材料新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得平均粒度为150nm、组成均匀的Mo-Cu超细粉末,该粉末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其成形压坯在1200℃下于H2气氛中烧结90min后,相对密度可达99.78%,烧结体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988MPa和HV227,电导率和导热系数分别为42.56%IACS和157W/(m·K),室温至450℃的热膨胀系数在6.7×10^-6-7.6×10^-6K^-1之间。

  • 标签: Mo-Cu复合粉末 溶胶凝胶法(Sol-gel) 烧结性能